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改革有力度 民生有温度
——鱼台县聚焦难点堵点,抓好民生实事农村大众报通讯员缪学振谢劼民生,关乎百姓切身利益。
近年来,鱼台县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深化改革,以邻里中心建设拉近干群关系,打造乡村人气高地;以医养结合破解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难题,让老年人过上幸福晚年;以全域水系治理为突破,描绘河清岸绿、景美路通的滨湖画卷……一系列民生改革,不断破解难点、堵点、卡点,将民生愿景变成了暖心风景。
拆门去墙
聚人气、强经济
“在这开店人流量大,生意越来越好!”近日,在谷亭街道蒋庄村邻里中心销售电动车的村民陈芳边整理账本边说。
这座建筑面积1050平方米的邻里中心,除了陈芳租赁的两间门面,还设有便民超市、快递点、农资超市、文化礼堂等多个功能场所。
“过去村委会是大院围墙、铁门铜锁,村民们‘无事不登三宝殿’,而现在,从买东西、拿快递到跳广场舞、打牌休闲,邻里中心都能提供服务,这儿成了全村人气最旺的地方。”蒋庄村党支部书记蒋召占说。
类似的邻里中心,鱼台县已建成232处。2021年,在全面摸底的基础上,鱼台首先选取了村情较为复杂的26个村先行先试进行改造,总结试点经验后出台《村级邻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对全县234个行政村的村委大院分3年3个批次进行项目化、精准化改造,今年将实现全覆盖。
改造后,村委会大院发生了重大变化。本着将最优的位置用来服务群众的原则,办公场所一律设置在二楼,办公面积由改造前的超90%,平均压缩至30%,而服务群众场所面积则由不足10%增加到70%。
村委大院拆门去墙并不意味着大拆大建,而是采取以改造为主的方式,能修缮的尽量修缮、能整合的尽量整合、能置换的尽量置换,确不具备条件的再适当扩建,严格控制新建。
不仅如此,邻里中心通过对经营性场所统一公开租赁,还为村集体经济增添了一笔进项。据测算,2022年,改造完成的77个邻里中心,房屋租金共计110余万元,村均增收1.5万元。截至目前,鱼台县已建成邻里中心的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全部突破10万元。
“两院一体”
医能养、养能医
走进唐马镇卫生院,右侧“颐养院”的门头映入眼帘,上下两层的布局,配建有餐厅、娱乐活动室、洗衣房、茶水间、洗澡间等功能室,房间内则安装电视、监控,配备独立卫生间,并进行了适老化改造,条件十分优越。
良好的环境吸引了众多老人及子女的目光,“我们颐养院共设有床位30张,启用不到两个月就已入住23位老人,使用率近80%。”唐马镇卫生院副院长王梅介绍。
颐养院大受欢迎,环境只是一方面,对老人及家属来说,他们更看重的还是“医养”这一主题。“这里的老人很多都患有慢性病,有的需要长期服药,有的需要用理疗缓解病痛,在颐养院养老是最佳选择。”唐马镇卫生院护士长丰烨介绍,颐养院为老人们量身定制了护理计划,分为完全自理、半自理和完全失能护理等级,包保医护人员每日都要到房间查房,根据老人健康状况提供针对性的用药指导,并进行临床观察,合理给出健康建议。
宋连业老人患有脑梗,行动不便,不能自理。入住颐养院后,护工每日陪着锻炼,从一开始难以站立,到现在已能搀扶着慢走。老人侄子宋克思为了感谢颐养院的倾心护理,还特意送上锦旗。
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鱼台县65岁以上老人达65489人,占人口比例15.59%,且呈快速增长趋势。针对这一情况,鱼台县提前谋划,加速实施医养结合工作。目前,王鲁镇、唐马镇等5个颐养院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2.4亿元,占地42.5亩的鱼台县医养中心项目正在紧张施工,预计重阳节前建成。届时,全县医养结合院将达到6处,能为1000余位不便居家养老的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鱼台县打破了“医不能养、养不能医”的难题,让医疗和养老服务充分结合,走出健康颐养的鱼台模式。
水系治理
河湖清、出行便
天刚刚亮,姜秀哲的骑行队伍便出发了,“河清了,岸美了,一路迎着日出,呼吸着新鲜空气,一天的好心情从惠河开始。”姜秀哲和朋友们每天雷打不动沿河骑行,一圈65公里。
“过去这些河堤全是坑洼土路,一阵风过去,身上都是土。”谈起新修建的惠河堤顶路,姜秀哲很高兴,“自从实施水系治理,土路变成柏油路,河也清了,岸也美了,锻炼、观景两不误,再没有比这里更适合骑行的地方了。”堤顶路修缮短短一年,姜秀哲的“骑友圈”人数发展到300多人。
近年来,鱼台县以最大决心、最硬举措在东鱼河、西支河、惠河、老万福河、新万福河、复新河、姚楼河七条入南四湖河流实施全域水系生态治理,把公路修在大堤上,新建“四好农村路”240多公里。
山东鱼水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继萌介绍,原先,沿河的200余个村庄交通闭塞,不通公交。7条河道生态综合治理后,鱼台县规划沿河公交线路5条,新建沿河站点46个,实现全县234个行政村公交运行全覆盖。
紧靠惠河西岸的张黄镇后杜村,未修建堤顶路之前离大路较远,出村七拐八绕,十分闭塞。“堤顶路建好后,通上公交,现在出门可太方便了,堤顶路彻底改变了咱村交通闭塞的情况!”后杜庄村党支部书记杜宝贵说。
有河的地方就有路,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上了河堤,就能快速抵达全县各个地方,河堤路成了鱼台的内环快速路。
全系水域生态治理不仅方便了出行,还大大提高了防洪排涝能力,堤岸海拔由平均36.72米提升到平均39.29米,防洪标准由原来的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把公路修在大堤上,累计节约土地指标7000余亩,为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堤顶路将惠河湿地、鱼稼里、旧城海子景区串联,为未来鱼台做大做强文旅产业打下了良好的交通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1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