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青年报记者郭容摄
小队员们在候场区域细心检查着道具、老师给学生见缝插针补妆、看到上一个参赛队伍刚结束比赛便忙不迭送上掌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行的2023-2024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活动,现场变成了有趣的“穿越”现场,参赛者们“炫技”结识新朋友,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成长,在创新舞台上大放异彩。
■08
小队员们在候场区域细心检查着道具、老师给学生见缝插针补妆、看到上一个参赛队伍刚结束比赛便忙不迭送上掌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行的2023-2024 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活动,现场变成了有趣的“穿越”现场,埃及金字塔、敦煌壁画等场景随着孩子们的道具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孩子们则穿着自己制作的角色服装穿梭在现场,还有人忙完了比赛摆起了DI徽章交换地摊……
经过两天“团队挑战”和“即时挑战”的激烈角逐,12月3日下午,比赛结果于现场颁奖大会上公布,这是三年线上赛后的全新线下亮相。本次活动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共同指导下,由青年报社、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黄浦区教育局主办,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承办。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周亚明、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沈山州、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邬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园等出席颁奖大会。
青年报记者丁文佳
持续12年培育创新素养“从娃娃抓起”
为推动本市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科技艺术教育活动国际化,打造中小学科技教育品牌活动,让更多青少年有机会参与国际性的科技竞赛活动,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活动已在上海开展了12年。通过DI活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激发了创造力,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加强了团队合作力,提升了综合素养。
本次活动自今年9月开启以来,共吸引了200多支参赛队,近2000名学生参赛,覆盖全市16个区中小学以及大学。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低年龄段学生参加的“明日之星”项目,有43支队伍、近300名学生参赛,创历史之最。创新素养的培养从娃娃抓起,在学习成长的启蒙阶段,通过创新活动,开启科学素养的启蒙,这为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打下了基石。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科站和少年宫组队参赛也创历史之最。另有两支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大学队伍参赛。
“学生从启蒙、训练到比赛,再到最终获奖,这个逐步成功的过程,对于我们老师和教练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在DI大赛现场,记者见到了不少参赛多年的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浦东新世界实验小学的领队杨军有着长达十年的DI教育经验,他参与推动学校以DI为主的创新思维活动成为科技教育特色项目,自2013年至今,学校在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上年年获奖,累计获得近40个奖项,最多一次有3支小队同时参赛。杨军非常清楚地记得,2013年第一次参赛就摘得三个第一名的好成绩,因此备受鼓舞,“这就奠定了我们走好这条路,扎扎实实推进创新思维活动。”
为了保证每年的参赛队伍都有新鲜力量,学校推动了梯队培养。杨军介绍,学校创立了“踮起脚尖,高一点点”的“脚印”课程结构,DI教育正是校本课程的重要一环。同时,针对一、二年级学生,每周六晚上进行一个半小时的线上直播培训。如果这些学生致力于发展DI能力,便可以在三年级时报名参加“打开思维的盒子”社团。作为提高型教育,三四十人规模的社团专门为比赛招收学员而设,每周进行一次一个半小时的训练,如开展表演培训来培养舞台感、精选题目让学生策划写作一两分钟的小剧本、设计服装道具等,其间教会学生对榔头、电器等小型工具的使用。
“有了DI的梯队培养模式后,家长中支持科创类活动的人数也在逐年增长。”分管德育工作的杨军还创新性地推动DI和德育的深度融合,突破传统的说教模式,学校纳入DI的表演元素,针对行为规范设置特定场景,引导学生写剧本并自行组队表演。
参与DI大赛十年来,杨军和学生们也被DI徽章文化深深吸引,杨军个人就已收藏了几百枚DI徽章,都是在各级比赛中交换而来,“学生们拿着自己学校的徽章,跟来自不同地方的小伙伴们交换,有时候还摆个交换徽章的摊位,从中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能力。”杨军介绍,DI对学生的影响远比想象的还要深远,他们每当面临毕业择校时,都会优先考虑注重DI教育的中学,对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六大类赛题挑战在创新舞台大放异彩
本届比赛设置的技术类挑战、科技类挑战、艺术类挑战、即兴类挑战、工程类挑战、明日之星挑战等六类团队挑战题脑洞大开,参赛者们“炫技”结识新朋友,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成长,在创新舞台上大放异彩。最终,一、二、三等奖及特别奖依次揭晓。其中,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上海市建平实验张江中学、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上海市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队伍荣获一等奖。
来自上海市尚文中学的“尚文之星”小队选择了科技类挑战“往事重现”,通过创建并表演一个故事来揭开考古谜团。他们畅想了一个未来世界,由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那时候的植物已经彻底消失了,就连实用的木材也已绝迹,于是科学家打算通过时光穿梭机将榫卯结构的木建筑搬去给未来的人类。在表演过程中,小选手们展示了亲手制作的榫卯结构建筑,成为了现场一大亮点。
队员陈德滢扮演的是一名科学家,曾多次参与比赛,在小学阶段就建立了对DI的浓厚兴趣。“我喜欢做手工,因此在技能方面比较占优势,比如擅长即时挑战,喜欢搭建纸塔等主体结构,但在表演方面有些放不开。”陈德滢告诉记者,在这次比赛中自己的表演占比比较多,因此为了攻克表演,她常常回家对着镜子练习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这样能帮助自己在人多的场合勇敢展示自己。
在这支七人小队里,像陈德滢这样有参赛经验的“老队员”有三名,四名学生是新加入后的首次参赛。曹源通介绍,学校的DI社团在每周四下午都有一节课,在课堂上会针对往年比赛做一些针对性训练。同时,社团采用“老带新”培养模式,让老队员引领新队员参与各类挑战来获得成长。“我们社团里很多孩子还一直念叨着已经毕业的队员们。”这是95后的曹源通带队的第三年,不仅学生之间互相建立友情,他也和学生们也打成一片,这些社团管理经验让他今年成为班主任后从事班级管理得心应手。
今年上半年,小队继前两年参与线上虚拟赛后,第一次线下参与了全国赛,因此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与上海赛区线下比赛,最终获得了科技类挑战二等奖和特别奖“文艺复兴奖”。在曹源通看来,学生们通过DI训练中培养伙伴意识,在大赛中收获成长,老师们也从中获益无穷。
小队员们在候场区域细心检查着道具、老师给学生见缝插针补妆、看到上一个参赛队伍刚结束比赛便忙不迭送上掌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行的2023-2024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活动,现场变成了有趣的“穿越”现场,参赛者们“炫技”结识新朋友,在思维的碰撞中收获成长,在创新舞台上大放异彩。
■08
小队员们在候场区域细心检查着道具、老师给学生见缝插针补妆、看到上一个参赛队伍刚结束比赛便忙不迭送上掌声……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举行的2023-2024 DI上海青少年创新思维竞赛活动,现场变成了有趣的“穿越”现场,埃及金字塔、敦煌壁画等场景随着孩子们的道具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孩子们则穿着自己制作的角色服装穿梭在现场,还有人忙完了比赛摆起了DI徽章交换地摊……
经过两天“团队挑战”和“即时挑战”的激烈角逐,12月3日下午,比赛结果于现场颁奖大会上公布,这是三年线上赛后的全新线下亮相。本次活动在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共同指导下,由青年报社、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黄浦区教育局主办,上海申创教育发展中心、黄浦区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承办。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虞丽娟、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周亚明、黄浦区人民政府区长沈山州、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主席邬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黄浦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袁园等出席颁奖大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5 08:46: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