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赵匡胤为什么不继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06:16:00 来源:戏说三国

赵匡胤皇位得来“不正”,靠欺负孤儿寡母继位,北宋内部自然也不安定,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就觊觎皇位。3年后,赵德昭在叔叔赵光义压力下自杀身亡。赵光义得到消息,连夜跑回开封,发布皇帝回京消息,赵德昭失去了继位的最佳机会。

979年,赵德昭回到家中,他惶恐不安,自杀身亡。赵光义闻讯,“悲痛万分”,一边扶着赵德昭一边哭泣,直言:“痴儿不至于此。”赵德昭死后,赵光义追封他为魏王。两年后,赵德芳突然病逝,年仅22岁,死因不明。

960年,以抵御契丹南下为由,赵匡胤率20万大军出征。途经陈桥驿时,赵匡胤表演了一场五代十国常见的节目,就是搞“黄袍加身”,很不情愿地穿上龙袍,当上了皇帝。接着,赵匡胤返回开封,逼迫柴宗训孤儿寡母退位,建立宋朝。不过,赵匡胤还是讲武德,他还没伤害柴宗训,而是好吃好喝供奉着,并劝告赵氏子孙善待柴氏家族。

赵匡胤皇位得来“不正”,靠欺负孤儿寡母继位,北宋内部自然也不安定,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就觊觎皇位。976年,赵匡胤在“烛影斧声”中驾崩,赵光义继位。此时,赵匡胤在世的大儿子赵德昭已经26岁,他处境尴尬,惶恐不安。3年后,赵德昭在叔叔赵光义压力下自杀身亡。幸运的是,赵德昭九世孙赵昀成为皇帝,是为宋理宗。

赵德昭,宋太祖赵匡胤次子,母亲是孝惠皇后贺氏,属于嫡子,有继承北宋皇位的资格。根据《宋史》记载,赵德昭为人非常沉稳,他不但办事效率高,还善于领兵作战,有赵匡胤的风格。为了培养赵德昭,赵匡胤赋予他兵权,让他担任一方节度使。要知道,赵匡胤时代,节度使还是有很大权力;赵光义继位后,节度使才是虚职。

掌握兵权,父亲宠信有加,又是皇后的儿子,赵德昭理所应当继位。但是,赵匡胤在立嗣问题上不给力,他认为自己还年轻,还能多干十几年,故而没有册封赵德昭为太子。如此,北宋皇位的继承人就有得抢了,弟弟赵光义觊觎皇位,想取而代之。没有储君,赵光义行动起来就方便很多,赵德昭注定要倒霉。

976年,赵匡胤与赵光义饮酒,两人彻夜长谈,商讨如何消灭北汉。突然,房间中传来兵器碰撞声,却又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大伙只看见有影子在动。不久,赵光义走出房门,告知皇帝驾崩,哥哥临死前将皇位传给自己,这便是北宋史上疑点重重的“烛影斧声”。

赵匡胤搞“兄终弟及”,群臣自然不会相信,估计赵光义本人都不信,这不是胡扯吗?原因很简单,赵德昭、赵德芳都已经是成年人,完全有能力继位。尤其是26岁的赵德昭,此人文韬武略,在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支持者众多,是皇位的最佳人选。如此,赵光义必须找个理由搪塞过去,否则皇位就坐不稳。

赵光义打仗不行,但政治权术很强,他编造出“金匮之盟”谎言,说哥哥赵匡胤生前与自己有过协议,赵宋皇位按“兄终弟及”方式传递。赵匡胤死后,自己就是皇帝;本人百年后,皇位就传给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明知是假的,但宫廷卫兵支持赵光义,且叔叔已经露出杀心,他也不敢反对。

一番运作过后,赵光义顺利登基,是为宋太宗,赵德昭则“等待”叔叔驾崩,然后再继位。此时,赵德昭非常憋屈,父亲死因不明,皇位又被叔叔夺走,内心非常地不舒服,却又无可奈何。皇权斗争,有时就是这么残酷,即便是亲情又如何。

皇位来路不正,赵光义决定以一场军事胜利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堵住反对者的嘴巴,从而坐稳皇位。979年,赵光义御驾亲征北汉,宋军士气高昂,一举攻破太原,灭了北汉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北汉灭亡,赵光义还觉得不过瘾,他要收复燕云十六州,真正统一中原,成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的大帝。

攻破太原后,赵光义没有赏赐将士,说是攻入幽州后再赏。如此,宋军将士毫无作战积极性,12万大军在幽州城下被辽国名将耶律休哥击败。契丹铁骑突袭宋军大营,赵光义驾驭驴车逃走,还被契丹骑兵射中脚跟,狼狈不堪。此时,赵德昭也在军中,他与契丹血战厮杀,成功阻止西路大军溃败。

赵光义一路狂奔,与宋军主力失去了联系,赵德昭撤军井然有序,两人反差十分明显。此时,皇帝找不到,宋军士气非常低落,大家便提议拥戴赵德昭为皇帝,主持军政事务。赵光义得到消息,连夜跑回开封,发布皇帝回京消息,赵德昭失去了继位的最佳机会。

军队拥戴,但赵光义生死未卜,赵德昭也不敢放手一搏,与皇位擦肩而过,有点可惜了。回到京师后,赵光义灰头土脸,狼狈不堪。被契丹击败,荣获“车神”称号不说,连皇位都差点丢了,赵光义怎能不恼火呢?如此,赵光义不再赏赐将士,连攻克太原有功的将士也不给封赏,这就引起了广大将士极大不满。

大伙不满意,纷纷向赵德昭诉苦,说赵光义不够意思。如此,赵德昭决定为大伙出头,他建议赵光义先赏赐太原之战有功之人,再追究幽州战败之责任,这样才能服众。赵光义更加恼火,直言:“待汝为皇帝,再行赏赐不迟。”言外之意,你想当皇帝就直说,不要绕弯子。

赵光义这么一说,赵德昭越想越害怕,回到家中惶恐不安,便自杀身亡。赵光义闻讯,连忙赶来了解情况,他“悲痛万分”,一边扶着赵德昭一边哭泣,直言:“痴儿不至于此。”赵德昭死后,赵光义追封他为魏王。两年后,赵德芳突然病逝,年仅22岁,死因不明。

1127年,金兵攻破开封,赵光义的后代几乎都被俘虏,赵构则躲过一劫,是为宋高宗。赵构软弱无能,金兵南下时,他只会一路狂奔,四处躲避追杀,连儿子都在惊吓中死去。更惨的是,赵构在翻云覆雨之时,金兵突然杀到,他因惊吓过度而失去生育能力。

没有直系后裔,赵构决定从赵匡胤一脉中物色人选,太祖后裔赵昚成为储君,后登基称帝,是为宋孝宗。皇位传到宁宗赵扩时又出问题了,赵扩的八个儿子都先自己而去,他只能从太祖的另外一脉寻找合适继承人。赵德昭九世孙赵昀得到史弥远支持,登基称帝,是为宋理宗。

1224年,赵昀登基称帝,时隔245年,皇位回到赵德昭一脉。1234年,宋理宗派名将孟珙攻打蔡州,联手蒙古灭了金国,收复中原多座城池,一度中兴了宋朝。

参考书目:《宋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赵光义:从皇位争夺到家族传承的胜利者
...为宋太宗。赵光义为了展示自己的才能,证明他不比兄长赵匡胤差,决定亲征“北汉”,消灭“五代十国”最后一个政权。赵匡胤时期,宋军三次征讨“北汉”,围攻太原,因契丹骑兵增援,宋军作
2024-02-15 18:13:00
赵匡胤一生有哪两件憾事未完成
...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结束这一混乱局面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先是通过黄袍加身篡夺柴氏皇位,建立了北宋之后又杯酒释兵权遣散了部将,最终在皇宫暴毙而亡。突然横死的赵匡胤是否了
2023-08-08 22:18:00
北宋皇帝为什么没有资助金国去消灭辽国呢
...随着唐朝的灭亡,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浪潮之中。后来,赵匡胤建立了北宋,而北宋也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北面有强大的辽国,他们占据了幽云十六州这些广阔的平原地带。有了这个地带,辽国
2024-05-27 20:53:00
宋朝名将潘美的故事
...,害死杨业,被后人误读了一千多年,着实可惜。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为避免重蹈五代十国的覆辙,赵匡胤对武将并不信任,通过“杯酒释兵权”方式,将武将们打发回家养
2023-08-22 06:04:00
儿皇帝石敬瑭,为何要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的一个朝代,宋朝突然变弱了,这2人是罪魁祸首。一、赵匡胤赵匡胤,起初是周世宗柴荣手下的将领。959年,柴荣率兵攻打契丹,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时,突然身患重病,只能选择撤军。回来
2023-02-24 20:20:00
...最后攻占太原的战略方针。▲高粱河大战宋太宗几乎被俘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虚岁五十驾崩,在位十六载。如果他多活五到十载,灭了南唐后,做足北伐的准备,
2023-04-16 22:29:00
赵匡胤驾崩以及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赵德芳
...王朝,一个没有统一天下的朝代,完全有理由相信,如果赵匡胤再活5年一定会统一天下。但最令人不解和疑惑的就是赵匡胤驾崩以及为何不传位给儿子赵德芳。烛影斧声,历代史家都认为赵匡胤的
2023-05-14 16:36:00
赵匡胤的崛起:与“义社十兄弟”的共同成长
在历史现实中,赵匡胤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将领最终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主要在于他完全掌握了后周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禁军,这一点我在《兵变也得讲学问-陈桥兵变的台前幕后》中已有详细叙述。
2023-10-18 20:02:00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时,唯独漏掉了一个人,结果被他夺去了宋朝江山
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历史上的地位不可谓不高,世人也酷爱将他和朱元璋做对比。同是开国皇帝,两人的政治成就各有千秋,然而处理功臣的手段却截然不同。一个是“狡兔死,走狗烹”,一
2024-08-29 11: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