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吴杰
《戟之殇——蒋玉良微小说自选集》,收录了蒋玉良2015年至2021年间创作的115篇小说。整部小说集主题鲜明、情节动人、语言朴素、富含哲理,或化古为今,将古代故事演化为今人之叹;或以小衬大,反映人生哲理;或以事叙情,表露情感之深。
微小说作为新兴小说,因微博而火热,具有篇幅短小、细节精简、人物单纯、结局意外等特点,同时具有小小说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等特点。蒋玉良的这部微小说集既有140字内的微小说,如《短信》《哄》;又有600字内的闪小说,如《母亲失眠》《扶不扶》;也有1500字左右的小小说,如《石人记》《你曾给我过去》等。因此,我更愿意用小小说来评价这部小说自选集。
蒋玉良的小小说反映了人生百味,个中酸甜苦辣在他的笔下被描绘得栩栩如生。
《长贵家的大黑狗》通过与村民家大黑狗的交往,讲述了驻村干部如何贴近乡村、走进农民心中的扶贫故事。“你一共去了他家二十七次”,李主任的话语,不仅道出了驻村干部深入基层的频率,也侧面反映了派驻单位对扶贫干部扶贫过程的全面掌握。
再如,《有偿陪聊》反映了城市小区老年人的寂寞,《娘的鱼骨》塑造了对瞎眼老娘孝顺至极的徐老根形象,等等。
这些小小说既有色彩浓厚的传奇故事,又有诡异怪谲的鬼怪故事;既有反映农村生活的陈年往事,又有对城市生活的世态描述。题材涉及商界、校园、医院、节日、扶贫、爱情等,均是蒋玉良眼之所观、耳之所听、心之所想、笔之所写。
蒋玉良的小小说有其独特的思考和见解。虽然他从2015年才开始尝试写小小说,但他写得很勤奋,将看见的、听见的、读到的,与自己的思考结合起来,写出了一篇篇质量不错的小小说,相继在一些刊物发表。
《戟之殇》取材于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吕布战败后,方天画戟淹没于荒草中,直到遇见一老农,原本还想“征伐于天下”,不料老农说:“你不想重获生机吗?”让这柄当年四处征伐诸侯的神兵利器命运发生截然不同的改变。虽然是写戟的命运,实际上人生的命运也无非如此:“每个人都是被现实选择着。”但是,在殇之后,也许又是一种重生。哪怕戟被老农重新铸造为农具,但也重新获得了生机,总比埋没于荒草、碌碌无为更好。人生的命运也是这样的,与其默默无闻、沉醉于过去,不如放下过去、重新站起来再塑辉煌。
《一根白发》写了一对夫妻未离婚但分开后的故事,时间跨度从结婚到女儿出生再到女儿16岁考上重点大学办学酒宴。虽然夫妻矛盾依旧,但发现妻子那根白发后,他不再说“我们分开”的话。尽管故事很简单,但也反映了婚姻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妻子为什么始终不同意分开,是不是因为怕孩子失去父亲?丈夫为什么不再说“我们分开”,是感慨于妻子拉扯女儿不容易还是对妻女的愧疚?另外,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婚姻家庭中有关夫妻子女的完整性、责任感、情感性等问题。
蒋玉良的小小说有其独特的一面,不乏质量较高的作品,如《问鼎》《煮熟的鸭子》《宝剑》《那个扫楼梯的男人》等。但是,有些小小说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有些故事缺乏交待,二是有些情节不符合常理,三是有些语言还可以更简洁一点。
文似看山不喜平。小小说的写作,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是小小说作家对世界的独特思考。希望蒋玉良在未来的日子里,以独有的眼光观察世界、了解社会、感悟人生,用手中的笔写出具有独特风格的小小说。
(《戟之殇——蒋玉良微小说自选集》,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3年1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