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上次我们说到俞通海率领上万水军想要投靠朱元璋,却碰到了一个难题:当时元军用大型楼船扼守住巢湖所有的重要港口,只有一个港口没有派兵驻防。俞通海的船只都是小船,根本干不过元朝的大型楼船(撞都撞死你),而另外一个没有驻防的港口,早已干涸很久,船只根本无法通行,朱元璋为此烦恼不已。
鸿运当头的朱元璋真是挡也挡不住,老天爷又一次帮了他大忙。不久,天降大雨,一下就是数日,那干涸已久的港口竟然水深一丈多。俞通海见机不可失,连忙率领部队出湖,抵达和阳。
朱元璋早就觊觎太平、芜湖已久,只是苦于自己没有水军。如今,他得到俞通海一万水军,可谓是如虎添翼。他望了望滚滚的长江,又望了望那一望无际的水军,意气奋发。从这一刻开始,他相信依靠自己的实力,攻取集庆(南京)不是难事。如若得到集庆,那么半壁江山就会到手。
那么到底该怎样攻取江南重地集庆呢?
朱元璋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人。他认为攻打集庆,就必须要先拿下采石,因为采石是南北喉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倘若红巾军得到采石,那么集庆便会不攻自破。
公元1355年,也就是至元十五年,六月,朱元璋率领徐达、冯国用、常遇春、廖永安、俞通海等人,上万水军,战船千艘,自和州浩浩荡荡地东渡大江。
那天,老天又帮了一次朱元璋,刮起了大风(顺风),朱元璋的战船借助风势,火箭一般地扑向采石江面。没过多久,便到了对岸。驻守采石的元兵看到江面上浩浩荡荡地船队从天而降,大惊失色,一个个呆若木鸡。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进入战斗岗位,仓促应战。
渡江作战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因为你在渡江的时候,对手在岸边可以猛烈地攻击你,而你却不能很好的还手,只能被动防守。在刚刚登岸的时候,首尾不能相顾,队伍比较混乱,又是敌人最好的攻击时机。所以,我国著名的军事家孙子曾经提过半渡而击”的作战方式,就是说等敌人开始上岸,首尾不能相顾,队伍混乱的时候,发起猛烈攻击,乃是取胜的最佳时机。倘若对方全部渡河站稳脚跟,那么就没有取胜的机会了。
然而实际上朱元璋渡江攻打采石的战斗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艰难,我个人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老天爷帮了他一次大忙,刮起了顺风,渡江速度奇快,出其不意,起到了突袭的效果。第二,在刚刚登岸,首尾不能相顾的时候,有一个猛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猛人就是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三军易得,一将难求,还是有点道理的),下面我给大家仔细说说这场战役的经过。
这场战役可以说是明朝第一猛将常遇春的个人表演赛。当朱元璋的战船离江岸还有三丈距离的时候,元军也不是傻子,趁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红巾军虽然骁勇,一时之间,却也无法登岸。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迎面飞速驶来一艘战舰。朱元璋定睛一看,见是常遇春,大声说道:“你说过渡江之日,愿做先锋的,还不快登岸。”
常遇春应声拿起手中的长矛,脚踏矶石,想要一跃而上。元军见了,连忙挺枪刺了过来。常遇春艺高人胆大,一个华丽转身,巧妙地躲了过去。敌人见此,想要收回长枪再刺。
说时迟,那时快,常遇春双手抓住了敌人的长枪,并顺势一跃,登上了岸。元军见了,蜂拥过来,杀向常遇春。
常遇春大喝一声,握紧长矛,一个横扫千军,顿时打趴数人。余下的元军见他如天神一般,吓得不敢欺身上前。身后的红巾军们见常遇春已经登岸,顿时士气大振,蜂拥登岸。元军见大势已去,无心作战,纷纷四下逃窜。此次渡江作战,朱元璋大获全胜,元军死伤一半。
朱元璋率领部队,第一次渡江作战,竟大获全胜,可是这时候,军队的粮食已经不多了,将士们纷纷要回去运粮,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请听明日解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