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卫喜照 河南省郑州市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口腔溃疡属于中医“口疮”范畴。中医认为口腔溃疡多是实证、热证为主,但是,病程较长的患者也会出现虚实夹杂或者虚证的情况。以下为笔者治疗口腔溃疡属虚证的一则案例。
桂某,女,27岁,因反复口腔溃疡3年,于2023年9月1日就诊。反复口腔溃疡发作,自愈后往往不到两周遇工作繁忙又发作,发作部位无规律可循,面积有大有小,甚至一次发作数处,疼痛难忍,伴有易乏力、疲倦。月经量较前减少,带下较多,有时呈黏液状。纳食较前减少,大便多稀,小便正常。睡眠一般,平素嗜食辛辣油腻。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口疮(脾胃气虚证)。治宜补气健脾,凉血清热。药用潞党参15克,炒白术15克,云茯苓15克,生甘草10克,黄芪30克,芡实20克,鸡内金15克,炒白芍15克,赤芍15克,白残花15克,凤凰衣10克,蒲公英20克。7剂,水煎服。
复诊诉服用到第3天时口腔溃疡疼痛好转,7剂服完后口腔溃疡愈合,至今未复发。
按 口腔溃疡临床辨证分为脾胃积热型﹑心火上炎型﹑阴虚火旺型﹑脾胃虚弱型。本例口腔溃疡发作时间长,另有乏力便溏、带下较多等症状,辨证为脾胃虚弱。脾气虚弱则消化功能减退,久则湿浊生。患者嗜食辛辣油腻之食,又加重脾胃负担,进而脾胃更加虚弱,“脾开窍于口”,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故口舌之患,责之于脾。脾虚久则阴液虚,阴不制阳,以致浮阳上越。《黄帝内经》曰:“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故口疮多在患者劳累之后复发。本方以专补脾胃气虚的四君子汤为方底,佐以黄芪加大补气之力,又以芡实﹑鸡内金补脾祛湿,既可健脾止泻又胜湿止带,赤芍、白芍补血活血,以补阴血,阴血足则可制浮阳。白残花、凤凰衣为治疗口腔溃疡常用药,蒲公英用以清胃中之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9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