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越卖越亏、集体深陷亏损,16家光伏企业达成共识:反内卷式...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10-15 08:50:00 来源:澎湃新闻

产业链深陷亏损、恶性竞争乱象丛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再次召集企业集体座谈,研讨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的相关措施。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10月14日发布消息,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当天在上海举行。各位企业家及代表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及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充分沟通交流,并达成共识。

参会企业共16家。其中既有阿特斯(688472.SH)、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601012.SH)、天合光能(688599.SH)、通威股份(600438.SH)等头部一体化企业,也有高景太阳能、美科股份、捷泰新能源、大全能源(688303.SH)、新特能源(1799.HK)等专注于产业链单一环节的专业化企业。总体来看,与会方囊括了光伏各环节市场份额最高的主要玩家。

澎湃新闻从与会人士处获悉,当天的闭门会议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并不常见,参会人数多达数十人,参会企业的一把手悉数到场。

澎湃新闻获得的会议通知显示,近段时间以来,光伏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当前主流产品价格已明显低于生产成本,行业已陷入低于成本价竞争的恶性局面。为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维护光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协会受会内骨干企业委托召开此次座谈会。会议议程包括商讨关于“反内卷式竞争、反低于成本倾销”等内容的行业自律公约;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等相关措施;对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其他建议。

内卷不休导致光伏行业持续出血。目前,主产业链全环节均处于亏损状态。中报显示,与一季度相比,二季度大多主产业链企业亏损加剧。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成为各家企业的普遍困境。

“由于今年行业的发展增量和前两年速度相比有明显下降,但是生产的规模仍然有明显上升,这个时候出现了供需的错配,价格自然而然就下去了。价格下去之后由于内卷程度的加剧,每一个环节基本上都亏损,所以销得越多,亏得越多,产业链越长也亏得越多。”近日播出的央视财经《对话》节目中,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说道。同一场合,TCL董事长李东生表示,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因为是赔着本卖的。如果大家能够按照市场的需求生产、销售,整个市场就不会有在每一个环节都低于成本价的产品出现。

有业内人士曾对澎湃新闻剖析称,当前集采机制下有企业以低于成本价投标、进而发生价格踩踏传导至现货价格,造成了光伏产品价格的恶性循环。自此价格战此起彼伏,但产能出清速度不如预期,陷入漫长的拉锯战。

眼下,寒意不断袭来,光伏组件跌势未止。

10月12日,华润电力沂源西里15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光伏组件设备采购开标。共有14家企业参投标,投标单价0.5308~0.7255元/W,均价为0.64元/W。尽管该报价非最终中标价格,但0.53元/W再次刷新了组件价格新低,意味着内卷化仍在蔓延。

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预测,短期内组件价格修复回升较有难度,厂家价格竞争策略越来越激进。国内招投标项目价格持续走低也验证了厂家仍在积极抢单。部分激进企业以接单为唯一目的,暂时放弃盈利诉求,不排除10月整体价格将下落至0.7元以下,甚至贴近0.65元的价位。

今年以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行业主管部门已多次发声“反内卷”。

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光伏行业是市场化程度非常高的行业,更宜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解决目前的行业困境,但也应充分发挥好政府有形手的作用。会议鼓励行业兼并重组,畅通市场退出机制;加强对于低于成本价格销售恶性竞争的打击力度;保障国内光伏市场稳定增长,探索通过示范项目支持先进技术应用,转变低价中标局面等。

工信部7月公布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8月底,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组织召开“光伏电站建设招投标价格机制座谈会”。会议通过讨论,一致认为目前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不利于光伏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合理低价对于下游电站业主来说也不利于保证产品质量和交付。

业内人士认为,协同减产难度大,仅靠自律性减产,当前失衡的供需格局难解,期待相关部门进一步出台具体措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15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超30家企业签订史上最严自律公约,光伏“欧佩克”能否拯救...
...年四季度以来,光伏主产业链持续失血、寒冬深不见底,亏损规模远超以往。据悉,覆盖光伏制造各环节约九成产能的33家企业在宜宾座谈会上签署了自愿控产的自律公约,这是竞争激烈的中国光
2024-12-09 08:56:00
光伏行业三季报盘点:哪些企业先于行业“复苏”?
...绩普遍承压,晶硅主产业链(硅料、硅片、电池、组件)亏损程度严重,部分环节陷入“多卖多亏”的境地。经过二季度的“寒冬”之后,光伏行业目前仍未完成产能出清,但已在周期底部,已有组
2024-11-01 01:30:00
净利润、毛利率齐下滑,原料奶企业进入“最难一年”
...的下滑,而港交所上市不满一年的澳亚集团更是出现业绩亏损。根据澳亚集团发布的盈利警告,预计2023年上半年综合亏损净额在4000万美元至5000万美元
2023-07-31 22:39:00
媒体曝BBA集体退出价格战真相:门店亏损 保价有利于品牌价值修复
...相”冲上热搜榜第二名。据媒体报道,门店打价格战导致亏损,奔驰、宝马、奥迪相继退出价格战。业内人士表示,BBA控量保价有利于品牌价值的修复,新车售价动辄“打骨折”会降低消费者对
2024-07-18 20:51:00
丰年的隐忧:“遥遥领先”的新能源 又只是“多收了三五斗”?
...,在2023年每个季度的财报出来后,媒体都在替蔚来计算亏损额:前三季度累计亏损超150亿、造车以来累计亏损600多亿,这个不断增长的亏损数额也不断刷新着在中国造车的门槛。小鹏
2024-01-10 15:14:00
碳酸锂15万元有支撑已成“共识”?价格跌不见底 锂盐厂正“暗流涌动”
...锂价格已跌破20万元/吨,已致部分外购矿石的锂盐加工厂亏损,底部成本支撑效应逐步显现,锂盐企业出现减产,月度产量连续下滑。价格继续下跌或引发锂盐厂减产扩大,以及部分高成本矿山
2023-04-17 13:31:00
...影响。目前钛白粉生产成本偏高,行业企业盈利微薄甚至亏损。继7月末发布涨价消息后,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从行业人士处获悉,8月24日钛白粉行业龙头龙佰集团再度发布涨价函。调价函显
2023-08-26 14:34:00
外媒集体吹捧中国电动车,真怕了还是捧杀?
...困境很难打破中国电动车的另一个困境在于电动车企普遍亏损,就拿蔚小理来说,理想去年亏了20.3亿、小鹏亏了91.4亿、蔚来更是亏了144.3亿,像极氪、哪吒、零跑、问界这些无一
2023-05-18 16:12:00
凝智聚力壮大白酒产业集群
...组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981家,其中亏损企业342个,企业亏损面为34.9%,比上年(29.6%)高了5
2024-05-31 06:15: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