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黔南日报
三都
精耕细作寻良法 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本报讯(三都自治县融媒体中心 周忠能 欧圣兵) 时下正是夏种农忙时节,三都水族自治县积极探索粮食安全新路径,全面推进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精耕细作提升粮食产量和品质。今年3月,贵州省“多年生稻试验示范种植”在三都成功移栽,目前长势优良,农技人员定期对水稻进行巡查,记录生长数据。
走进凤羽街道兴乐村,1.3亩多年生稻试验田里绿意盎然,一株株嫩绿水稻昂首挺立、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片在阳光下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宣告着丰收的希望。农技人员正在查看水稻分蘖、拔节、抽穗等情况,认真观察并记录着每一株水稻的生长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研究多年生稻的生长规律和特点至关重要,并为接下来的施肥、除草、打药等针对性制定管护计划。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我们除了在一季中稻上大力推行钵苗育秧,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还积极探索引种多年生稻,通过多年生稻的引种来提高水稻的单产,从今年的试种情况来看,长势还是不错的,现在已经达到了分蘖末期,进入了拔节期,分蘖的水平达到了一季中稻的分蘖水平,主穗已经开始孕穗,预计在7月上旬就可以收获第一季,经过管理在今年的11月份可以收获第二季,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水稻的单产,为粮食安全找到了一条很好的路径。”三都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吴绍居说。
据了解,多年生稻只需栽种一次,期间不需要再购种、育秧、犁田、耙田、插秧,就可连续收割两季或通过越冬后收割几年,极大地减少了劳动力投入,降低了农户的劳动强度,且产量保持相对稳定,突破了传统水稻的耕作方式,实现了水稻的轻简化生产。
“根据目前田间长势来看,今年多年生稻第一季每亩产量可以达到500公斤左右,第二季可以达到250公斤左右,每年每亩增产250公斤左右。如果今年引种试验成功,我们准备在全县两万亩的冷烂锈田进行推广种植。种植多年生稻在第二季可以节省犁田、耙田、插秧等一系列的工作,达到增加群众收入,节约成本的目的。”吴绍居介绍。
近年来,三都自治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径,引进多年生稻试种,同时聚焦农技与农机结合,打破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通过选用优质粮油品种、集中育秧、全程机械化耕作等方式,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产量和品质,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全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6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