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这张“宫廷画”,画了一个“假皇宫”?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2 14:13: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汉宫春晓图》是一幅绢本重彩工笔画。全图纵30.6厘米,横574.1厘米,比《清明上河图》略长。目前学界一般认为,这幅画创作于1517年,恰好处于明王朝的中期。

如图名所示,这张图描述的是春天的宫廷生活内容。整幅画共有113个人物,除了作为主角的嫔妃与仕女,还有宫女、儿童、画工、侍卫等形象。整个画卷,内容生动,笔触细腻,色彩绚丽,技法高超,的确是一幅好画。

但整体看下来,你可能脑子里出现一个疑问:里边这些活动,怎么一点也不像传统印象中的皇宫呢?比如画中的下棋、“斗草”等游戏,民间的老百姓也都玩;画中建筑院落的确很华丽,但我们从中却感受不到宫廷生活中那种森严的氛围;画中的人物都大多处于很闲适、轻松的状态;画里的很多女子,就跟我们身边的邻家女孩差不多,通过画中人物的装束,尊卑关系体现得并不明显;光看高大的围墙、黄瓦的屋顶,的确有皇宫的派头,但走进其中就不太对劲了,比如绿植掩映的地方,有很多精巧的太湖石,有学者据此认为:这场景取材于设计精巧的苏州园林,而苏州园林大都是江南文人的宅邸。

难道说,画家给我们画了一个“假皇宫”吗?

宫廷好比是“面皮”,“馅儿”却装满了世俗生活内容

作者的立意的确是要画“宫廷”,那为什么呈现出的结果却更像是民间生活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首先从画家身上找答案。

作者仇英来头不小,他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为“吴门四家”,在明代中期的画坛属于名气与实力兼具的“一线画家”。沈、文、唐三人皆出自江南书香门第,而仇英却不一样,他原本是一名漆工。

出身底层,让他对百姓生活有过深刻的体验,这些经历会影响画家的创作。所以,在表现宫廷生活的时候,仇英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宫廷好比是一张包子的“面皮”,里边的“馅儿”却装满了世俗生活内容。

光凭画家出身这一点,理由还不够充分,这是创作上的主观原因。除了作者自身因素,作品画什么,怎么画,还要考虑观看、使用对象,也就是“它是画给谁的”。

《汉宫春晓图》的总体画风跟《清明上河图》等世俗画的构图、画风基本一致。只不过,后者的场面更宏大,人物活动细节需要放大观看。而前者所处的“宫廷”更像是一座城市的缩小版。

沿着张择端的路子,“吴门四家”所在的江南地区,诞生了文徵明、仇英等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究其产生背景,跟江南地区的商业氛围密不可分。

明代中晚期的社会风气,培养出了购买艺术品的消费群体。熟悉明代历史和这段美术史的小伙伴知道,“吴门四家”虽有文人身份,但他们身处苏州,在商业氛围浓厚的环境中,其创作免不了要跟市场捆绑在一起。

所以,这幅画里的“宫廷生活”内容很接地气,既有个人主观原因——作者出身底层,熟悉这些内容;更有现实经济原因——为了满足观众和市场的现实诉求。

作者身处明朝,为什么不创作“明宫春晓”呢?

画作取名“汉宫春晓”,顾名思义这是要描绘汉代宫廷生活。如果你了解汉代的相关知识,很容易看出:画里人物的服饰、发型、配饰等等,跟汉朝几乎没有关系。图中仕女兼具唐朝风韵和明代特色。比如,背子、合领和对襟,是明朝服饰的典型样式;发冠、珍珠等华丽的装饰是唐宋时期常见的发髻饰品。

但是作者身处明朝,那为什么不创作“明宫春晓”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幅画一开始并没有命名。看画面中段,一位画师正在为一位宫妃画像,学者推断,这个场景让人想到了汉代宫廷中,画师毛延寿为王昭君等画像的故事。可能基于此,后人将这幅画定名为“汉宫春晓”。

但是,“汉宫”的意义,可不止于此。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大一统的王朝,也是第一个强盛持续近300年的朝代,而且在秦朝的基础上,汉朝创立或完善了许多奠基性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表现在文化艺术领域,后来的世人进行创作时候,常常把“汉”拿出来,或表达仰慕追思,或借古喻今。

明代画家以“汉宫春晓”为题,一方面确实呈现了部分汉代内容,如毛延寿画王昭君;另一方面,“汉宫”也是拿来借用,用以表现后世和当世的内容。

画中还有一幕描绘“捣练”的内容,跟唐人张萱的《捣练图》几乎一样,而“捣练”的典故最早也出自汉代。

除了这些汉代“典故”,画的主体内容还是明朝人的日常,具体来说,反映了明朝富庶的江南地区,兼有文人、市民生活日常与审美的画面,如其中的琴棋书画、博古、太湖石等内容。

除此之外,画中出现了不同时期的文房雅器,如画面中段房间陈设的众多器物,就有唐代温酒壶、宋代汝窑青瓷瓶、明代永乐宣德红釉瓷器等。

综上所述,这张作品是一张借用汉代典故,描绘后世生活内容的绘画。它是为了迎合当时的文人、市民、藏家的需求,所创作的一幅既融合了宫廷仕女人物画和世俗画,又融合了文人画和宫廷画特征的“复合型”作品。

《汉宫春晓图》代表了明代仕女画的最高水平

仇英完成《汉宫春晓图》之后,许多画家以此作为蓝本,进行了学习与二次创作。例如清代宫廷画家丁观鹏、冷枚等都创作了《仿仇英汉宫春晓图》。

《汉宫春晓图》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中,它是榜单中唯一的明代绘画。一定程度上,放在中国美术历史长河中,它堪称明代绘画成就的“代言者”。

这幅画的属性非常多元,堪称绘画里的“小百科全书”:从用色、技法看,它是重彩工笔画;从颜料看,它兼用岩彩、植物颜料和水墨,集中国画的主要颜料于一身;从绘画工具看,它使用了界尺描绘建筑,又是一张典型的“界画”;从内容看,这幅作品可以被视为一幅仕女画,属于人物画里的一类,但同时又有风俗画的特征。

中国传统的仕女画,通过实物至少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出土于长沙地区的《人物龙凤图》,里边的女性是带有神性的“女巫”,她在画中角色是帮助墓主完成“飞升”的桥梁,被描绘得充满神性和仙气。

魏晋南北朝的仕女画以《女史箴图》为代表,她们被描绘为端庄的模样,用来传递“女德”等伦理。

唐朝绘画中的仕女,以体态丰盈、穿着华丽为特征;到了宋代,绘画中的仕女以纤细柔美为主。而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则代表了明代时期仕女画的最高水平。画中的仕女面型圆润,下巴精巧,五官匀称,眉毛细长而各有神态。设色上,画家继承了南北朝以来就有的“三白法”,用白色分染额头、鼻子、下巴,用来表现高低凹凸的立体效果。

明清时期,中国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体现在艺术领域:集大成的作品不少,但突破和创新远不如此前。在总体平淡、四平八稳的明清画坛,仇英和他的《汉宫春晓图》是可圈可点的亮点之一。责任编辑:李晓(EN035)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2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百美嬉春”汉宫春晓图数字作品限量发行
...图》是明代画家仇英创作的一幅绢本重彩美人画,以汉代宫廷为题,用长卷的形式描绘宫闱内女子的生活情景,画中人物众多,个个衣着鲜丽、花式繁多、姿态各异,除却各仕女群像之外,还融入了
2024-09-06 10:14:00
王政君的权力密码:从汉宫后宫到影响朝政,三张王牌背后的故事
汉元帝至汉成帝时期,汉室宫廷内局势变幻莫测,各方势力相互交织。王政君,这位在后宫中逐渐崛起并发挥重要影响的女子,凭借着自身的智谋与手段,在宫廷权力的舞台上展开了一场纷繁复杂且影响
2024-12-01 08:50:00
...飞。冷凄凄朔风似箭,又只见旷野云低,烟雨飘丝。在那皇宫多锦绮,又受洪福与天奇。自幼在闺阁之中,那曾受风霜劳役。”汉朝和匈奴的交界地带,也是气候和地理风貌的过渡带。由无垠的良田
2024-04-22 04:51:00
汉宫宠妃李氏的传奇人生,让武帝念念不忘
前言在汉武帝的宫廷中,嫔妃众多,但唯独有一位妃子备受宠爱,其他后宫却无一善终。她究竟有何魅力,让汉武帝念念不忘?这位妃子的一生是怎样的传奇,又蕴藏着怎样的宫廷秘辛?一位音律世家的
2024-01-25 05:59:00
...骏图》等经典线稿,感受与古人跨越时空的笔尖对话。“宫廷画师”养成记——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展展览时间:即日-10月26日展览地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临展厅(之江文
2025-06-29 09:56:00
探讨一下古代宫廷是如何解决对食需求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宫是一个庞大的家庭,拥有大量的人口和复杂的管理结构。为了维持这个家庭的正常运转,需要解决众多的需求,其中对食需求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古
2024-10-09 20:20:00
古代皇宫里面为什么有太监和宫女呢
在中国古代的皇宫中,除了皇帝、皇后等皇室成员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群体——太监和宫女。他们作为皇宫中的辅助力量,承担着各种服务工作,是古代宫廷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古代皇宫里面
2024-10-19 20:03:00
为什么故宫中没有开放冷宫这个地方呢
...物归必然摘得桂冠,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宫所在帝,故宫的建设规模,建设质量以及里面的历史遗产都是其他博物馆所无法媲美的。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历史意义,故宫成为了为世
2023-05-06 11:39:00
赵飞燕和赵临的故事,你知道吗?
...涛,带着人们跌宕起伏,不知前路究竟何去何从。被赶出皇宫的李显,离开了自己曾经的权势和荣耀,他心中满是无尽的哀伤和失落。然而,在他最需要慰藉的时候,那位活泼聪慧的韦氏却始终不离
2023-08-30 19: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