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纳达勐水库面山生态修复成效显著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3 10:5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双版纳报

通讯员/刘绍雄

近年来,勐海县纳达勐水库面山生态修复项目成效显著。通过科学合理配置生物资源种类和数量,持续不断探索创新和投入保障,随着林木不断成长和项目区生态功能逐步改善,如今,项目区郁闭度达0.6以上,林木郁郁葱葱、花香四溢,林水相得益彰,宛如一片世外桃源。目前,纳达勐水库已经由原来的保障性水源地提级成为饮用水水源地。

2012年前,由于长期垦殖,6000余亩的纳达勐水库周边面山成为了荒山野岭,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内的生态功能退化严重。为推动生态修复,在当地财政难以支撑庞大修复工程支出的情况下,勐海县于2012年引入企业,成立了勐海悦城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启了以产业建设推动生态修复的探索之路。

为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发展目标,结合全州珍贵用材林基地建设,企业刻意种植了大量高价值长周期的红木类珍贵用材树种,包括海南黄花梨、大果紫檀、版纳黑黄檀等。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沙性土壤保水能力弱、土壤长期被冲刷而肥力不足等因素,导致所种林木存活率不高,项目成效不明显。为实现项目经济增收,继续推进生态修复,企业于2015年陆续种植了茶苗。但由于土壤水肥不足,茶苗的成活率和品质不佳。在林草部门的指导下,企业于2016年开始大规模营造黄樟、西南桦、山桂花等乡土树种混交林,并套种补种茶苗,大幅度提升了成活率。2020年前后,随着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技术的逐步成熟,企业依据该技术理论,进行了大规模林相改造。在抚育过程中保留了原生树木,在库区沿岸和道路两旁大规模套种了冬樱花、白花羊铁甲、棠梨等开花树木,在茶园中补植了大量的红木荷、桤木等高大乡土树种,在茶园周边密植红木荷等乡土树种,真正达到了“中间打伞、周边围林”的茶园森林化效果,茶叶品质和单价得到了大幅提升。该企业生产的茶叶通过中国和国际有机认证,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实写照。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在不断提升生态修复成效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该项目区先后落地“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院士专家工作站”“云南省勐海县智慧茶产业科技特派团”“云南有机普洱茶数字茶园科技创新建设基地”“云南省茶产业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应用创新团队”。同时,该项目也成为了我州茶园森林化生态修复建设的示范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勐海县复合经营开辟新路径
...里套种澳洲坚果树,形成“林茶相间、林中有茶”的良好生态系统,有效提高村民的经济收入,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勐海县有大面积的生态茶园,如何让平价的生态茶园拥
2023-10-16 00:08:00
云南勐海:“一片绿叶”续写富农新故事
...规民约,严令禁止使用化肥农药、进行毁灭性采摘等破坏生态的行为,再通过广泛宣传动员,不断增强茶农管护意识。曼糯的春茶 “自从加强古茶树保护以后,曼糯茶的品质、价值也随之越来越
2024-04-02 21:07:00
墨雪发起保护古茶树公益活动
...吁更多人关注古茶树保护与文化传承。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茶种优势,云南勐海成为世界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有着“古茶树王国”之称。但是因环境恶化、保护不到位等因素,
2024-05-06 15:27:00
茶产业多元发展观察
...。“你看茶山多美,满眼青绿,它不仅有经济价值,还有生态价值,茶旅融合发展是提升公司品牌价值的重要途径。”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说,去年文新茶园游客数约30万人
2024-04-19 10:18:00
茶叶飘香幸福来
...聚居村寨,世代种茶、制茶,拥有2223.5亩古茶园和6497亩生态茶园,已有400多年的建寨历史。村民陶海英介绍,通过种茶、制茶,目前她家年收入40余万元,不仅住上了宽敞的楼
2023-07-08 07:04:00
墨雪古茶树溯源公益之旅:探索古茶树可持续保护
...,就绕不开云南勐海这座“大茶山”,凭借着得天独厚的生态和茶种优势,勐海成为世界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最集中的地方,有着“古茶树王国”之称。古茶树发挥着涵养水源、固碳制氧、保护当
2024-05-14 12:40:00
...:西双版纳报勐宋乡三迈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乡村振兴显成效通讯员/王周坐勐海县勐宋乡三迈村驻村工作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动
2022-12-31 15:18:00
多地以壮大茶产业带动文旅融合
...在700万亩以上,这里海拔高、纬度低,多云雾、寡日照的生态环境培育出了“都匀毛尖”“湄潭翠芽”“普安红”等一批有知名度的茶区域公用品牌。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平浪镇新龙
2024-03-31 05:43:00
...居型等类别的“美丽家园·移民新村”进行布局,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初显成效。创新方法布局 打造美丽家园项目整合把部门“装”进来。进一步强化州、县(市)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和整
2023-09-21 04:28: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时|东高河村重生记
昔日漫天煤灰 今日漫山花海东高河村重生记——绿水青山这样变成金山银山(二)9月20日,游客在邯郸市复兴区东高河村游览。 河北日报记者 田明摄今年5月
2025-10-06 07:52:00
河北国际陆港创新拓展“班列+”业态临西轴承通过中欧班列发往海外市场河北日报讯(记者贡宪云)9月29日,在临西“国际轴之城”产业园
2025-10-06 07:52:00
创新消费场景 发挥区位优势 推出特色商品“河北游”持续带火“河北购”“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这句旅游宣传语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2025-10-06 07:54:00
省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四主动”服务法企业换证“线下零跑动、办事一次成”河北日报讯(记者解楚楚)今年,河北省政务服务中心聚焦企业办事痛点
2025-10-06 07:54:00
从好标准、好设计等“六好”方面推出若干措施我省加快推动“好房子”建设河北日报讯(记者宋平)从遮风挡雨到追求品质,“好房子”的内涵不断升级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
雄安新区郊野公园、高宇农业园农业嘉年华 尽情享快乐9月30日,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6 07:55: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
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智能管板栗 亩产翻两番10月2日,秦皇岛市抚宁区英山河村栗农黄全书手捧丰收的板栗笑脸盈盈。 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你看这地上落的栗子
2025-10-06 07:56:00
聚焦新能源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精准招引项目邢台以链招商力促两大产业聚链成群河北日报讯(记者王永晨、闫德见)9月28日
2025-10-06 07:57:00
记者走基层·秋游乡村 尽赏“丰”景|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
兴隆县小关门村灾后深山村 又闻果飘香10月1日,游客在兴隆县小关门村果园采购蜜梨。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10月1日清晨
2025-10-06 08:00:00
国庆中秋假期 厦门继续跻身外国游客最喜爱的十大“中国游”目的地
鼓浪屿以多元文化、开放包容的魅力受到境内外游客青睐。图为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演奏现场。(鼓浪屿管委会 供图)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厦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如春风拂过
2025-10-05 08:35: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光昱)9月30日,由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和容城县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年(第三届)雄安新区农业嘉年华在雄安郊野公园开幕
2025-10-05 08:35:00
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厦门文旅市场交出亮眼答卷
连日来,厦门中山路游人如织,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氛。(厦门日报记者 陈偲瑶 摄)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王元晖 通讯员 彭军)国庆中秋假期前三天
2025-10-05 08:35:00
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进入二审严守安全底线 保持市场活力河北日报讯(记者霍相博)9月28日,河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了关于《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管理条例(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
2025-10-05 08:38:00
中新经纬10月3日电 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网站消息,为严厉打击盗采盗挖矿产资源等非法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10-05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