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黄河岸边“老房子”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09-13 14: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

斜庄驻村记:

黄河岸边“老房子”

黄河岸边“老房子”

济南市济阳区济阳街道朝阳村又被称作斜庄。

黄河岸边“老房子”

“老房子”(右)与村民一边干活,一边交流。边良

9月5日上午,白日晴空。黄河北岸、大堤之侧,朝阳村静静躺在白花花的阳光里。

一处庭院外的树荫下,村民卢新华和几个老姐们正在打理刚收回来的花生。抬头瞥见那辆熟悉的小车开了过来,她随口说了句:“老房子!”

“老房子”不是房子,而是一个人。他叫房志国,今年51岁,是济南市纪委监委的一名干部。2021年11月16日,作为济南市派驻村“第一书记”,他第一次来到济南市济阳区济阳街道朝阳村。

老房子承载着生活的烟火气,朴素而踏实。房志国以“老房子”自称,是想提醒自己要踏踏实实多干事,不忘“来时路”。从驻村报到时起,他就在这个又名斜庄的小村子扎了下来。

“天翻地覆!”78岁的朝阳村老党员董仪德这样评价驻村“第一书记”房志国给斜庄带来的变化。

(一)

处暑时节,暑热翘尾。临近晌午,头顶的太阳,烤得人站不住脚。

朝阳村村民温明建,推开村“两委”办公室的门,来找房书记。这位49岁的瘦壮汉子听力残障,父亲过世,母亲残障离村,平时一个人过日子。

驻村伊始,“老房子”就在走访中了解到温明建的家庭情况,还知道他是干建筑活的一把好手。2021年岁末整修入户路时,“老房子”专门安排温明建参与施工,并按时足额给他发工钱。此后,凡是村里有施工的活,温明建都是被优先安排的那一个。

对于房书记的关照,说不出、道不明的温明建心里跟明镜一般。2022年临近春节的时候,他从超市买了两瓶酒,执意要房书记收下。

这两瓶酒在村里引起不大不小的轰动,大家都说从没见温明建给人送过礼。这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之后,节前走访慰问群众时,“老房子”带上那两瓶酒,又准备了米面油,专门上家里看望了温明建。

当然,“老房子”与温明建的交往,同提升朝阳村人居环境的大工程相比,只是一件小事。

在“第一书记”到村后的调研走访中,村民温兴起反映:家门前的路没有硬化,一到雨雪天就泥泞不堪;离老娘家只有150多米,走过去得绕上一里多地。

事实上,“老房子”已经注意到,村里有多处入户路面还未硬化。他当时就承诺:一定把这几条路修起来!

如何寻求爱心企业助力乡村振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房志国的具体做法是开展党支部共建、一起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在他的联系协调下,济南金曰公路工程公司率先“到村报到”。

2021年12月,朝阳村入户路提升改造施工的白色标线画在了地上。“老房子”心里踏实了,之前心里还有些犯嘀咕的村民也踏实了。

“这个房书记,还真是个干事的……”他们私底下议论道。

(二)

事实上,同“老房子”心中谋划朝阳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大工程相比,完善“户户通”还只是一件小事。

朝阳村地势低洼,雨水一多就容易形成内涝。由于历史原因,村民生产生活中取土无约束,村内离开主路的地方,到处是臭水沟、烂水塘、树林子。

必须把村里的人居环境搞上去!在“老房子”提议下,村“两委”开会,发动老党员、村民代表宣传,最终确定,消灭臭水沟,把排水管网建起来。

然而,没钱难办事。当时,村集体每年收入只有1万多元,维持日常开销都难。怎么办?继续化缘。“老房子”找到老单位——济南市交通运输局。经过协调,济南黄河路桥集团给村里运来了一批直径1.5米的水泥管子、直径0.5米的排水管。

管材有了,活儿还得有人干。出义务工,行不行?其实,村民自己动手改变村庄面貌的劲头,已被“老房子”悄悄焐出了温度……

2021年12月24日凌晨,济阳飘雪。当天,最高气温降至零度。户籍人口700多人的朝阳村,常住300多人中,多为老年人。“老房子”心里有事,睡不踏实。

一大早,他就来到村“两委”,通过大喇叭广播,号召村民“各扫门前雪”。下完通知,“老房子”扛起扫把,出门扫雪。

他在进村路上扫雪正欢,迎面走过来村民高学霞。“房书记,你怎么来扫雪了?”高学霞笑着打招呼。

一场降雪,让朝阳群众更加确信这是个干事的“第一书记”,心中的小火苗烧得更旺,干劲更足;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建设大美斜庄的队伍中来。

寒潮来袭,掠过黄河两岸的风格外硬。“老房子”和村“两委”干部天天盯在施工现场,不时亲自下手。他的想法很简单,党员和干部得带头干!

这是责任和担当,这是使命和召唤。村民温连波、董成会把自家的挖掘机、压路机开了过来,参加义务施工。被感动的不止村民……

多次到村献爱心的陈允瑞,来自山东圣翔节能科技公司。水泥管子运来那天,他第一次到朝阳村。“房书记呢?”陈允瑞找不见人,一脑门子问号。经村民指点,他才看到正帮着卸车的驻村“第一书记”。

“很感动!”时间过去大半年,陈允瑞再忆往事仍不觉心头一热。

如今,走在朝阳村平整的村路上,细心的人们会看到,道边有一处处下水篦子。那下面,连接各家各户的排水管道。它们并不起眼,但却很管用。

(三)

2022年2月9日,农历正月初九。上午,朝阳居村民大会暨新春联欢会热烈开场。村“两委”干部向广大村民述职汇报,“老房子”介绍村庄发展规划和新年度工作计划。

收回村集体闲散地,是此前村里通过的一项决议。这次在村民大会上正式宣布:正月二十之前,村集体闲散地的树木,谁家种的谁家清理;出了正月,村里将统一整地。

董仪德家有4棵大柳树,在地里种了好多年了,树干粗可盈怀。他第一个表态,直接把树捐了,由村集体处置。为了这事,老爷子和“老房子”当众拉钩成契,相约建设更好的朝阳人居。

党员带头,群众跟上。当年二月末,占地的树木全伐了,散乱的坟头、烂水塘、垃圾堆露了出来……其他还好说,墓葬这块怎么办?

经统计,分散在朝阳村田地里的坟墓共有326处。朝阳村“两委”决定,严格按照政策,集中对村内散乱墓葬进行整治。为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障群众利益,“老房子”和村干部一起学习了解相关政策,并邀请民政部门到村指导迁坟、平坟相关工作。

同时,在老党员和村红白理事会中统一思想,进而到各家各户做思想工作。为此,村里成立了工作专班,进行统一编号登记、拍照留档,形成《朝阳居散埋坟墓整治流程》和基础资料。

为解后顾之忧,“老房子”还提议,由老辈人商议选址,建设朝阳村公益墓园。

4月5日清明节,晴空如洗。朝阳村生态公墓正式落成,按照“平坟头、立卧碑、园林化”的要求,共设墓穴300余套。这是“老房子”和村干部带领村民,共同努力两个月的成果。

根据群众的个人意愿,26处坟墓进行了迁葬,其余则标记位置后进行了平坟。董仪德是工作专班成员之一。他说,这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基本上没遇到大的阻力。

(四)

村里忙着整治散乱墓葬的同时,整地施工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刚开始,“老房子”把这事想简单了,以为几天就能干完。他找到爱心企业帮助出人出机械,自己利用工作经费并自掏腰包解决油钱。

没想到,几万块钱垫进去了,完工仍遥遥无期。没辙!他只好转着圈化缘。最终,挖掘机、推土机齐上阵,一直干到4月底,才把130多亩闲散地全都整出来!

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增加土地承包费收入4万余元。

在村南,一片盐碱涝洼地紧邻黄河大堤,因不适合农业种植无人问津。“老房子”与村干部商议后,决定开挖鱼塘变废为宝。

两台挖掘机进场施工,不止一次陷入泥淖。前前后后干了一个多月,占地约十亩的两个鱼塘竣工。将其承包给村民经营,当年又为村集体增收3万元。两项加起来,每年村集体收入就能增加7万余元。“老房子”心神稍定,琢磨起另一件大事——整修出村路。早在驻村之初,他就主动接洽市、区两级交通运输部门,争取将朝阳村道路整修列入计划。

冬天里的火种刀耕,结出盛夏的果实。2022年7月,修路计划开始实施。在大型机械的欢快合奏声中,朝阳村两条出村路都拓宽到了6米!

“老房子”天生爱操心,路基够不够实、沥青够不够厚,他非得自己下手验证。他还有点“强迫症”,觉得没有路缘石,道路不“柱壮”(方言,意指结实)。为此,又化缘回来部分城里退役的石材。

修路不止于出村路,生产路也要配套。闲散地整出来后,“老房子”协调来渣土和花砖,与村“两委”一道发动群众将路基垫起来,铺就平整的生产路。“老房子”盘算事,往往是举一反三。化缘来的花砖,修生产路只用了一半,剩下的就用在村民房前屋后的空地上。这不光能改善环境,还勾边划线圈出一片片小菜园。

夏末的中午,站在村中的小广场上,保洁员刘子花身后的丝瓜秧上点缀着朵朵明艳的黄花。她说:“谁家想种点菜、种点花草,掏上十块八块就可以包下来。”

有“老房子”和村“两委”实心实意为朝阳村干事,村里的“能人”也纷纷行动起来。

当初建公墓时需要深色盖板,在外开公司的年轻后生董光玉捐赠了200块优质板材;新冠疫情反复之际,在外工作的村民董芳自掏腰包,给村里购买了一批防护用品;村里修路的时候,富裕起来的村民董悦进、张俊英一有空就开着自家的拖拉机拉砖、垫土,义务出工还自担油费……

(五)

修水管是件令人头疼的事儿。朝阳村的自来水管网铺设于十多年前,近两年被压坏、冻坏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少户家也没有自来水,用的是自己院里的小水井。”村妇女主任邝淑香解释,当初自来水入户是需要村民负担部分费用的。

2022年秋收忙完,“老房子”主动协调市、区水务部门,争取到济阳农发集团的投资,抢在冬季到来之前,对全村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家家户户通上了耐压抗冻的管道并安装了新的智能水表。

商量施工方案时,“老房子”嘱咐一定给温明建家通上自来水,并给他安排活干,记工、发钱。尽管白晳的面庞早已被吹得变成了黄河岸边沙土地的模样,但“老房子”待人处事细致用心未曾改变。

“房书记来下了力了,到处都给鼓捣得挺板正。”刘子花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大变样了!”说到乡村变化,她特别提到了路灯。原来,村里之前路灯数量少,且大多已不能正常使用。

“老房子”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有时下班比较晚,他在村里走过时,四周黑漆漆的,“难见人影,但闻狗叫”。

“确实如此。”邝淑香说,大姑娘小媳妇走夜路难免心里发慌,特别是经过庄稼地的时候。

照亮村民回家的路,成了“老房子”的一桩心事。一个偶然的会,他结识了国内照明行业的领军企业——山东彩旺集团。几番交流、考察下来,彩旺集团决定捐助73盏8米高的路灯。为了给村里节省电费,“老房子”提出全部要太阳能的。

路灯有了,安装也怪麻烦。挖1米见方的地坑还好说,可以发动村民就近出工,浇筑路灯地笼的混凝土从哪来?这是2023年春天里的故事。主角“老房子”一步一个坑,而且是“麻烦自找”。

每一次求援都不是一蹴而就,这一回尤费周折。几番顿挫下来,他不得不再向济南金曰求援,索性连建篮球场的混凝土一并解决了。

每天20来个村民义务出工,连干3天,73盏路灯全都树了起来。2023年4月10日,路灯亮了!那天晚上,朝阳村民自发聚集在广场上载歌载舞,一个个高兴得就像过年一般。

夜来凉意,白日炽热。2023年9月2日,“老房子”收到中青电工老于的反馈,充电桩设备下周就给发过来。原来,他一直计划着给村里建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选址就在出村路边上。

充电站建好后,村民用得上。他看着已经完成的底座基础笑了,心里盘算着:村里发展文旅也用得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3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冬日里的老房子
...高不够,只能站在板凳上向楼下看去。但终归都是看那些老房子中的人们唠嗑,虽然听不见他们的话语,却能看到他们的表情。有时候会有几个老人围在一起下棋,有时候则是一张小方桌,一碟花生
2023-12-07 11:21:00
老房子的味道
本文转自:云南信息报我的童年是在外婆家的老房子里度过,回忆往昔,里面不仅承载着我小时候的记忆,更有房子里令人难以忘却的味道。老房子是豆香味。金秋来临,又到了品尝稀豆粉米线的时候,
2023-12-08 06:46:00
...为标准外,老旧小区改造也应聚焦于此,加快改造步伐。老房子通常因建设年代久远、标准偏低,普遍患有“老年病”,不少老旧小区存在管线杂乱、水管老化、供电容量不足、保温性能较差等问题
2025-03-18 07:13:00
老房子为什么又受欢迎了?中央定调,今后持有这两类房子或将获益
...来说,选择房龄较新的房产更为明智。那么,为何要避开老房子呢?原因主要有三点:1,老房子的居住环境普遍较差。毕竟,房子最终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评判一套房子是否优质时,居
2024-03-04 11:43:00
广西玉林暴雨洪涝,两层老房被泡倒塌
...遭受暴雨洪涝侵袭,有网民发视频显示,当地一栋两层的老房子被水浸泡轰然倒塌,邻居一位视频拍摄者吓得赶紧关窗。6月5日下午2点多,大皖新闻记者从一段长27秒的现场视频上看到,地面
2024-06-06 00:58:00
大哥想花5万块钱买我的老房子:反正你们常年不在家
...我就开车回了趟老家。原来是大哥看我们长年不在家住,老房子一直空在那,想要买我们的老房子。因为他只有一处宅基地,和儿子儿媳同住在一个院子里,进进出出的很不方便,可村里又没有空闲
2024-02-27 10:17:00
...以前是公公婆婆住,公公去得早,婆婆也在12年前走了,老房子就一直空着。房子位置很好,就在长河老街,过了新当桥,第二家就是他们的老房子。去年长河老街翻新,老房子都刷白了。昨天上
2024-10-26 07:37:00
空 房 子
...方。人可以在一个地方拥有第二故乡,可以彻底丢弃那座老房子。但老房子是有记忆的,它记得东南西北来的风雨雷电,记得住在它身体内的每一个人的脾气性格。有记忆的房子,记得谁来过,来多
2023-09-07 06:26:00
年近古稀的老人为何终生不娶,宁愿蜗居在老房子里
年近古稀的老人为何终生不娶,宁愿蜗居在老房子里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有些选择看似矛盾,却也充满了人生的哲理。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终生未娶,选择蜗居在老房子
2023-10-29 17: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婚礼上男花童突然给女花童单膝下跪 男童父亲回应:孩子临时救场,事先没有安排
大皖新闻讯 10月3日,在贵州毕节金沙县岚头镇举办的一场婚礼上,发生让人哭笑不得的一幕。视频显示,就在新郎新娘婚礼进行到互戴婚戒的关键时刻
2025-10-05 19:10:00
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家庭游成为两节旅游亮点
连日来,市区的公园、景点、商场等场所,都迎来了不小的人流量。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两代人或三代人举家出游的情况明显增多。人们在休闲放松的同时
2025-10-05 07:30:00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