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网上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说秦国人的祖宗是东夷人。而且很多人对这种说法都深信不疑。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秦国人真的是东夷人的后代吗?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东夷。《说文解字》中:“夷,东方之人也,从大从弓”。也就是说生活在东方背着弓箭的人统一被称呼为东夷。那个时候的东夷,仅仅是个方位名词,没有贬低的意思,也不代表着落后。恰恰相反,那个时候的东夷是华夏文明的中心。科技非常发达。弓箭是东夷人发明的,铁器是东夷人发明的,盔甲也是东夷人发明的。最早生活在那里的是人祖伏羲,被称为太昊。他的后代演化为九个部落。全部都以大鸟为图腾。
后来蚩尤统一了九部,成为东夷首领。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他带着族人开始向西拓展,结果遇到了来自西方的黄帝部落。双方一言不合就开打,在涿鹿展开大战。从军事实力上来讲,蚩尤是占绝对优势的。所以黄帝连战连败。后来黄帝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套阵法,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广大的东夷地区。
为了巩固统治,黄帝把自己的大儿子少昊派到了东夷,娶了凤鸿部的女子为妻。就这样,少昊以女婿的身份成了东夷新一代的首领。大禹治水的时候,身边有两个得力的帮手,一个叫契,是商朝人的祖宗;一个叫大费,是秦国人的祖宗。这俩祖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他们的妈吃了大鸟蛋生下来的。因为东夷人是以鸟为图腾,所以很有可能这俩祖宗就是在东夷出生的。
大禹去世以后,他的儿子启和大费之间展开了一场王位争夺战。最终启胜出建立了夏朝。大费这一支就被边缘化了。到了夏朝末年的时候,商汤起兵反夏。大废的后代费昌给他当司机,成了商汤的铁杆同盟。作为开国功臣,嬴姓家族就成了商朝时期显赫一时的大家族,建立了很多的诸侯国。比如徐国、奄国、薄姑国。这些诸侯都在今天的山东、江苏一带。
其中费昌的后代中有一个叫中橘的人被派到西方去镇守边疆。他要对付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周人。中橘的儿子叫匪廉。匪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恶来,一个叫季胜。他们因为处在抗周的第一线,所以武王起兵伐纣的时候,首先遭到了攻击。恶来战死,季胜投降。斐廉则因为出差躲过了一劫。本着灭国不爵士的原则,武王让纣王的儿子武庚继续在殷商地区生活,统治商人。
为了防止叛乱,他还特意把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封在殷商的周围,用来监视。万万没想到,周武王刚一去世,这三叔就联合武庚一起发动了叛乱,史称“三监之乱”。这场叛乱是周朝初年规模最大的一次叛乱。东方的徐国、奄国、薄姑国全部都加入了进来,也包括那个漏网之鱼匪廉。面对来势汹汹的叛乱,周公旦以摄政王的身份亲自出征。他与太师姜子牙通力合作,很快就镇压了叛乱。
为了彻底的解决东夷问题,周公旦采取了两个办法:第一,分封,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封到奄国,改为鲁;把姜子牙封到薄姑国,改名为齐。齐鲁两国的使命,就是镇压东夷。第二,迁徙。一部分人被迁徙到商丘,建立宋国,以纣王的哥哥微子启为国君,一部分人被迁徙到洛阳。这里是周公旦新建的一座城邑,让他们过来开荒是再好不过了。一部分人被迁徙到甘肃给大周养马。而斐廉的后代就属于被迁徙到甘肃的那一部分人。
即便如此,东夷人也没有完全臣服于大周。到了周穆王时代,东方的徐偃王趁着周穆王和西王母约会的时候发动叛乱。周穆王赶紧一日千里返回。在这件事中,给周王开车的造父居功至伟。周穆王把赵城封给了他。这个造父呀就是斐廉的后代季胜那一脉,也是战国时期赵国人的祖宗。
当年恶来战死了,但是他的儿子并没有死,也被迁徙到了甘肃。经过五代人的繁衍生息之后,出了一个叫非子的人,因为善于养马,受到周天子的重用,被封到了秦邑。这个非子就是老秦人的祖宗。若干年之后,他的后代秦襄公出兵保护周平王,被正式提拔为诸侯。至此,秦国才算是正式立国。
由此看来,这秦国人还真就是东夷人。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东夷自古以来就是华夏的一部分。你看人祖伏羲就出自东夷。后世不管怎么打怎么争,其实都是黄帝的子孙们在玩。所谓东夷,只是一个方位代名词而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17 11: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