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9 10:08: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对楚军发动总攻。大将项燕指挥楚军向东撤退,但王翦步步紧逼,根本不给项燕任何喘气的机会。终于在蕲县之南,项燕战死,楚国也随之灭亡。然而,项燕临在死前发出了8字怒吼,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那么,这8字遗言具体有哪些?历史上的项燕究竟有多牛,他凭啥能苦苦支撑到最后一刻,战国末期和秦朝末期的一场宿命之战有多离奇?项燕与项羽爷孙两人为何都自尽而死?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项燕所在的家族世世代代为楚将,周朝分封同宗姬姓,封地为项国,后来春秋时期项国被楚国所灭,其国人以项为姓,而项燕所在的楚国,历经800年了,却早已经行将就木,腐朽不堪。

与此同时,远在西陲的秦国日渐强盛,先后灭掉韩、赵、魏、燕,接下来的目标正是楚国。当秦王嬴政问如何消灭楚国时,名将王翦认为没有60万根本打不下来,但年轻将领李信却是自信满满地认为,只要有20万虎狼之师,必定能灭亡楚国。

始皇帝嬴政最终选择了年轻的李信。公元前225年,秦将李信、蒙恬率领20万大军,向东南方向进攻楚国,先后攻下平舆、寝(今河南固始县东南)等地楚军,兵锋直指楚国首都寿春。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本来势在必得,却不曾想居于郢陈的秦国大将昌平君,以其楚国公子的身份在秦军后方反秦。昌平君是楚国王室子弟,因为曾在秦国受到重用,甚至还在平定嫪毐之乱中立有功勋,因此昌平君深得嬴政的信赖,但昌平君对复兴楚国旧业的心思一直没有改变。

无奈之下,李信只得掉头去进攻后方的郢陈,先是前往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与蒙恬会合,再做剿灭叛军的打算。

却没有想到楚国大将项燕此时一直尾随在后,三天三夜都没有休息,项燕逮到机会,攻进秦军的两个营地,斩杀七个都尉,李信侥幸逃回秦国。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秦王嬴政大怒,却又不得不抹下面子,去请求老将王翦出征,对于楚国,为何王翦一定要60万大军?作为和白起、李牧等人齐名的将领,王翦索要60万大军定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回答。

首先,楚国绝对不像韩、魏、赵三国那般羸弱,面对如此辽阔的疆域,秦国不能有任何掉以轻心之举,楚国地大人众,民风强悍,非60万兵马不足以一鼓荡平。

此外,秦国进攻楚国毕竟是远离本土作战,一方面要承担较大的后勤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临着不熟悉的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因素,所以对于项燕来说,他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打败李信轻敌冒进的20万秦军也就不在话下。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但是,为何在早期的白起以及再往前的时代,秦国军队为何总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这和秦国军队的构成有直接的关系。进入战国时代后,秦国由于商鞅变法,所以让军队实力大大提升,老秦人个个不畏死,人人争先。因为在老秦人的骨子里,人头就是战功,即便是死了子孙后代也会在秦国国内无上光荣。

正因为老秦人的不怕死精神,才让秦国军队的实力直线攀升。但到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时代,秦国因为自身兵源,早已不能支撑他的灭国战争,所以被迫只能在六国军队中挑选精锐,以此来充实自己。

但这些人良莠不齐,并没有老秦人的归属感,军队实力比之以前定然有所下滑,再加上灭国战争的消耗,能征善战的老秦人数量锐减,因此,王翦一定要坚持带领60万军队灭楚,为的就是能够以绝对优势压迫性地灭亡楚国,而此后王翦的做法也证实了这一观点。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公元前224年,在王翦率领60万大军到达楚地时,并没有急于和楚国展开决战,反而是每天让士兵进行休息沐浴,并且吃好喝好。此时的楚国如同惊弓之鸟,集结国中的全部兵力,以项燕为主帅,全力抵抗秦军。

项燕准备趁王翦立足未稳,对其发动猛烈进攻,但王翦根本不应战。直到一年之后,楚军高昂的士气被磨平,渐渐疏远对秦军的防备,王翦终于决定发动总攻。

项燕知道此时的楚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所以就挥师向东撤退。但王翦步步紧逼,根本不给项燕任何喘气的机会。终于在蕲县之南,项燕战死,楚军溃败逃亡,楚国也随之灭亡,项燕临在死前怒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这句话传到秦国,秦始皇虽然感到一阵刺耳,但并没有放在心上,他甚至不屑地摇了摇头,认为这人一定是被逼疯了,才会说出这样不切实际的话。

但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随着秦朝一统天下,秦始皇缔造了千古传奇——帝国大秦。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重,赵高联合丞相李斯与少子胡亥一起篡改遗诏,逼死扶苏和蒙恬。胡亥登基之后成为秦二世,在位期间胡作非为,民不聊生,最终在公元前209年秋天,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发动农民起义。

起义军推举陈胜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他们自称是扶苏与项燕的老部下,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成为千百年来无数人内心的无声怒吼,因此凭扶、项二人吸引了很多人的支持,起义的队伍也很快增加到了几万人,他们占据大泽乡等地,并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各地纷纷响应。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那么为何陈胜起义诈成项燕,却没人提周天子?要知道周天子可是周朝的最高统治者,其身份地位远不是项燕能够比拟的,那么其中背后到底有什么隐情?其实早在战国中后期,周天子就已经成为摆设,诸侯国中不仅君主、大臣不将周天子放在眼中,就连平民百姓也不再认同周天子。

再加上秦灭六国后,周朝早已不复存在,所以周天子的名号或许只存在史书中了。另外,为何口号中是项燕和扶苏二人?先说扶苏,他是秦始皇钦定的接班人,只不过被胡亥篡夺了帝位,诈称是扶苏的人能够获得秦国部队的响应,而诈称是项燕的人,则完全是因为在秦灭六国中,唯有项燕是在对阵秦军中,战到最后一兵一卒,宁死不详。

而且陈胜、吴广均是楚国人,他们深受楚国文化的熏陶,在这种情况下,楚人举事自当会拥护自家的君主后裔,从而实现灭秦之目标。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不过,这支起义军很快被秦朝所扑灭,但它造成的影响却让秦朝头疼不已。在起义的三个月中,赵、齐、燕、魏等便开始打着恢复六国的旗号,自立为王。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从根本上动摇了秦王朝统治。

当陈胜、吴广起义被扑灭后,项羽和其叔父项梁也聚众起义,项羽更是在其叔父死后,亲自领导反秦武装力量,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王,破釜沉舟击败王离大军,秦将章邯投降,进军关中,在放走刘邦后入住咸阳,大肆屠杀咸阳城中百姓,火烧阿房宫,最终大秦帝国毁灭在项羽手中,正好印证了项燕临死前那句亡秦必楚的誓言。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关于项燕的这句誓言并不是无的放矢的,他在临死之前,的确是留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忽略到的后手。研究秦国历史的战争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前234年这130余年中,秦国有记载的大规模战役共有15次,而这15次中,秦国斩首149万敌军。

且在秦国国内,自从商鞅变法后,战场上的人头和士兵的战功划上等号,也就是说,拿的人头越多,战功就越高,从而获得的奖励也就越丰盛。所以,只要有战争,老秦人必定是个个不畏死的勇猛冲锋。而这种近乎成为习惯的惯例,在秦王嬴政13年戛然而止,这一年正是秦灭六国的开始,也就是说,秦始皇真正东出灭六国开始,就再也没有大肆屠杀敌军的记载。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这种情况有两种,一种是秦人为了宣传自己一统全国,故意不去记载战场上的斩敌数量。还有就是,秦始皇嬴政意识到统一战争中,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肆屠杀六国居民,要开始收揽民心为自己所用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对秦灭楚之战这样记载: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精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关于楚国士兵的最终战果,只说是败走,而并没有屠杀的记录,所以项燕手下的残兵,就成了项燕那句怒吼的背后奇兵。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要知道,当时项燕集结的是整个楚国的军队,大约有60万之众,就算在战场中死亡一半,也还有30万之多,而这些败走的士兵,一直清楚地记着他们的将军临死前的怒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在仅仅14年之后,这些曾经战场上的逃兵,再次加入亡秦的反叛大军之中,也成了压死秦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在项燕自杀21年后,他的孙子项羽也自杀了。这究竟是不是巧合?公元前224年楚国灭亡之时,项燕自杀而死。无独有偶,在21年后,项燕之孙项羽同样在乌江边上自刎身亡。

六国名将项燕留下8字遗言,竟在21年后字字应验

其实他们两个同样自杀而死,有着必然的结果,那就是所谓的贵族精神。对于项燕和项羽来说,不怕死,但怕辱。项燕面对60万之众的秦军,不堪受被俘之辱,所以自杀而死。项羽垓下大败,不肯归降刘邦,所以至死不肯过江东。

项燕不失为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9 12: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盘点战国时期秦国名将,让六国胆寒的名字
...,它是怎样从一个中原诸侯眼中的“戎狄”之国崛起为令六国胆寒的帝国的,我们一起来盘点——秦国祖先世代为周王养马,周孝王为视奖励,分封赢姓首领“非子”一块土地,秦立国;‘西周末年
2024-05-18 18:55:00
秦灭六国:主要战争与策略背后的动机
...灭楚国的时候,王翦为什么要用六十万兵马就够了?秦灭六国究竟用了多少兵力?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之中,要说阻力最大的无疑是赵国和楚国,赵国因为有名将李牧所以能够抵挡的住秦国的进
2023-10-27 15:25:00
秦始皇灭六国重用的名将,为何在刘邦项羽灭秦时,没出手救秦国
...半功倍的效果,甚至达到以少胜多的结果。秦始皇在消灭六国的过程中,身边有很多知名将士,这些大将千古留名,而他重用的这些名将为何到了秦二世被灭的时候却没有出手相救呢?王翦父子秦国
2024-06-16 16:12:00
六国君主结局揭示秦朝统一之路的艰辛
六国国君结局大都不好,或死或流放。秦灭六国,共历时十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自春秋以来持续长达五百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时期,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
2023-10-23 00:18:00
秦灭六国,六国为何不联合对抗秦国
...亡了20多个诸侯国,秦国灭亡了十余个诸侯国(不含东方六国)。从1200个诸侯国到战国七雄,能够在惨烈的灭国之战中活下来的诸侯国,没有一个是善茬。在惨烈的灭国之战,各个诸侯国也
2024-07-15 21:07:00
白起之前,秦国有哪四位名将,抗衡山东六国
...、主张削弱诸侯国甘茂主张削弱诸侯国,坚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决心。他一再强调政权的重要性,提出如果秦国不集中力量,削弱其他诸侯国,那么秦国就会被其他诸侯国所削弱,最终会被消灭。他
2024-04-11 21:30:00
秦灭六国,最难打的有哪些国家?
...力一蹶不振。到了这个时候,秦国的实力已经远大于东方六国,统一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最难打的是赵国,赵国是军事强国,名将辈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打造的军队战斗力很强!秦国攻打赵
2023-01-18 12:16:00
一位渐渐被人忽略的战国名将——魏章
...赵魏韩荣升战国七雄。而秦国在强大变法下,逐渐统一了六国。当然,秦国的强大不只是因为变法,还因为他有很多的名将,比如白起、王翦。白起曾立下汗马功劳,如伊阙之战、长平之战等等。而
2022-12-25 11:20:00
秦朝统一六国的两大名将:蒙恬与王贲的丰功伟绩
...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蒙恬的父亲蒙武也是响当当的人物,跟随主将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在战争中,蒙武表现出色,斩杀楚军将领
2024-01-30 05: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