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浙江宣传:谐音梗可别念“邪”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2-01 08:39:00 来源:缘之心

谐音梗作为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已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打碎东西,念一句“碎碎(岁岁)平安”,求个好彩头;网络社交中的“886(拜拜啦)”“520(我爱你)”等数字谐音,简洁明了;“禁止蕉(焦)绿(虑)”等一语N关的工位摆件,勾勒出打工人的日常,让人发出“懂的都懂”的感慨。

然而,近年来,将谐音不分场合随意乱用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些黑话烂梗甚至“渗透”到青少年群体中,引发担忧。不久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聚焦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不禁想问,谐音这一语言现象是怎样兴起的,又该如何正确使用?

门窗上的“蝙蝠”。因为蝠与福同音,所以被人们认为是带来好运的象征 图源:“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

谐音梗指用声韵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以达到某种意趣效果。

早在宋朝,百姓过年把柏树枝、甜柿和橘子当供品,分别取其中一个字“柏”“柿”“橘”,寓意“百事吉”。古人的诗歌、对联、歇后语等文学形式,或为了押韵,或暗含其他意思,也都出现过“谐音双关”的表达。如今,谐音梗更是衍生出数字、中英文混合、同义等多种形式。

那么,谐音的应用场景为何会不断扩大,它究竟又有啥魅力呢?

言此意彼,多一点含蓄。中国人追求的情感表达往往是内蕴委婉的,用同音字替代原本直白的话语,映衬出国人内敛的文化审美和处世原则。唐代诗人温庭筠写下“井底点灯深烛(嘱)伊,共郎长行莫围棋(违期)”,借此传递女子对情郎的眷恋;明朝民歌“梭子里无丝(思)空来往,有针无线枉相缝(逢)”,含蓄透露“空相思”的失落。

调味生活,多一些乐趣。一个恰到好处的谐音梗,往往能起到活跃气氛、消解沉闷的作用。比如在聚会场合,有程序员介绍自己“每天就是‘码’不停蹄地工作”,这个“码”字既指代了编程中的代码,又巧妙地与“马不停蹄”相呼应。广告宣传里,谐音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轻松诙谐、吸引注意力的效果,比如“骑”乐无穷、无“胃”不治等。

社交货币,拉近点距离。Z世代网络原住民喜欢用独特的语言展现个性,在互联网圈层中,谐音梗不知不觉成为一种“社交货币”,构成了身份识别的“暗号”。即便双方素不相识,只要拥有对某个谐音梗的相同解读,就会获得“确认过眼神,我们都是对的人”的情感认同。好比贴上“程序猿”“研究僧”等身份标签,便能于茫茫人海中先一步精准识别出对方。

而浙江“浙里办”、湖南“新湘事成”等一些政府办事平台,巧用谐音,融入当地简称,不光听起来顺耳,更拉近了政府与老百姓的距离,收获了许多正向反馈。

用谐音梗设计的手提纸袋 图源:视觉中国

客观上看,谐音梗之所以兴起并盛行,源于它和网络传播规律、网民表达需求的适配。然而,谐音梗的生产、传播有着较强的随意性,在“进化”过程中也容易陷入误区。

不同社会群体在对谐音梗的解读和使用上,展现出不同程度的包容性、接受性以及认可度。对于不熟悉这种语言表达的人而言,使用谐音梗沟通便容易筑厚交流壁垒。比如面对“雨我无瓜(与我无关)”“杯具(悲剧)”之类的词汇,父母长辈容易感到一头雾水,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储备和谐音理解力,无法准确把握其含义,从而加深代际鸿沟与信息分化。

庸俗的谐音烂梗不仅削弱了语言的表达力和准确性,还可能引起公众的审美疲劳。谐音梗中常用的错字别字,异化了语言的结构形式,弱化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不良影响。比如,“自抱自泣(自暴自弃)”“Duck不必(大可不必)”等词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字规范。

当某一谐音梗走红于网络,网友为迎合流行趋势,会进行大量同质化表达。长此以往,个体思维模式固化,个性化的想象力、表达力就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导致人们降低对汉字、词语更深层次的文化理解。

特别要提醒的是,不健康的谐音梗还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青少年群体处于价值观形塑阶段,倘若频繁接触烂梗劣词,容易模糊他们对于道德伦理的判断。比如,出现在小学生作业里的“老师,报giao(告)”“我要买个新书包100米(元)”等案例,常常引起我们的担忧。此外,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隐匿性和多元性,一些谐音词包含粗俗低级内容,与暴力、歧视等不当行为相关联。诸如“伞兵”一词,因其拼音缩写被部分网友当作吐槽谩骂的谐音梗,殊不知狠狠中伤了该词的本意。

图源:“中国教师报”微信公众号

说到底,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谐音的使用本无不妥。对于谐音梗,热度之下更需冷思考,莫因非理性、无限度地使用,令谐音梗成“邪”音梗。笔者认为,重点要把握好三组关系:

“尊古”与“追新”。每个时代流行的谐音梗,都折射出当时的时代特色,而最终能否被长久地认可,不在于一时一刻有多火,而在于影响有多深远。在创造谐音梗的过程中,不妨试着追古溯源,汲取古代文人墨客的玩“梗”智慧,从经典文学作品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底蕴中寻找玩梗的乐趣。

“亦庄”与“亦谐”。在非正式的交流中,谐音梗可以成为调节气氛的利器,在符合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应充分尊重并允许大众对语言的创造和表达。不过,在学术讨论、商务会议等严肃场景,则应时刻保持对内容优劣的敏感性和辨别力,提升自我约束能力,避免因谐音的表达造成意义消解等情形。

“拥抱”与“选择”。面对谐音文化在校园的传播,家校应形成合力,以身作则,把握用梗边界,谨防不良谐音梗过早入侵青少年语言思维系统,帮助孩子建立汉语规范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网络素养课程,引导学生以批判性思维来对待谐音梗,同时不妨鼓励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以“深度”思考抵御“浅薄”烂梗。

此外,公共媒介要及时追踪网络谐音演绎动态,恰当运用谐音文化,在信息编码、转译和传播过程中,及时纠偏导向,构建良好的网络传播生态。当下,已有不少平台开展不规范用语专项整治,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语料库,限流负面谐音词、错误字形等不规范内容,当好语言文字秩序的“把关人”。

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恰当的谐音梗传递的应该是正面信息和价值观,而不仅仅是追求一时之乐。相信在时间长河的洗刷之下,无聊庸俗的谐音梗终将被过筛消散,而我们期待和追捧的“亦庄亦谐”的优质谐音梗,则将在“大浪淘沙”中经久留存、历久弥新,为我们创造出源源不断的惊喜与愉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2-0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接收不到什么有效信息。二要审慎地考虑谐音表达对社会语言文字习得环境造成的影响。大量使用谐音表达可能会破坏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社会环境,对学习者习得规范用法造成不利影响。这个问题
2023-09-15 09:05:00
谐音梗勿滥用
...解,从某种程度而言,这是对我国传统语言文化的侵蚀。语言文字对内承担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使命,对外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
2023-07-17 04:28:00
...校园的现象,开了一堂主题班会,意在引导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在班会上,朱文洁把跟风说“烂梗”的孩子比喻成空心、没有思考能力的气球,引导小朋友要做有思考、有判断的蝴蝶,引发热烈
2023-09-20 09:05:00
...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不分场合玩“梗”对中小学生有哪
2024-11-06 08:12:00
...央网信办、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这一行动针对部分网站平台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进行整治,对于在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教
2024-11-04 14:17:00
...网络环境。此前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了“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滥用谐音指代词、编造黑话烂梗、恶意曲解文字含义等现象。治愈孩子们的“失语症”是政府之责,也是
2024-12-08 08:34:00
...街道灯塔村的24根电线杆日前被刷上当地“沙地方言”的谐音文字,并配有拼音、释义。春节期间,这些“方言电线杆”引来不少人拍照、打卡,照着谐音文字读一读,还有老人带着小孩挨个儿认
2024-02-25 01:42:00
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对于准确传达信息具有重要意义。不久前发布的《网络不规范用字用词现象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梳理了当前网络环境中不规范字词使用情况,引发社会关注。当前,不
2023-07-12 11:26:00
抖音重拳整治直播“黑话”,网友:酒就是酒,不是8+1!
...造成公众对信息的理解障碍。上述信息和行为,很多并非语言文字正常、合理的发展与更新,而是故意利用“黑话烂梗”等不规范表达言行,传播色情低俗、不良文化、脏话污语,或者煽动对立矛盾
2025-06-13 11: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山东工商学院三名新生报到日过生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 王琳9月7日,山东工商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有三名新生邂逅一段奇妙的缘分:同年同月同日生
2025-09-07 20:38:00
别笑得那么早、那么欢!善意岂容肆意嘲弄!最近,一名深圳网约车司机将自己的遭遇发布在短视频平台,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两位女子谎称自己手机丢失
2025-09-08 00:26:00
南报网讯(通讯员王璐记者姜静)9月6日,南京农业大学迎新现场,上演了一场最美的双向奔赴。来自贵州的新生赵宁靖来报到了。而这一刻
2025-09-07 08:47:00
“外五县瑜伽裤”,怎么就成捞女标签了?
当穿瑜伽裤骑车、爬山、健身成为烙在女性身上的一种不文明、不检点的标签时,原本没有属性的瑜伽裤被迫成为“性暗示”的载体。作者 | 邢亚琪编辑 | 宋爽题图 | 《好事成双》一个身穿
2025-09-07 12:13: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9月3日交通晚高峰,网约车司机郑师傅送一名脑出血女孩进岛就医,路遇警车,试着求助。“警车上的警务人员一听到求助
2025-09-07 08:49:00
大众网记者 苏鑫 菏泽报道9月6日,2025鄄城首届发制品博览会开幕式在菏泽鄄城县第三发制品产业园举行。本届博览会以“凝心聚力
2025-09-07 16:12:00
近日,共青团娄烦县委在“青年之家”开展了“绳彩飞扬,‘青’传非遗”主题活动。活动将绳结技艺与自然美学巧妙融合,用一根根彩绳编织非遗故事
2025-09-07 18:08:00
涞曲高速灵山南收费站暖心帮助54名彝族务工人员
河北新闻网讯(赵浩业)9月6日中午,一辆四川凉山至河北张家口的大巴车行至涞曲高速突发故障,随后在灵山南收费站下道维修车辆
2025-09-07 18:16:00
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迎新:为新生开启特别入学之旅
近日,在西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迎新工作站点前,一本“立体书”吸引大家关注,“立体书”由学院院史图书为原型而搭建
2025-09-07 18:16:00
陕西省育儿补贴申领通道开启 快去“秦务员”办理
家有不满3周岁宝宝的家长注意,陕西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已开通育儿补贴线上申领通道,家长们快去“秦务员”办理吧。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从2025年1月1日起
2025-09-07 18:17:00
拓展城市文化新空间,潍坊市奎文区图书馆新华新阅分馆正式开馆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通讯员 董晓慧 李晓涵9月6日,潍坊市奎文区图书馆新华新阅分馆开馆暨“非遗传承·阅享成长”主题活动在新华新阅广场举行
2025-09-07 18:57:00
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形成 郧阳区多举措确保洪峰安全过境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周贤林)9月5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发布信息:“汉江2025年第1号洪水”在汉江上游形成
2025-09-07 19:00:00
2岁患儿罹患恶性肿瘤,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临沂医院多学科保驾护航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偶然因扁桃体发炎就医,却发现腹部“包藏”一枚肿瘤。7月底,2岁的小峰(化名)因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在当地医院就诊
2025-09-07 20:04:00
鲁东大学7000余名2025级新生开学报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楠楠9月6日,来自五湖四海的7000余名2025级新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踏入鲁东大学的校门
2025-09-07 20:04:00
“跟着名家去旅行·蒙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蒙山成功举办
2025年9月6日至7日,由蒙山旅游集团主办,山东海岱传统文化研究发展中心、蒙山康谷温泉承办的“探索蒙山诗意仙境的历史文化魅力——跟着名家去旅行·蒙山文化高峰论坛”在蒙山蒙童胜境
2025-09-07 2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