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小学生用“栓”字组词“栓Q”,网络黑话“入侵”校园应警惕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11-06 08:12:00 来源:杭州网

“尊嘟假嘟”“你个老六,我真服了”“我嘞个giao”……曾几何时,一些网络黑话成了未成年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挂在嘴上的常用语,有人甚至把这些“梗”带进了学校、写进了作业。

中小学生不分场合的玩“梗”行为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的通知》,要求规范校园用字,确保课堂板书、教学课件、指示牌、标语、宣传栏、电子屏幕等用字规范,引导师生在正式写作和公共场合中避免不当使用“谐音字”。此前,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重点整治歪曲音、形、义,编造网络黑话烂“梗”,滥用隐晦表达等突出问题。

不分场合玩“梗”对中小学生有哪些危害?网络黑话“入侵”校园现象是否应当警惕?《法治日报》记者对此展开采访。

不分场合滥用“梗”

不利于价值观塑造

一名学生笑着跑过来冲她说了声“厚礼蟹”之后又笑着跑开,这让北京某中学初二英语老师王倩(化名)直接愣在原地。她以为自己听错了,却注意到该学生边跑边回头观察她,脸上带着那种恶作剧成功的笑。

王倩事后反应过来,“厚礼蟹”是英文holy shit的音译,意为“天啊”“见鬼了”,是比较强烈的情绪表达词,通常带有贬义。“这个词在课堂上根本不会接触到,我后来找那个男生简单聊了下,他说小伙伴都在说,觉得挺好玩的。”

王倩观察发现,这种老师们不太熟悉的“好玩”的词,在学生之间似乎很流行。有些学生还经常使用“谢特”(英文shit的谐音,意为屎)“栓Q”(英文Thank you的谐音,意为谢谢)等谐音词汇,个别的甚至会在上英语课时故意发出这样的音。

“各种网络流行语也被个别同学带进课堂,这种不分场合地玩‘梗’有时很影响课堂秩序。”王倩说,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流行语“city不city啊”“city啊”(在网络流行语的语境中表达感觉特别舒服惬意),有次她上课时某句话结尾是“city”(英文单词,意为城市),她站在讲台上念完句子后就有学生在下面扯着嗓子夸张地喊出“city啊”,引起哄堂大笑。

陕西西安一小学四年级班主任任璐(化名)也对学生玩“梗”的行为感到头疼。“一些学生用得太频繁了,不懂网络用语的人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任璐举例说,几个男生中午吃饭时,往米饭上浇菜,会大喊一声“灵魂汁子浇给”(一视频博主吃饭时发出的“洗脑”感叹);有的学生聚在一起时会突然大喊一声“一给我哩giaogiao”“你个老六”(都是网络流行语)。

任璐还记得,有一次,她听到班上一个女生喊另一个女生“绿茶×”(通常被用来形容外表装无辜但喜欢耍心机、迎合男人的女人)。“这个词在我看来很过分。我立刻把用这个词的女生叫来谈话,结果发现她其实并不知道这个词的真实含义,只是在网上看到了,觉得就是个不太好的词,她和另一个女生绝交了,就用这个词表达自己的不开心。”

记者近日采访发现,这种玩“梗”行为在中小学生之间十分普遍,他们会在日常交流时频繁用网络黑话、谐音“梗”等,如“泰裤辣”等。还有的中小学生将“梗”带进课堂写进作业——有小学生用“栓”字造词竟写出“栓Q”;作文里出现“完了,芭比Q了,这下我们都玩完”;一名初二老师批改周记时,总能看到“我真的会谢”“中国人不骗中国人”“我悟了”这样的表述。有受访教师反映,一些原本应严肃对待或有正向指代意义的词汇,如“伞兵”“烧杯”,却成了学生间骂人的话,“这不应看作单纯地开玩笑,应该引起重视”。

“网络黑话、谐音‘梗’,显然不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表达。”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授姚金菊认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生难以避免地会接触到此类用语。他们最初使用这些网络“梗”可能仅仅只是因为觉得好玩,为了博人眼球,或是觉得自己这么说话能够更好地和同学打成一片。然而,这些网络用语往往内涵空洞,语义歪曲,用词用字极不规范,且低级趣味盛行;有些甚至可能具有恶意、低俗的价值内涵。

在姚金菊看来,中小学生如果不具备相应的分辨能力,长期盲目模仿、传播这些网络“梗”,甚至将其带入自己的学习生活,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无论是对其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思维方式的锤炼还是价值观的塑造,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院副院长蔡海龙认为,语言不仅是沟通交流的工具,还是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载体。网络黑话等词语的滥用,淡化了青少年对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认知、理解和接受,对社会的道德评价会起到阻断屏蔽作用,容易引发青少年的认同危机。

“还容易诱发欺凌和暴力等不良行为。”蔡海龙说,网络黑话和谐音“梗”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青少年长期生活在这种被污染的语言环境中,容易消解学校教育培养的道德情感和道德自律,极易滋生校园欺凌和暴力冲突等不良行为。

受到网络文化影响

缺乏有效干预引导

导致大量中小学生被各种网络黑话、谐音“梗”影响的原因何在?

在受访专家看来,这和未成年人“触网”强度脱不开关系。

根据2023年12月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2018年至2022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触网”年龄越来越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89.5%提升至95.1%。另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网民较2023年12月增长742万人,其中青少年占新增网民的49%。

“一方面,在网络平台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平台主播与网红纷纷使用网络语言与谐音‘梗’作为吸粉引流的手段,加剧了语言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的治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首先是网络平台出于利益驱动和治理成本的考虑,可能放松了对网络语言的监管。此外,由于网络社区和游戏直播平台具有实时性强、用户流动性大、技术依赖性强等特点,对其进行监管的难度也比较大。”蔡海龙说。

姚金菊分析,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渴望探索未知领域。网络黑话和谐音“梗”因其独特性和新颖性,极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但由于自身辨别能力尚不成熟,青少年倾向于模仿同龄人或网络明星的言行举止,使得网络黑话和谐音“梗”在他们中间迅速流行。当一群人共同使用某种特定的网络黑话或谐音“梗”作为社交暗号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这些所谓的“烂梗”,实际上成为孩子们融入社交圈的“敲门砖”和“入场券”。

姚金菊还提到一个重要原因——家庭和学校作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在防范网络黑话与谐音“梗”入侵方面存在一定的教育缺失。许多家长对网络黑话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存在误解,认为这些只是孩子们之间的玩笑或时尚。这种认知不足导致家长在发现孩子使用网络黑话时,难以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引导。同时,家庭教育中往往更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其网络行为和网络素养的监督和引导。

“在学校方面,一些学校德育课程内容陈旧,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难以有效应对网络黑话等新型挑战。此外,一些学校忽视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未能与家长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网络行为和网络素养。”姚金菊说。

加强网络源头治理

优化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中小学生滥用网络黑话、谐音“梗”的现象,教育部等相关部门接连印发通知,打击治理网络黑话进校园情况。近年来,一些地方中小学校也陆续采取相关措施规范师生文明用语。

“大风可以吹起一只气球,却无法吹走一只蝴蝶。”江苏南京一小学语文教师曾针对网络“烂梗”频现校园的现象,开了一堂主题班会。她把跟风说“烂梗”的孩子比喻成空心、没有思考能力的气球,引导学生要做有思考、有判断的蝴蝶。

“你想做蝴蝶还是气球?”这一问题,让不少学生陷入了思考。

“治理中小学生滥用网络‘梗’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姚金菊建议,依据国家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各地网信、教育部门可强化协同联动,针对互联网平台在热搜榜单、首页首屏、发现精选等重点环节呈现的语言文字不规范、不文明现象,形成依法管理和正面引导合力,畅通举报渠道。

蔡海龙认为,要解决青少年语言污染问题,必须首先对网络语言的集中地带如社交平台、网络社区和网络游戏等进行源头治理,对于面向青少年的主播、青春偶像等群体的网络表达尤其应当予以重点规范。对于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企业或个人,应当依法给予罚款、注销账号、责令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许可或营业执照等。

他还提到,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教育。网络语言和谐音“梗”的流行常常涉及对人格和隐私的侵犯。学校在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围绕保护人格尊严和隐私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学校可以结合热点舆情事件开展教育,组织学生对流行网络语言和谐音“梗”进行解剖分析,引导青少年做出理性选择和正确的价值评价;向青少年传达其网络参与的行为界限、违反相关规则的法律后果,促使其遵守行为规范,避免做出侵权行为。

蔡海龙建议,学校应优化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切实提高青少年对语言文字的阅读表达能力,引导其正确评价和使用网络语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适当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更多关注师生关系以及学生之间的同伴交往和友谊;创设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增加青少年与社会的密切接触,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培养学生对于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同感。

“家长也可以通过日常交流、监督孩子完成作业等方式,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语言,避免在家庭环境中滥用网络‘梗’。”姚金菊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6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用“栓”字组词组出“栓Q”?有学生满嘴黑话烂梗,官方出手
用“栓”字组词小学生竟组出了“栓Q”?据长江日报消息为引导孩子规范书写词汇多所小学的语文教师推出了网络用语“禁用令”学生在组词时组了“栓Q”一词。受访者供图“芭比Q了,这下我们都
2024-10-26 18:51:00
网络烂梗与黑话,包围中小学生
...自南风窗(ID:SouthReviews)原标题 |黑话和烂梗,包围中小学生作者 | 南风窗记者 何国胜编辑 | 向由唐昕每次批改周记时
2024-10-24 23:37:00
...导致学生间产生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黑话烂梗何以在中小学生中大行其道?一方面是,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当代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2024年11月发布的《第6次中国未成年人互
2025-05-14 09:28:00
...“我真的栓Q”“芭比Q了”“绝了”“炸裂”等词汇,在小学生之间口口相传,让老师忍俊不禁又感到无可奈何。 有人说,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社交语言”,不少圈子也有属于自己的“行话
2024-12-08 08:34:00
...人身心健康案例1:“偏我来时不逢春.”网络账号设置“小学生”“09年”等标签,编造网络黑话、低俗流行语,向未成年人传播不良价值观和低俗色情信息,被账号信息服务平台依法依约予以
2024-12-27 18:18:00
风靡校园的烟卡来自何处?记者调查烟卡交易链
...小学附近,一男子将烟盒丢弃在垃圾桶内,随即引来两名小学生争抢。“获胜者”将烟盒揣进兜中,“失败者”则在盛夏的高温中,将头伸进垃圾桶中继续翻找……这是目前小学门口的常见场景。小
2024-06-17 18:19:00
...劣词,容易模糊他们对于道德伦理的判断。比如,出现在小学生作业里的“老师,报giao(告)”“我要买个新书包100米(元)”等案例,常常引起我们的担忧。此外,由于互联网平台的开
2024-12-01 08:39:00
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开展网络安全教育进校园活动
...围,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近日,济南高新区景汇小学邀请一年级五班王俊皓的爸爸王震(齐鲁师范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教师),给孩子们带来了《校园网络安全》小课堂。王震老师精心的给
2024-05-07 15:42:00
多彩活动托举美好童年
本文转自:德州日报共建德州市实验小学全力打造全国文明校园德州样板——多彩活动托举美好童年少先队员面对队旗庄严宣誓“声暖校园,艺展风采”演出 百人书法大赛现场□本报记者 邢仁宇
2023-09-27 09: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九旬老人腰椎骨折获新生 家属赠锦旗赞仁心仁术
鲁网10月17日讯日前,荣成市人民医院骨一科病房内上演了温馨一幕:92岁的王奶奶及家属将鲜花和一面绣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
2025-10-17 16:12:00
60余次团圆的背后:祝清儒以无人机为援,让失联不再成遗憾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潇“别人曾伸手帮过我,我就该把这份暖传递下去。”面对全网对“夜寻老人”视频的刷屏点赞,菏泽单县青年志愿者祝清儒的回应朴实无华
2025-10-17 14:00:00
损失难以统计!居民藏于铁盒的现金被老鼠咬成碎片,已无法兑换
大皖新闻讯 日前,有安徽亳州的网民发视频称,家中老人将现金和存折放在楼上,不料被一窝老鼠咬成碎片,引发关注。10月17日
2025-10-17 13:03:00
泰山港华燃气开展燃气壁挂炉“以旧换新”专项行动将安全与温暖送上门
随着冬季采暖期临近,燃气壁挂炉使用安全成为居民关注的焦点。为切实解决广大燃气用户“专业换新渠道少、费用成本顾虑多”等痛点问题
2025-10-17 12:51:00
辽宁朝阳警方通报:失踪4岁女童已被找到,生命体征平稳
中国网10月17日讯 辽宁朝阳市公安局10月17日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15日14时16分许,朝阳市建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求助:一名4岁女童在建平县黑水镇大营子村山地附近走失
2025-10-17 12:43:00
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建造
9月29日,32.5万吨甲醇双燃料矿砂船项目首制船开工仪式在北海造船举行,标志着项目船舶正式进入实质建造阶段。巴西淡水河谷
2025-10-17 10:33:00
2024年12月16日凌晨2时左右,位于西安市丈八北路南风日化厂西门内的一家汽车维修公司突然失火,火势迅速蔓延,将毗邻的陕西国台帝泊洱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台公司)仓库存酒过火烧毁
2025-10-17 08:00:00
“我家去年申请停热并交了基本热费,今年想继续申请却被热力公司要求补缴去年的70%热费,而且还要交违约金,原因说是我家供热阀门未关
2025-10-17 07:58:00
让数据多跑路,群众不跑腿邯郸在全省率先实现高龄津贴“免申即享”全覆盖河北日报讯(记者刘剑英)“不用准备任何资料,也不用填表
2025-10-17 07:45:00
中新经纬10月16日电 据“萝卜快跑法务部”微信号16日消息,萝卜快跑16日发布声明称,不法分子冒用“萝卜快跑”名义实施违法犯罪行为
2025-10-16 17:11:00
【北大名医在青岛】罕见左足“核心枢纽”距下关节脱位骨折,北大人民青岛医院骨科“院士团队”微创手术精准复位
鲁网10月16日讯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创伤(骨科)中心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院士团队”专家张培训教授的带领下
2025-10-16 17:22:00
曾陷“输血困境”,今跨千里重生!——省外血液病患者赴烟台毓璜顶医院接受移植手术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李添祎)近日,烟台毓璜顶医院干细胞移植病房内,呈现出一幕温情满满的画面
2025-10-16 17:22:00
如何正确面对和疏导儿童青少年躯体化反应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马瑾 李凌峰)在儿科临床诊疗中,儿童青少年的“怪病”并不少见——没有明确病因
2025-10-16 17:24:00
生命“铠甲”重塑战 看,20岁少女的8厘米肿瘤与医学的奇迹
鲁网10月16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一道8厘米的阴影,裹挟着疼痛与恐惧,猛扑向一个刚踏入大学校园的20岁女孩
2025-10-16 17: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