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大众说法厅㊶ | 法治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06 10:13:00 来源:大众网

编者按

弘扬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由山东省司法厅、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省律师协会共同推出的《大众说法厅》,以普法为核心,聚焦热点法律问题,通过多元生动的方式呈现,为您带来更具权威性与实用性的法律知识。

大众网记者 赵晓丹 曹博宇 济南报道

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美丽中国我先行”,世界环境日主题为“终结塑料污染”。本期节目将带您走进生态保护的法律实践,感受法治如何为绿水青山筑起坚实屏障。

今天邀请到的嘉宾是山东省律协环资委委员、济南市律协环资委主任、北京德恒(济南)律师事务所的管理合伙人杨礼仲律师。

主持人:目前国内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律师:自2014年环境保护法全面修订以来,生态环境法律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整体实现 “升级换代”,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以《环境保护法》为统领,涵盖了水、气、声等各类污染要素,以及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自然生态系统。

现行有效的有30多部生态环境法律、100余件行政法规、1000多件地方性法规,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规章制度、政策措施,为运用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保障。

主持人: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和警示震慑作用,持续保持对恶意环境违法犯罪的高压严打态势,每年山东省生态环境厅都会遴选多起典型案例予以公布。比如就有这么一个案例:某市生态环境分局通过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发现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外排废水氨氮数据超标后异常突降,随即组织执法人员对该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经查,该公司为重点排污单位,5月5日凌晨2时至5时外排废水氨氮数据超标,污水处理站运行负责人裴某为防止日均值超标,使用软管将自来水接入污水处理站末端排水管道。经进一步调查,最终认定,该企业通过使用自来水对外排废水进行稀释的方式,干扰自动监测数据。

非法排污会受到什么法律责任,人为干扰检测是否会加重惩罚呢?

律师: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稀释排放”的环境违法犯罪案例。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明确规定,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重点排污单位需要依法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重点排污单位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生态环境部门通过技术手段对其排放的污染物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监督其排放的污染物浓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其中,《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禁止以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逃避监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七项规定,“重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的单位篡改、伪造自动监测数据或者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排放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应当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严重污染环境”。在这里案例中,属地生态环境部门经过调查,依法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2024年7月25日,审判机关判处该公司污水处理站运行负责人裴某拘役4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5000元。

这个案例通过稀释排放的方式,实际侵害的是国家污染物排放制度。

主持人:如果发现企业违规排污,我们该如何取证维权?

律师:根据《环境保护法》《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行为的,有权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机关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为了鼓励公众对环境违法行为,我省制定了《山东省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规定》,规定公众可以:(一)向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发生地生态环境部门寄送书面举报材料或者个人送达;(二)通过“12369”网络举报平台进行举报;(三)通过“12369环保举报”微信公众号进行举报;(四)通过省环保督察热线(0531-51799110)进行举报;(五)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公布的其他举报途径。生态环境部门一旦查实,会根据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分别给予奖励;举报人一次举报所获得的奖励累计不超过50万元。

举报不一定非得提供有关的证据,但是如果可以提供照片、视频等方式,无疑会大大增加生态环境部门查实的可能性。如果举报人为被举报单位内部人员的,奖金翻倍;当然,对于捏造歪曲事实、恶意谎报严重扰乱举报奖励工作、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奖励或者冒领他人举报奖励的,移交公安等部门依法调查处理。

主持人: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企业的责任,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史某在明知自己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分两次将他人所有的杨树砍伐。经鉴定,被砍伐的463株杨树折合立木蓄积172.276立方米。法院认为,小史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滥伐林木,数量巨大,侵犯了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已构成滥伐林木罪。有网友问,砍个树也犯法吗?那砍自己院子里的树会不会也犯法呢?

律师:俗话说“我的地盘我做主”,但在林木方面,并非自己种的树,自己想怎么砍就怎么砍,而是要依法处置,按章办事。森林资源是国家重要的资源产地,森林资源的保护与人们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森林法》明确规定,森林资源属于国家或集体所有。根据《森林法》第五十六条,采伐林地上的林木应当申请采伐许可证,并按照采伐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不需要申请采伐许可证。

上述史某被控滥伐林木案中,被砍伐的463株杨树折合立木蓄积172.276立方米,这显然不属于“零星林木”。史某砍伐行为,未依法取得相关部门发放的许可证,因此构成了私自采伐的违法行为。

主持人:不仅砍树可能犯法,擅自改变土地性质也犯法。刘某在未经国土资源部门批准,将受让的集体土地使用权擅自改造为非农用途,通过铺设透水砖路面、建设鱼池、假山、规划外道路等将大棚改造为庄园,建成了“大棚房”并对外出租。法院认为刘某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具体是什么罪名,法律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非法占用农用地罪”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一个罪名,旨在保护农用地(尤其是耕地)资源,防止非法占用、改变用途并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

非法占用农用地的行为,首先是违反了《土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土地管理法规,侵犯的是国家对土地(特别是农用地)的管理制度和农用地的资源保护制度,改变了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的用途,实施了非法占用农用地的行为。最常见的就是情形就是将未经批准,擅自将耕地用于建房、建厂、挖砂、采石、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建设“大棚房”等非农业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自然资源等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非法占用农用地达到一定面积,还会构成犯罪。

主持人:某楼盘夜间施工噪声达72分贝,相当于吸尘器在耳边轰鸣,并且持续了半年有余,周边居民深受其困扰。杨律师,对于这种情况,法律如何为他们“撑腰”?

杨律师: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禁止夜间进行产生噪声的建筑施工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除外。”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施工作业的,应当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的证明,并在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也就是需要办理我们通常所说的“夜间施工证明”。即便办理了夜间施工证明,也不意味着噪声分贝数不受控。

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根据昼夜之分划分了不同的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也就是允许的分贝数。其中,“昼间”是指6点至22点之间的时段;“夜间” 是指22点至次日6点之间的时段。根据边界外声环境功能区类别的不同,允许的分贝数不同。案例中某楼盘夜间施工噪声达72分贝,很明显超出了国家噪声排放标准允许的限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排放噪声、产生振动,应当符合噪声排放标准以及相关的环境振动控制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七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工程所在地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拒不改正的,可以责令暂停施工。”

主持人:法律不仅是惩罚之剑,更是预防之盾。从非法排放到非法砍树、非法开采,从刺耳的噪声到隐形的毒害,无数案件告诉我们,守护绿水青山,需要法治利剑与全民参与的双重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6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白皮书(2020-2022)》发布。近年来,威海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环资审判改革机制,创新构建“专业、预防、修复、共治”四位一体生态司法保护新模式,运用
2023-06-09 09:59:00
以检察利剑守护绿水青山,用赤子之心践行使命担当
...“检察尖兵”“我的职责就是以公益诉讼之名,守护绿水青山之美。”秉持着这样的信念,2021年7月,王浩被抽调到最高检参与办理某跨流域生态环境受损公益诉讼专案。面对跨区域协调难、
2025-05-03 13:44:00
郅慧代表:用法治力量保护“绿水青山”
...人大代表,郅慧近两年将目光聚焦到了用司法保护“绿水青山”上。“我从小在黄河岸边长大,对黄河有着很深的感情,我希望她永远水清、岸美。希望人民群众能在碧水蓝天净土中共享发展成果,
2023-02-14 15:28:00
【多彩新论】以法治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好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守护绿水青山,离不开法规制度。近日,凤冈县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出《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运用法治手段,为古树名木提供有力司法保
2024-08-24 21:31:00
互动视频丨保护生态,我们是认真的! 以“法”守护贵州绿
...藏在“法治”的力量里!用你的指尖,选择守护贵州绿水青山的路径,感受法治的力量!在这条沉浸式互动视频中,你不再是旁观者:化身“守护者”:你的选择将影响叙事,亲身体验生态保护的抉
2025-08-16 05:29:00
石家庄市鹿泉区:守护绿水青山 共筑法治屏障
河北新闻网讯(郝家赟)近日,石家庄市鹿泉区人民检察院联合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局鹿泉区分局,到德明古镇开展法治生态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凝聚生态保护合力,以法治力量护航生态发展。图
2025-06-15 17:58:00
专访南平市副市长洪永新:厚植法治土壤 守护绿水青山
...省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创新案例。主持人:为了守护绿水青山,南平市在执法工作方面有哪些好的工作实践?洪永新:我们时刻紧绷生态保护这根弦,在抓队伍建设、抓联动协作、抓能力提升上下功
2023-04-19 18:14:00
...严厉惩治污染环境、破坏资源犯罪法治“组合拳”让绿水青山成色更足□本报记者 苏利民 通讯员 王文斌2023年12月28日,周村区检察院参与创建的县级跨区域环境污染协查机制入选“
2024-01-21 01:01:00
广西大圩法庭:以司法有为护佑绿水青山“金字招牌”
...专业合作社,开展渔业生态养殖,同意禁渔3年。保护好青山绿水,必须多元联动,扩大生态环境保护的“朋友圈”。经过在“绿色平台”上沟通交流,灵川县法院向上述部门发出司法建议,当地相
2023-11-22 16:4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通讯员 亓磊马聪 为净化泉头村文化环境,提升村民对“扫黄打非”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10月7日,正值国庆假期,西张庄镇泉头村以“扫黄打非扬正气文明新风润人心”为主题
2025-10-09 18:13:00
鲁医健康说|读懂老年人的“情绪信号”,心理支持需多方发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4:00
10月7日,在山东冀鲁边乡村振兴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3台大型烘干机开足马力运转。经过10个小时的作业,玉米水分从40%以上降至18%左右
2025-10-09 18:15:00
通讯员 吴俊 马聪 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预防犯罪防线,营造安全和谐的成长环境,近日,西张庄镇东白沙村组织开展“关爱未成年人
2025-10-09 18:15:00
河北新闻网讯(张强、王育民)据唐山市商务局信息,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唐山市消费市场延续火热态势。对16家大中型重点零售
2025-10-09 18:18:00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丁楚风鸡排哥成了“现象级”,从景德镇的街头走到全国的舆论中央,仅仅用了半个月。这位二十年如一日守在校门口炸鸡排的摊贩
2025-10-09 18:19:00
“双节”不“打烊” 龙龙铁路武梅段(福建段)项目施工忙
东南网龙岩10月9日讯(本网记者 马伊骅 通讯员 陈荣香 谢思棋 李亚鹏)争分夺秒抢进度,全力以赴保工期。国庆中秋“双节”假期
2025-10-09 18:21:00
唐山能源集团开展“到访不遇用户”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
河北新闻网讯(马杰、王育民)双节期间,唐山能源集团开展燃气入户安检“到访不遇用户”再排查再整治专项行动,以“不漏一户、不留一患
2025-10-09 18:28:00
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圆满完成“双节”服务保障工作
国庆假期,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出租汽车市场专项治理行动。河北新闻网讯(师源、杨冶)国庆假期,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提前部署
2025-10-09 18:29:00
河北乐亭:缤纷文化活动点亮“双节”
图为广场上的地秧歌表演。侯亚婷摄河北新闻网讯(肖丹阳)“双节”期间,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河北省乐亭县开展了以“多彩金秋·魅力唐山”为主题的国庆
2025-10-09 18:30:00
唐山交通人“双节”坚守保畅通
唐山市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相关检查。河北新闻网讯(师源、杨冶)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唐山迎来出行高峰,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干部职工始终坚守岗位
2025-10-09 18:31:00
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下月举办 邀韩国作为主宾国
大皖新闻讯 10月9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大皖新闻记者在会上获悉,第十五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将于11月15日在黄山市开幕
2025-10-09 18:38:00
2025年9月,西藏林芝市以“林芝文旅号”首航为契机,同步举办入境旅行商洽谈会,联动40余名来西欧、东北亚、东南亚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旅行商
2025-10-09 18:40:00
中国网10月9日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电子印章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旨在加强电子印章规范管理
2025-10-09 18:40:00
随着国庆中秋长假的结束,长春机场迎来了返程客流高峰。“双节”假日期间,支队全体执法人员坚守岗位,周密部署,确保了机场场区秩序井然
2025-10-09 18: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