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编者按:于家庭而言,她们是各种角色;于工作而言,她们是绽放于各个岗位的“铿锵玫瑰”……在第114个“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大众网特别推出《每一个“她”,都闪闪发光!》专题报道,讲述她们在各自岗位上展现出的“独立、自信、奉献”的女性风采!
大众网记者 朱晓娟 青岛报道
从创办托养中心到成立祥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从提供单一的托养服务到打造“医养康教工”服务模式,从照顾88名残疾人的日常起居到为8800多名残疾人、老年人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在十余年的养老助残公益事业中,即墨祥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吴爱华,用爱心与耐心,打造了祥泰这个幸福之家。
爱心扶残 精准服务助残解难
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毕业于济宁医学院医学预防专业的吴爱华,得知了国家开始推行残疾人托养政策的消息,萌生了创办托养中心的想法。“那时我就想,除了照顾患有精神疾病的姐姐,我还可以利用专业优势,照顾、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谈起创办初衷,吴爱华说,有了托养中心,残疾人家属就可以从照顾病人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安心工作。
说干就干,2010年,吴爱华创办了祥泰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起初,很多人不知道托养中心,不了解助残政策。吴爱华只好带着她的团队,挨家挨户上门走访。吴爱华与残疾人及家属唠家常,说政策,还时常为残疾人家属介绍帮助残疾人康复的方法。吴爱华的耐心与真心,赢得了残疾人家属的初步信任。
“助残没有捷径可走,唯一的诀窍就是用心。”这是吴爱华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给患者喂饭喂水,搀扶患者走路遛弯,倾听他们的心声……吴爱华无微不至的照顾,得到了首批入住托养中心的88名重度残疾人及家属的认可,她也成为了残疾人眼中的“娘家人”。
就这样,在吴爱华的带领下,祥泰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开启了发展“加速度”:2014年成为青岛市第一家民办公助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在全国首创“医养康教工益”六位一体、全方位的残疾人服务新模式;为困境残疾人员提供机构安养、居家照料、医疗康复、精神病免费服药及住院、教育就业、社会救助等全方位服务……截至目前,中心集中托养重度残疾人达300余人,其中已有50%的人员掌握了简单的生活技能。
此外,吴爱华还在五个街道建设“残疾人之家”,为500多名残疾人提供社区服务;成立了专门安置残疾妇女就业的“美丽工坊”,为其提供职业支持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辅助性就业服务,安置残疾人就业130多人,残疾人既有工资收入,又有五险保障,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实现人生价值。
2016年,本着对残疾儿童的帮扶,祥泰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和特殊教育学校正式成立,对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教育,使1500余名残障儿童享受了康复教育。2020年,祥泰还承接了山东省困难家庭残障儿童康教融合试点项目,开展残障儿童康复服务,受益青少年儿童达400余名。2022年“爱心筑梦”残障儿童康教融合试点项目被省妇联评为“最受妇女儿童欢迎的社会服务项目”。
孝心敬老 多措并举为老谋福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速,“医养结合”关键词成为了热点,养为基础,医为支撑,在吴爱华看来,二者缺一不可。
2016年,即墨区祥泰社会福利中心正式成立,依托祥泰医院、祥泰精神病医院丰富的医养资源,深耕五大方面养老服务,成效显著。
一是当好“敲门医生”。组织医务工作人员为2600多名80岁以上老人提供上门医养服务,除了常规体检,还根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分类健康指导。二是做好“一站服务”。依托专业长护险照护队伍,提供医疗服务和照护服务,保证机构内生活的110多位特困老人得到周到照顾。三是说好“墨城心语”。建设“墨城心语”心灵驿站,为困难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服务,惠及老年人2000多人,2022年被评为青岛市社会心理服务示范品牌。四是开展“社区社工”。运用专业社工知识和养老护理知识,为老年人开展差别化、个性化服务,精准提供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及临终关怀等服务,目前为近3000名居家老年人提供医养康结合服务。五是推进“祥泰助老”。全力打造“祥泰助老”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养老志愿服务活动,直接受益老年人万余人,志愿服务团队被评为即墨区“身边好人集体”。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支持下,祥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中心党支部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示范点。2019年5月,祥泰中心被国务院残工委评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吴爱华本人也获得国家和省、市、区级多项荣誉。
作为市、区人大代表,吴爱华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提出了《关于取消即墨区困难残疾儿童低保低边限制的建议》《给予残疾儿童康复工作人员岗位津贴的建议》等诸多意见建议,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有效促进了相关社会问题的解决。她担任即墨区社会工作协会会长,科学领导、推动协会健康有序发展,在三个街道设立社工站,为特殊群体提供专业社会服务,社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类老年、妇女和残疾人群的服务中。她积极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慈善行动,倡导成立“花样年华”巾帼志愿服务队,与困境妇女和儿童结对帮扶,累计发动志愿者2000多人,提供近3万小时的志愿服务;积极参与东西部协作和扶贫,支援甘肃文县捐款共计六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