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给收尾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6 18:32:00 来源:戏说三国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给收尾的?

文/子玉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是将自己在战场上积累的经验复制了过来,这充其量只能证明他是一名优秀的将军,但如何收尾却绝对考验的是李世民的智慧,这将直接决定他以后治理大唐的质量。

事变当天,李世民在成功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后在惯性的作用下并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秦王集团明显是要挟战胜之威将多年来压迫他们的太子集团的所有成员一网打尽。

据说,他们早就列好了一份一百多人的名单呢。

此时,尉迟敬德的话让李世民瞬间清醒——

“罪在太子和齐王,既然这两人已经伏诛,我们就应该到此为止,不然,局面一时安定不下来呀。”

尉迟敬德的话使李世民意识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太子李建成已经成为过去式,从这一刻起他要开始认真打理自己的羽毛,为治理整个大唐王朝做准备工作。

而眼下最重要的工作当然就是安定人心了。

李世民首先以皇帝李渊的名义下诏,大赦天下,宣布对东宫和齐王府的原有成员既往不咎。

谁信?

但很快,随着李建成的两个死党被李世民争取到了自己的阵营,大家不安的心才真正踏实下来。

第一个就是将军薛万彻——

薛万彻是东宫的武官,是闻名天下的猛将,玄武门事变当天,薛万彻不仅击杀秦王集团数人,还在现场高喊,要去攻打秦王府,搞得秦王集团一度很紧张。

理论上来说,这样的关键人物秦王集团肯定会对其穷追猛打直至彻底歼灭,但李世民在发布大赦令之后是不断对薛万彻进行示好,薛万彻最终被感化从终南山里走了出来成为了李世民团队的核心。

薛万彻是武将的代表,文官的代表当然属魏徵了——

魏徵被带到李世民跟前时两人进行了一场语言上的角逐,李世民大骂魏徵故意离间他们兄弟的感情,魏徵则避开问题说出了另一个事实:如果太子早听他的,那败的人就是秦王了。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给收尾的?

▲魏徵图源/剧照

对,魏徵的意思就是,秦王和太子的矛盾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但决定这场斗争的手段问题他可是早就看得透彻,也就是谁先动手的问题。

也就是说,魏徵其实比李世民更早就看清了这场斗争的本质并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李建成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李世民却先发制人,魏徵也是从侧面向李世民表态:

“我对您秦王很钦佩呀。”

当大家都对魏徵的安危表示担心时,李世民已经与魏徵的手握在了一起,魏徵又成了新太子的核心成员。

李世民以魏徵为詹事主簿,对他是非常尊敬。

瞧,高手过招就是这样,别人还没看明白怎么回事呢,人家就已经握手言和到了下一个阶段了。

李世民在宣布重用魏徵的同时将原东宫的人韦挺和王珪一并重用。

当薛万彻和魏徵这一文一武的原东宫核心人员被秦王重用的消息上了“头条”之后,局面终于安定了下来。

就这,玄武门事变之后还是发生了一些李世民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益州行台仆射窦轨借机将手下的兵部尚书韦云起诛杀,理由就是,韦云起和李建成关系好。而事实却是,窦轨和韦云起有矛盾,他这是在借刀杀人;

幽州大都督庐江王李瑗在将军王君廓的忽悠下举兵造反,然后被王君廓斩杀。王君廓也是利用了李建成与李世民之间的矛盾,因为李瑗和李建成关系暧昧;

......

益州和幽州发生这样的事证明,此类事件是当时局势下的一个普遍现象。想想,如果不是李世民听了尉迟敬德的话,局面还不知道会恶化到何种地步呢?

就这,贞观元年(627)正月还是发生了河北李艺叛乱的事件。

河北其实一直是唐朝的问题地区,前有窦建德称雄,后有刘黑闼割据,不久前又发生了庐江王李瑗的叛乱事件,没有比这更敏感的地区了。

而且,李建成当年还借着征讨刘黑闼的机会在河北有了一定的人心,争取到了一部分力量,如今李建成被诛,河北更成为了一个隐藏的炸药包,随时都可能会炸。

于是,李世民果断打出了一张牌:派魏徵出使河北。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给收尾的?

▲李建成图源/剧照

魏徵本来就是河北人,当年跟着李建成征讨刘黑闼时又在当地积累了一定的威望,更重要的是,魏徵曾经是李建成团队的核心,李世民让他去出使河北就是在释放一个信号:

魏徵这样的人都被重用了你们就别担心了。

在去往河北的路上,魏徵正好碰上了一个原东宫的人正被押往关中,他果断拍板,将那人给就地放了。

因为,即使那人到了关中被李世民给赦免了但也消除不了这一路上所带来的坏影响,人们内心肯定会想,“原来秦王的话只是说着玩的”,还是会一样心存芥蒂。

魏徵自作主张将人放了,又在河北转了一圈,局面马上就稳定了下来。

接着。李世民又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释放了宫女三千人,让她们出宫过自由日子;停止各地向皇宫进献珍宝,减轻老百姓的负担;下令让百官上书言事,各抒己见;停止对僧人的裁撤工作......

李世民又争取了一部分的人心,同时向大家展示了他宽广的胸怀。

说实话,这些肯定是包括魏徵在内的所有秦王集团的共同智慧,因为,李世民自己也说过,他以前不爱读书,最喜欢的东西就是宝马、良弓、鹰犬这三样。

从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是在尉迟敬德的提醒下才醒悟的表现来看,李世民对于军事以外的赛道还是不够专业。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是如何给收尾的?

▲李世民图源/剧照

但他的优点就是吸引人才并海纳百川。

可见,李世民将魏徵纳入阵营不仅给原东宫的人卸下了心理负担还同时给自己的团队注入了新鲜血液。

薛万彻后来也在攻打突厥、扫荡吐谷浑、进军辽东的一系列军事行动中给大唐立下了赫赫战功。

李世民这是一箭双雕呐,既得了名,又收获了实。

武德九年(626)十月,李世民在即位两个月之后,封前太子李建成为息王,封李元吉为刺王,并以亲王的礼仪将两人正式下葬。

那天,李世民站在宜秋门上哭得是一塌糊涂。同时,那些原东宫和齐王府的人也被允许去送他们的前领导最后一程。

是的,这是玄武门事变的最后收尾工作,李世民用眼泪给这场震惊天下的事件划上了句号。

从此,大唐的所有成员轻装上阵,共同用力打造一个被称为“贞观”的时代。

史书记载:政令简肃,中外大悦。

属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舞台正式揭开了帷幕。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6 19: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武门事变之前,唐朝朝堂之上已经分为两派,一派以秦王李世民为首,另一派以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首,两派之间相互倾轧,双方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对此,唐高祖李渊心知肚明,但他根本
2024-07-21 11:30:00
聊聊玄武门事变之后的李世民行为
提到李世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次子,他发动玄武门事变后大力清算太子,党,即位后文治武功,统治时期内部国泰民安,外部开疆拓土。开创了封建王朝的盛世“贞观之治”,中国
2023-10-25 19:51:00
玄武门事变中,李建成真正的对手不是李世民,而是李渊
...为不利。玄武门事变,是当时还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在长安的太极宫玄武门与大哥李建成的一场军事政变。这场军事政变最后是李世民诛杀了大哥太子李建成和四弟
2024-02-24 23:07:00
...渊让位。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失了任何一个环节,李世民都可能会失败,必须把所有的风险不可控因素全部考虑在内,秦王府那一大班学士可不是吃素的。诛杀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很容易
2024-07-16 16:58:00
李世民最得力的手下,玄武门事变中却临时退出
...626年,大唐发生了震古烁今的玄武门事变。这场事变中,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被彻底打压,李世民趁机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禅让。至此之后,秦王李世民摇身一变成为唐太宗,随
2023-02-11 15:36:00
玄武门事变:唐朝历史的未解之谜和三人关键作用
...透的谜团遮蔽,或许这是太宗登基后的刻意为之。当时,李世民实力虽然很强,但太子身居高位,早已经运营多年,支持势力自然远胜李世民。细细分析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玄武门一事可成和
2023-10-22 07:25:00
发生的这两件事,逼得李世民对李建成痛下杀手
...述对其进行分析,但这一事件中依然有未解的谜团,对于李世民这位千古帝王至今也是议论纷纷。而这玄武门事变的始末,还要从李氏兄弟的对立矛盾开始说起。接下来小编就来和各位看官说道说道
2023-05-01 13:27:00
李建成在玄武门之变被杀后,他的这一脉是否还有后人呢
李建成作为大唐王朝开国的第一位太子,因与弟弟秦王李世民之间有着多年积怨,最终激化出不可调和的矛盾,导致后来玄武门事变的发生,而在玄武门事变中,太子李建成最终被秦王李世民射杀。那么
2024-06-11 21:05:00
李渊面对玄武门事变为何束手无策
...,把持了朝政。在这一段时间,李渊的两个儿子李建成和李世民表现的极为突出,屡立战功。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作为李渊长子的李建成获得了一个特权:许建成开府自置僚属。也就是说,允
2024-06-11 20:0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