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唐达 刘祖刚
沿着356国道下了“曲尺岭”,继续前行,30多幢白墙红瓦客家民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一条清澈小溪缓缓流过;房前精致的菜园里,垄垄大蒜、芹菜、白菜长势喜人;沥青路通向新修的竹文化长廊,竹诗、竹画、竹雕映入眼帘,古色古香,好一幅竹乡人家和谐画卷,让人留恋忘返。
这就是上陂自然村,地处遂川县北部林区门户——衙前镇上芜村,如此美景,随处可见。
上芫因竹而名,生活因竹而兴,可随着替代品次第出现,建材顶流的竹木日渐式微,村民“守着金山讨饭吃”。为求生计,年轻人远走他乡,“386170部队”留守。
2022年3月,一阵“春风”吹拂,经过积极争取,上级考察,上芫村有幸成为全县九个乡镇振兴示范村之一。
是雕龙画凤,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阻力相对较小、见效也快,还是面子、里子都兼顾,出一身汗、脱一层皮,这异常考验党政一班人,衙前镇党委政府选择了后者。
此前的上陂,村庄冷清萧瑟,凋敝苍凉,设施落后、缺主心骨。
才短短数月,乌鸡变凤凰,何以燃出“化学反应”。
在路旁,一张喷绘版蓝图让来人禁不住驻足,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的项目,在干群勠力齐心下正变为现实。俗话说,涂脂抹粉不是乡村振兴,没有产业支撑,势必只是昙花一现。
“光伏发电、毛竹低改、林下种药、养鹿割茸、种植白茶……,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可达26万元,比去年净增万元!”镇党委书记赖国琛掰着手指头,一项项算给笔者听,脸上洋溢出满意的笑容。
变化源于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坚守和执着追求。上芫村是遂川进入了北部林区的第一村,为了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一直严格落实林长制、 河长制,锚定扩绿量、提绿质目标,发展林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2022年创办的毛竹合作社流转面积达4000亩,完成全村三分之一的低产林改造;建立专业队伍开展巡山巡查,村、组联动开展护林防火工作,经常性开展防火演练,扑火队伍参加全市职业技能比武获得第一名,尽管遭遇连续两个多月高温干旱无雨天气,竟未发生森林火灾。上芫村造林护林、久久为功,还成功荣获全省森林乡村。
“干部创先、勇闯新路”的实践活动让上芫村注入了活力。村党支部书记廖传忠是一名有办法、有点子的干部。他以时时刻刻保持在状态的作风,带头盯在一线、干在一线,创造性的推出了“支部联建、产业联动、品牌联创”工作法。主动邀请国家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县直帮扶单位,产业发展相关联的农业、林业、市监等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来村调研指导工作,现场指导产业发展。“三联”让机关党员干部下沉基层,找到了服务群众的平台,也让村党组织发展更加规范,实现了共赢。县委组织部一名干部这样点评。
2022年,上芫村林下经济迅猛发展,扶持竹笋加工企业3家,发展竹蒜种植240亩、新建梅花鹿养殖加工企业,梅花鹿产品有熟食、鹿酒、鹿膏、鹿茸等十几种,规模同行业在全省领先。新引进中草药加工企业,对农户采集、种植的中草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有效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村集体收入也达到26万元。
为让服务群众无缝对接,上芫村“两委”干部、党员中心户、网格员,还开展“定期上门、适时敲门、随时敞门”服务。每周第一天为“上门日”,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唠家常、访民意。每当群众有困难、有疑惑、有需求时,干部和党员中心户主动敲门入户,释疑解惑。还在各自然村设立“党群会客厅”,随时敞开大门,与群众互动、宣传政策、调处纠纷、化解矛盾。
心贴心的服务,让群众有了存在感、自豪感,也主动投入到乡村振兴大潮中去,汇聚了更加磅礡的力量。2022年,仅乡贤就筹集资金80多万元,支持公益事业。老人互助之家、童心港湾、图书室、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应运而生,老百姓过着幸福祥和的生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7:48:5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