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军事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类别:军事 发布时间:2023-01-06 17: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承载着中国航天人接续奋斗30年的飞天梦,更承载着奔赴星辰大海的航天强国之梦。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30年,我们一代代航天人筚路蓝缕、自力更生、薪火相传,将空间站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邓清明:在追梦的路上永不放弃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的圆梦之路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圆梦故事。

(视频制作:总台空天逐梦融媒体创意工作室)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太空不会因为故事感人就向我张开怀抱。25年,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空间站的建设,航天员系统是最核心的团队之一。这是航天员邓清明第三次出现在问天阁。为了这一刻,邓清明等了整整25年。1998年1月5号,他加入首批航天员队伍。中国首批航天员一共14人,到这次神舟十五号发射之前,他们中8人梦圆太空。56岁的邓清明是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却仍在训练的首批现役航天员。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是航天员队伍的整体特质。在浮力水槽训练中模拟舱外行走,120公斤重的装备,他们在水下一待就是4个小时。离心机训练要承受8个G的过载,相当于身上压着八个人。训练时航天员的脸部肌肉会因为强大的牵扯力而严重变形。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航天员 杨利伟:坐转椅,有的当场就坐吐了。然后你一做这个训练,可能一周吃饭什么的都会很困难。

身体上的苦尚且可以承受。对于邓清明来说,最难受的是他一直在追寻梦想,但机会却每次都与之擦肩而过。神舟十一号任务,是他离飞天梦想最近的一次。但结果宣布时,依然不是他。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千言万语,没法说出来。海鹏正好坐在我身边,我转过身站起来抱着海鹏说了一句话:海鹏,祝贺你。我含着眼泪的。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命运终将回馈那些执着于梦想的人。在56岁这年,航天员邓清明终于圆梦天宫。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 邓清明:在追梦和奋斗的路上,你可以停下来思考,但是绝对不能放弃,这是我作为职业航天员的一条原则。

不放弃,是中国航天人的共同信念。

李东: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视频制作:总台空天逐梦融媒体创意工作室)

2022年11月30日上午十一点,距离梦天实验舱发射还有四个多小时,这是空间站任务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

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说,以前每次发射前三小时左右,他都要去塔架再看看火箭的状态。但是这次他顾不上了。因为发射前一个监测的数据出现异常,一场紧急会商打乱了他的工作节奏。最终,发射场采取的措施果断有力,火箭团队只是虚惊了一场。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午饭的间歇,李东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我们这工作,总是担惊受怕的。”

“担惊受怕”,是记者在火箭发射前经常能切身体会到的。最严重的一次,李东和长征五号团队的担惊受怕,持续了908天。

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的第二发火箭在升空346秒后发生故障,坠落大海,发射失利。

长五团队随即启动了归零工作。“归零”,意味着从源头查找故障原因。经过分析,故障出在发动机上。长五团队找来了全国最优秀的发动机专家,一共排查了54个故障模式。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设计师 李东:不断有进展,不断又被否定,过程中非常痛苦。那段时间,我们形容就好像在黑夜里摸索一样,不知道天什么时候亮,黎明在什么地方。

经过一百多天的试验验证,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失利的原因终于找到了。长五团队决定通过优化结构设计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方案既定,一场跟时间的赛跑启动了。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火箭总指挥 王珏:靠简单的动员、物资的刺激,这个是有限的。这些工作如果是为了自己可能都不一定能做到。但是你想到你这些工作,这样一个特殊的事业对于国家特别的重要。是支撑我们克服困难、忘我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特别能攻关,是长征五号团队最鲜明的底色。908天,这支团队重新研制了8台发动机,试车时间13900秒,他们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了原本要五年才能完成的工作量,终于彻底解决了发动机的故障难题。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两年间,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相继发射成功,长征五号火箭完美地把空间站的三个大型舱段先后送入太空。

王翔:地面验证越多,航天器在太空运行越稳

(视频制作:总台空天逐梦融媒体创意工作室)

当问起空间站十年研制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空间站系统总指挥王翔提到了在天津航天城的一次测试。那是神舟载人飞船、天舟货运飞船、天和核心舱、问天和梦天实验舱的第一次五舱联试。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王翔: 对我们整个队伍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跟执行天上的任务没什么两样,甚至说比执行天上的任务难度还大,因为天上的任务它不会这么密集地把所有的这些测试项目摆到一起,我们所有的正常的过程其实在两年的周期里安排的,但是我们要在三个月这个时间里全给它干下来。

圆梦天宫|圆梦时刻 他们是这样“拼”出来的!

特别能战斗,是空间站各参试单位的精神气质。他们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两年的工作任务,打赢了一场看似不可能赢的攻坚之战。

王翔说,地面做的验证越多,航天器在太空运行的性能也越稳定。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指挥 王翔: 我们的机械臂,我们的电源,我们的再生生保,我们的推进剂补加,在我们整个空间站集成的这套体系之下,他们的效率、他们的效果都优于国际空间站。

从1992到2022,回首中国载人航天走过的30年时光,这是正在圆梦的一代人的荣光,更是几代航天人的共同梦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6 19: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正式开展。在除夕万家团圆之际,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从中国空间站给全国青少年送来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本届画展以“画美丽中国、话美好生活”为主题,分为“强国印记”“
2023-01-21 11:36:00
天地同庆又一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航天员展示丰盛的年夜饭。中国航天员中心供图穿着“祥云服”的航天员张陆在展示“天宫画展”青少年绘画作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宣传办公室供图“曙光,我是神舟十五号!
2023-01-23 05:23:00
天舟月夜逐天宫
...,火箭尾焰的倒影与月影交叠,似星河璀璨。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正在中国空间站静待天舟八号到来。半个多月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本次货运补给任务首次以“人船先行、货船后行
2024-11-17 03:20:00
【两总话天宫】黄伟芬:为航天员搭就通往太空的坚实天梯
本文转自:央视网央视网消息:当航天员在刚刚建造完成的中国空间站内呼吸着新鲜的空气、饮用着循环水、吃着口味丰富的饭菜、忙碌而有序地工作、在独立的小空间里安心入睡……有这样一群人,正
2023-01-01 14:11:00
中国“天宫”:世界航天丰碑(科技名家笔谈)
...中国空间站在轨运行示意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供图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留影。 资料图片一横一竖组成遨游太空的“T”字,积十多年苦功,中国天宫空间站建成了,铸
2023-08-14 04:57:00
虽没公开,外网照片显示天宫太阳翼受损点,神17航天员修复不容易
...舱修复工作中,几位宇航员还是十分圆满的完成了任务,航天员究竟是如何在太空中进行作业的呢,太阳翼为什么会破洞受损呢,这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天宫空间站是我们自己的空间站,是我
2024-01-04 10:05:00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观察)
...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②:2003年10月15日,航天员杨利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出发,踏上了首次飞天征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图③:2023年4月1
2023-10-27 06:30:00
...30日上午,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三名航天员踏上回家之旅。“出差”太空半年,乘组创下多项新纪录,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们充当太空“摄影师”和“菜农”,解锁不少有趣时
2024-04-30 14:04:00
“北京明白”是怎样练成的
...任务更高,因为“我们一手托举飞船和空间站,一手托举航天员的生命”。
2023-02-01 01:37:00
更多关于军事的资讯:
严阵以待护通导 精检细修筑安途
金秋时节,伴随着季节交替、温度变化,长春机场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的稳定运行面临新挑战。在这场关乎飞行安全的关键战役中,长春机场以严谨的态度
2025-10-14 17:53:00
南京造!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机体结构下线
10月11日,V1000倾转旋翼混动飞行器首架机机体结构,在南京聚隆复合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位于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下线
2025-10-15 08:08:00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布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
《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5-2034)》发布现场。中航工业供图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李智)10月15日
2025-10-15 21:43:00
青年教授研究在太空“放风筝”给卫星“拴绳”,建智能集群□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微重力试验启动!”一道坚定有力的指令
2025-10-16 07:38:00
全球首座!三千吨级全直流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交付
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山东烟台交付,填补了全球超大型全直流风电安装船的技术空白
2025-10-16 09:03:00
影像记录|“刘老庄连”:擎旗自有后来人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 新华社发2025年9月3日
2025-10-16 09:20:00
关于加强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低慢小”飞行器管控工作的通告为确保山东省齐鲁足球超级联赛(泰安赛区)主场比赛期间各项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025-10-16 15:51:00
唐山海运职业学院开展学生军训实弹射击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沈子轶、于春梅、王育民)为进一步深化学生国防教育,铸牢国防观念根基,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军事技能,10月14日
2025-10-16 15:56:00
实战淬火砺尖兵,比武备战展担当!龙岩市消防救援支队积极备战全省消防救援队伍比武竞赛
东南网龙岩10月16日讯(通讯员 戴丽涓)“这次时间不行,再来一次!参加比武和遂行任务一样,不仅要有过硬的体能和技能,还要充分预想到可能发生的各种不可抗力因素……”近日
2025-10-16 16:21:00
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在烟台交付
通讯员 房欣第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闫丽君从中集来福士获悉,10月15日,全球首座吊装能力突破三千吨级的全直流供电风电安装船——“北欧之风”号在烟台如期交付
2025-10-16 16:59:00
山东选手杨洋成功挑战八百流沙极限赛
备受国内外极限越野选手关注的2025“八百流沙”极限赛于10月9日在甘肃戈壁清泉收官,山东选手杨洋获得全球第10,中国第3
2025-10-16 18:09: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18:00
海外网天津10月16日电 (严冰 徐嘉扬)10月16日,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在天津渤海新区空港经济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开幕
2025-10-16 20:32:00
中国网10月16日讯(记者 李智)在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开幕式上,陆军“风雷”飞行表演队上演精彩的飞行表演。其中
2025-10-16 20:49:00
黄蓝交响乐,守护奏和弦
“当黄河奔涌的浊浪与蔚蓝的海水相拥,在胜利油田新北工区海域绘就出鲜明的黄蓝分界线,一艘红色船舶穿梭其间,这是令人心醉的海上图景
2025-10-17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