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天舟月夜逐天宫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11-17 03:20: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天舟月夜逐天宫

——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飞天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11月17日 第 03 版)

天舟月夜逐天宫

11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的模拟图像。

韩启扬摄(新华社发)

11月15日23时13分,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

月圆之夜,南海之滨,天舟飞逐天宫去。海面上,火箭尾焰的倒影与月影交叠,似星河璀璨。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正在中国空间站静待天舟八号到来。半个多月前,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本次货运补给任务首次以“人船先行、货船后行”的模式执行。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2024年收官之战,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4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6次飞行。

(一)

15日傍晚时分,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完成推进剂加注,天舟八号整装待发。

人们很难想象,秩序井然的文昌航天发射场,不久前刚经历了超强台风的考验。

今年9月,超强台风“摩羯”在海南文昌登陆,登陆时风力在17级以上。当时,天舟八号正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开展技术测试相关工作。预判台风动向、做好防护措施,成为发射场工作的重心。

气象系统工程师张晓杰、林浩钦、张瑞林主动请缨,组成值班小组,时刻关注云图、回波、风力等相关情况。狂风暴雨中,他们每1小时巡视一次机房、每2小时汇报一次信息,确保设备设施安全和气象信息及时发布。

这不是超强台风第一次造访文昌。10年前,2014年7月,超强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彼时正在建设的发射场通信站内一片焦灼——通信系统工程停工,可能影响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投用。

台风一停,通信系统人员立即加班加点走线路、装设备,检查通信线缆有没有损坏,进线间里有没有蓄水受潮,同时检测高温高湿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发现问题后迅速解决。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2016年6月,中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

“这一次,‘摩羯’过境后,我们按预案和经验,迅速进行修复工作,抢进度、保质量,高效完成航天发射通信保障任务。”文昌航天发射场宫翔说。

10月29日,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超强台风“摩羯”对文昌航天发射场和工程任务的影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回答——

发射场和各试验队做了应对台风的充分准备,保障了人员和飞行产品的安全。台风过后,大家充分发扬“四个特别”的载人航天精神。目前,天舟八号任务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按新的计划稳步推进。

(二)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15日深夜的文昌航天发射场,乳白色的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静静矗立在发射塔架上。总长度53.1米的它,采用3.35米直径芯级,捆绑4枚2.25米直径的助推器,显得身材颀长匀称。

这是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第9次出征太空,第8次送天舟货运飞船入轨。

作为我国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绿色无污染的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14吨,能够满足天舟货运飞船与运行中的空间站对接的入轨精度需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马忠辉介绍:“本次发射是文昌航天发射场经历超强台风‘摩羯’考验后的首次发射任务,为确保台风过境后地面设备满足任务要求,型号队伍开展了两轮地面设备恢复工作,按加严状态全面测试验证,确保万无一失。”

为了万无一失,研制团队进一步优化火箭零窗口发射技术,开展了多轮针对预案的细化工作,完成了发射前负10分钟推演及演练,不断增强预案适用性和应急处突能力。

为了万无一失,试验队将台风期间滞留在发射场的部分产品进行了更换,以确保火箭不带任何隐患上天,并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火箭质量管控、矩阵状态检查。

23时13分,伴随着响彻海天的轰鸣,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稳稳地托举着天舟八号飞赴“天宫”。此时,中国空间站正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在距离地球400多公里的轨道上高速运行。

约10分钟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精准入轨,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中国航天又一个高光时刻,也是中国航天人迈出又一稳健步伐。

“为适应载人航天工程应急发射专项要求,本次任务起,执行空间站货运飞船发射任务的长七火箭都将设置一枚备用箭。一旦需要,长七火箭可在3个月内再次完成一次发射任务,确保空间站正常运行。”马忠辉说。

(三)

16日2时32分,发射3个多小时后,天舟八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从6.5小时到2小时,再到现在的3小时标准模式,中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在一次次经验积累、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完成了一次次“万里穿针”、探索升级。

“2小时创下航天器最快交会对接的世界纪录,但3小时并不是倒退,相较而言,3小时模式降低了对火箭入轨条件、测控精度、敏感器及导航精度、制导控制精度等方面的要求,使得任务执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得到提升。”航天科技集团有关专家说。

本次“太空快递”包含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的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还有蛇年春节“年货”。

空间应用系统随天舟八号上行了涉及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空间材料科学、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以及空间应用新技术试验等领域的36项空间科学实验,80余件产品总重量约458公斤。

引人注目的是,继斑马鱼后,果蝇也来到太空。利用生命生态科学实验柜,航天员和地面科研人员将共同完成空间站首次研究亚磁—微重力对果蝇基因、行为和生存繁衍的影响。

“随神舟十八号上行的斑马鱼,实现了我国在太空培养脊椎动物的突破,有助于开展空间环境对脊椎动物生长发育与行为的影响研究。”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伟波说,“而果蝇的任务,是帮助我们探索深空环境对生命活动的影响,为人类健康及未来深空探测等提供理论支撑。”

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为空间科学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这其中,忙碌的“快递小哥”天舟货运飞船功不可没。

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飞入太空,完成空间站货物运输系统的首次飞行试验。

此后,天舟二号和天舟三号,为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资保证;天舟四号与天舟五号,助力空间站建造;天舟六号至天舟八号,把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所需物资源源不断运往“天宫”。

“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对货运飞船的保障及时性提出了进一步要求。团队通过多种手段,让发射时间的选择变得更加自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李志辉介绍。

(新华社文昌11月16日电 记者李国利、刘艺、赵叶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7 11: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学及公司。在这些实验项目中,有7项生命科学项目需在发射场进行样品制备及临射安装,包括果蝇、哺乳动物胚胎、人多能干细胞、肺细胞、生物大分子等24项生物实验样品。刘伟表示,这是空
2024-11-15 23:54:00
...1,点火!”25日20时59分,0号指挥员赵磊的口令响彻整个发射场区。火箭腾空跃起,划出一道壮丽的光轨,三名航天员飞赴天宫。尽管已经参与了13次载人飞行任务和100多次卫星发
2024-04-26 04:39:00
两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飞天组合”会师,成功秘诀是什么?
...都能促进我快速成长。”年轻的试验队员说道。推进舱在发射场的总装工作是整个飞船最多、最复杂的,不能有半点闪失,对于分队队长金伟英来说责任重大。面对这次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并行
2024-04-26 11:56:00
中国“天宫”:世界航天丰碑(科技名家笔谈)
...外,还有载人飞船系统、货运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等。只有各系统群策群力、密切协作才能保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成功。多年来,中国空间站系统
2023-08-14 04:57:00
2024,中国航天精彩可期
...家”。据介绍,天舟七号和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后,将分别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前者发射后对接于天和核
2024-01-03 03:47:00
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度观察)
...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位于海南的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王 磊摄苍茫大漠,胡杨挺立。2023年10月 26日,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出
2023-10-27 06:30:00
“太空快递”投递背后 有这些“重庆造”护航
...舟八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蹈海穿云飞向天宫。约3小时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交会对接,顺利完成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收官
2024-11-20 10:46:00
航天2023:进一步叩问苍穹|2023年终盘点
...器的俄“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东部的阿穆尔地区的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但在着陆之前,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宣布了“月球-25”号撞月失联的消息
2023-12-26 10:04:00
空间站开启常态化运营新阶段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正阔步前进
...发射中心 李兵:神舟五号2003年发射以后,我们载人航天发射场也经历了20年的发展和进步,自动化、信息化水平与当时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再一个,组织指挥模式、管理方式都进一步精细
2023-10-15 12:52: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都市丽人——加拿大鹅绒保暖衣背后的战略咨询公司
当都市丽人的加拿大鹅绒保暖衣在冬日市场中掀起热潮,新品订货会上取得经销商5亿订单销量的数据。这个经典内衣品牌的华丽转身背后
2025-10-17 13:41:00
秋补正当红|邂逅秋补热潮,抖音生活服务一站式解锁多元滋补新体验
转眼秋意渐浓,中秋、国庆双节余温未散,团圆出游的热潮与“应季而食、适时而补”的传统饮食文化相互交织,共同点燃了金秋时节的滋补消费热情
2025-10-17 13:56:00
江西热敏灸机器人获批上市 赋能百亿产业链提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李芳)10月9日,省药监局正式批准热敏灸机器人第二类医疗器械上市。这标志着江西热敏灸产业进入数智化时代
2025-10-17 07:10: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薛尧)无人机、运动相机迎来降价潮!近日有市民发现相关热门产品价格跳水,记者走访了解到,我市多家大疆授权体验店中
2025-10-16 08:38:00
助力视弱群体畅行 公交视弱辅助系统“喊”您上车
视弱人士庄先生在公交视弱辅助系统的帮助下乘车。厦门网讯(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林钦圣 通讯员 江安娜) “我们先找到并打开公交App
2025-10-16 08:38:00
10月15日晚,福州金融街商务区“亮灯”,迎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
2025-10-16 08:59:00
近日,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缺陷智能辅助评判系统”,顺利完成准确率测试。本次测试中,该系统总计检查了210张油气长输管道环焊缝射线检测底片
2025-10-16 09:03:00
当“遇到问题先到社交媒体上搜索”成为一代青少年的本能反应,当班级群、兴趣圈与直播平台深度嵌入他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网络正构成这代“数字原住民”成长的基本环境
2025-10-16 09:16:00
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大模型以其强大的信息处理与泛化能力,正深刻改变医学领域的科研与临床实践。与此同时,以聚类分析
2025-10-16 09:57:00
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微信:对长时间不使用账号已不再回收
10月15日,“微信派”微信公众号发布最新一期播客,聊到了“真的很多人不发朋友圈了吗?”“人去世后,朋友圈会被回收吗?”等话题
2025-10-16 10:13:00
日日佳携手企知道,共同推动智能显示技术科技创新
近日,深圳日日佳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日佳”或“公司”)正式签约入驻企知道科创空间。作为专注于TFT-LCD模组制造的细分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深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25-10-16 10:18:00
汽车测评 全球协同 | 解码C-NCAP——护航公众出行安全
当汽车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升级为承载多元需求的“出行载体”,是什么力量在守护这场变革的安全底线?2025世界NCAP大会即将在中国上海启幕
2025-10-16 10:50:00
花田玑密入选“2025山东省优秀兴农电商企业案例”
2025年10月16日,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的“数商兴农庆丰收暨九九网购节”电商促消费活动在青岛莱西市人民广场隆重启动。花田玑密品牌创始人
2025-10-16 10:53:00
香港金管局公布生成式AI沙盒名单,蚂蚁数科入选技术合作伙伴
10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公布第二期生成式AI沙盒参与者名单。蚂蚁银行、中银香港
2025-10-16 11:24:00
卢伟冰官宣REDMI K90系列明天见!不排斥和小米直接竞争
10月16日,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微博正式官宣,REDMI K90系列明天见。他发文透露,本次发布会是小米手机业务在旗舰新品发布季的第二篇章
2025-10-16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