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阮籍与嵇康他们所处的生活正好处在魏晋两朝的交替时期,曹魏政权开始受到司马家族的威胁并且面临改朝换代,因为他们生活的时代比较特殊,所以人们对于时政的态度便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一种是为了攀附权贵争取功名利禄,另一种就是用一种洒脱不羁的方式来面对残败不堪的政治局面,嵇康与阮籍就是典型的代表人物。他们这种洒脱、直面自我的生活方式引来一众的追随者,奸臣钟会就是嵇康的小迷弟一枚。
说起钟会,应该算是傲娇的典型代表人物,因为对嵇康很是仰慕,但是又不好意思直接去见人家,就偷偷的往人家家里扔书,结果嵇康捡到后,也只是很奇怪淡淡说一句“这谁的啊,写得还行。”
大概是这一句话在钟会眼里算是夸奖,于是他就去拜见嵇康了,去的时候可谓是浩浩荡荡的,围满了吃瓜群众。结果嵇康正光着膀子在街头打铁,钟会自然也是不敢打扰(万一这一锤子砸到自己头上可不是闹着玩的)但钟会是傲娇啊,都等到中午了,围观群众都回家吃饭了,他自然不耐烦了,心想“好啊你,我这大老远的来,你竟然不理我”于是生气的转身就要走,嵇康见他要走就问出了那句千古名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就是说你是听到什么风声来我地盘了,又看见什么了就要走啊。
此时的钟会真的生气了,他觉得他的一腔花季少年梦被蹂躏的粉碎,便合辙押韵的回了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就是听见了我所听见的就来了,看见了我所看见的就走了。(哼,竟敢惹本宝宝生气,有你好受的)。
事实证明,君子与小人难养也,嵇康也是在钟会与司马昭的陷害下结束了自己潇洒的一生,真正潇洒的人连赴刑场的时候都是令人望尘莫及的,传说嵇康奔赴刑场前,带了一把古琴,刽子手正在磨刀等待一声令下,嵇康正在抚摸琴弦弹奏那首千古绝唱《广陵散》。
这种临死不惧的境界当时就震撼住了所有人,不愧是全民偶像嵇康,一般现实生活中你说遇到洒脱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真的将一切置之度外,只想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像嵇康。另一种是假装自己有超凡脱俗的能力,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洒脱,其实内心很是挣扎,像阮籍。
阮籍与嵇康的相遇是在自己母亲的葬礼上,当时阮籍因为自己母亲葬礼期间吃肉喝酒收到许多人的不满,但自己毫不在乎,直到看到嵇康当时带着一瓶酒和一把琴来了,阮籍立马眼睛一亮,知音来了。
阮籍有多爱喝酒,司马昭之女文亭公主对他青睐有加,于是司马昭多次向他提亲,第一次来,阮籍喝醉了,(好吧,那我下次来)第二次来,还喝醉了(攥起小拳拳)司马昭不断派人来,阮籍还是喝醉了,一下子醉了60天。谁都不来提亲了,阮籍成功躲掉了这门亲事。
阮籍爱酒成癖。他听说步兵大营里有好酒,便辞去了司马氏的幕僚职务,跑去步兵营当了一个挂名校尉。步兵营储藏的美酒足足三千斗,这下可把阮籍高兴坏了。他白天喝,晚上喝,什么世事都不管。
阮籍还发明另一种“青白眼”用来应付为人处世,遇到自己讨厌的人就翻白眼,(你走开,我这白眼翻得不够清晰吗),遇到喜欢的就正常眼神相待,(有社恐的可以学起来,保证出门不会被打)
这种令人羡慕向往的生活方式放在现代也是很难实现的,当我们被现实的压力喘不过气时,想想千年前,有一位弹琴赴死的少年,不畏权贵,毅然活出自我不为世俗。还有一位喝酒成瘾,纵使心系国家百姓,奈何能力有限索性就随他去吧,喝酒吃肉好不快哉。人生只有一回,我们应当像他们学习,在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做自己就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7 2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