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钱永广
母亲住在农村老家,自从教会母亲用手机拍照和发朋友圈后,她在劳作之余,喜欢将家里房前屋后的景致拍照发朋友圈。
母亲和我分居两地,因为疫情原因,我已好久没有回家。母亲发在朋友圈的照片,总会勾起我的缕缕乡愁。如果我还想看看老家的某个场景,还会要求母亲拍些发给我,让我一饱眼福。
那天吃过晚饭,我打电话给母亲,告诉她我有些想家了。我问她家门前的柿子树挂果了没有,我很想看看柿子树挂果的盛景。母亲满含喜悦的笑声就传了过来,她兴奋地说今年结满了柿子,树枝都压弯了,说明早就拍几张照片发给我看。
第二天,我还没有起床,手机微信就嘀嘀地响。我打开一看,是母亲发来的几张照片。照片上,老家门前的柿子树缀满了黄澄澄的柿子,柿子树叶上,还滚动着一颗颗晶莹的露水。
遇见了花开,却错过了秋果。我上次在家,还是柿子树开花的季节,再见已是挂满了果。幸好有了爱拍照爱发朋友圈的母亲。
柿子树秋天挂果的盛景,在我居住的城市里,并不算稀有,我居住的小区院里,就有一棵。院内的丁姐,已经退休,每年春天,她总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给柿子树培土施肥,等到秋天挂满果时,每次遇到小区内的人,丁姐总要搬来凳子,站在高处摘下几个柿子送予邻居。
虽然我每天都可以看到院内的那棵柿子树,但老家门前的柿子树,它衬托的秋景,自然与小区院内的不同。看到母亲发来的照片,我就会想起,那柿子树下,有我儿童时追逐蜻蜓的身影。那打谷场上,为了一只蝴蝶,我曾经怎样赤脚奔跑。我似乎还能听见,老家门前的空地上,回荡着母亲唤我回家吃饭的吆喝。
除了柿子树,我最难忘的是老家后塘埂上的那块旱地里母亲种出红薯和玉米。记得儿时放学回家,每天经过那块玉米地,看着脑袋上长着柔软而细长玉米须的小小玉米棒,总希望它能快点长大成熟。小时候也常缠着父亲用玉米粒做爆米花。离开家乡多年,在街上偶尔还会看见爆米花,但却总吃不出儿时那种甜丝丝的味道。
除了玉米,后塘埂上那块旱地,母亲最爱种的还有红薯。前不久母亲挖红薯时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给我。此时,我正在家里伏案读着苏轼的诗《和陶劝农六首》:“岂无良田,膴膴平陆。兽踪交缔,鸟喙谐穆。惊踪朝射,猛豨夜逐。芋羹薯糜,以饱耆宿。”我不禁暗暗叫绝,母亲和我,竟然在时空里相遇,她在老家挖着红薯,而我在读着煮红薯吃红薯的诗。
母亲用手机把乡愁发给了我。满怀愁绪的我马上打电话给母亲,让她留一些红薯在地里,等疫情松动,我要回家和她一起手持铁锹挖红薯。或是摘几个家门口柿子树上的柿子,闻一闻家乡的味道。
这是疫情之后我最想做的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5 12: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