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王朝:清流严党,不过底线不同的一丘之貉而已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9 15: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为官三思,无疑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不管做人也好做官也好,知进退,知难易,有选择付出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有取舍的明白得失做正确的决定,这句话都很有教育意义!

那么这段经典对话之后,剧情就该真正达到高潮了,高潮意味着什么,于朝堂上不过斗争而已!

于斗争而言都有目的,于目的而言都有诉求,于诉求而言就有欲望!

欲望才是组成人性的关键需求,因为欲望,所有人会做出不择手段的事情,其他的一切不过是方式和手段而已!

那么在改稻为桑这件事上各方的欲望到底是什么就值得深究了!

首先说改稻为桑的决策者!

这个角色属于嘉靖,嘉靖对改稻为桑态度明确,就是为了自己享受需要钱而已,可国库亏空没钱享受,因此他需要办法解决问题。他不会管改稻为桑具体事宜,只看结果,典型上位者思维。

而他也有底线。

第一:事情不是我做的,第二:国家不能乱。

大明王朝:清流严党,不过底线不同的一丘之貉而已

其次是改稻为桑执行者,第一个是严党:对严党而言,这个事情事在必成,原因也很简单。

于政治上,这是他们的政治任务,他们是皇帝的家奴,皇帝要做的事情他们必须完成。

于经济上,亏空的主力是嘉靖也是他们,这都是之前惹下的,必须要补上,不补上他们的地位不稳。

于利益上,改稻为桑也是一次贪污的大好机会,即可以通过改稻为桑兼并土地,也可以收获现实利益。

最终目的还是钱,钱,钱,还有稳固地位帮助嘉靖解决问题之后能更好的捞钱!

其次是清流:

清流在这件事上是比较尴尬的,办法是他们想出来的,却让严党摘了桃子,不过这桃子是蜜桃还是毒药就要看最后事态的发展了!(本人认为是有意为之)

他们态度如何,其实清流并没有那么关心国库亏空,他们最关心的是和严党的争斗,如何将严党打倒才是他们的诉求,他们想法是如何让这改稻为桑办不成,至于为百姓想过多少?

看赵贞吉不给浙江粮食就知道,也并没有想多少!

大明王朝:清流严党,不过底线不同的一丘之貉而已

清流用正义的名义,做的事情也没那么光彩,不过底线比严党高点而已!

简而言之,这三方态度都是为了私心,嘉靖是为了享受,严党是为了钱和权利,而清流他们只要政治斗争胜利之后的权利!

那么对这样一个决定朝局的事情,他们是如何做出对策的就值得研究了!

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局,而局中最受伤害的不是严党而是老百姓!

老百姓为何会受伤害,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他们需要生存,于老百姓而言,一份土地就是他们存活的基础,也因此他们最关心土地,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收获,他们对这一切一清二楚!

但是冷不丁因为一个国策就要将他们耕种大半辈子甚至几代人的田地改为桑苗,他们是蒙逼的?

简单说,这桑苗怎么种,他们不知道,这桑树怎么维护他们不知道,这施肥怎么弄他们也不知道,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生丝能产多少,他们还是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然后你跟他们说,这可以让你们活的更好?

大明王朝:清流严党,不过底线不同的一丘之貉而已

这不是扯淡吗?

可是国家制定政策时候可没管这些啊。

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样板区,试验田项目区试点执行!一个拍脑袋的决定就将农民们生活一辈子的依靠给否决了,换你你愿意吗?

最关键的是,就算国家政策再好,可是他们也看不见啊,以前在怎么剥削,还是有吃的因为地里面粮食能吃,可是这生丝能吃吗?不能啊!

没有粮食就会饿死!

在金钱和生存之间,无知的农人必然选择稳妥的生存,他们看不见这背后的巨大利益,官员也不屑于和他们解释,更不屑于他们的死活,那么这民意基础当然是没有!

有这样的民意导向为前提,改稻为桑不出乱子才怪!

而这恰恰就是裕王和清流希望看到的,原因也很简单,他们的立场和嘉靖还有严党都不同,在他们看来,这改稻为桑,不过是打击严党的一个好机会而已!

大明王朝:清流严党,不过底线不同的一丘之貉而已

这谋划别人看的一清二楚,谓之阳谋。

越是困难,越是机会!

而这一切有什么证明?其实裕王和清流会谈时候的对话就已经证明了!

会谈一开始,高拱就唱了一个高调: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无非像周云逸那样,把这条命献给大明而已。”

最后还不忘傲气的说一句:“坐在我们这个位子上,总得有些良知吧。”

那么这话说给谁听的,不过是说给裕王听的,目的无非是说,这次会议凶险无比,搞不好自己就和周云逸一样回不来了!

这话还是很有讲究的,首先给裕王表态自己是舍命去博了,为的是良知!

裕王一看,当然是充分肯定这一点于是就说:

“这大明朝也就你们这些元气了。”

言外之意不过是,这国家就你们这些人是希望了,说实话看到这里被恶心到了!

最后还不忘说自己的艰难:

“你们不知道这几个时辰我是怎样过来的。”

这几句话一出,就做实了周云逸背后的后台是清流,而且也做实了清流以这种方式进行政治斗争,也表现出裕王其实是很没底气的!

一看这说话太过,作为老大的徐阶马上说:

“皇上还是圣明的,“不至于会出现那样的后果。”

估计是怕隔墙有耳,所以说姜还是老的辣!

面对这一切,高拱依然故我,说道:

“可现在这个后果也好不到哪儿去。那些烂账全都报了。”

目的无非是说,这次花费了这么多精力还付出了人命,毫无结果!

徐阶没办法只能说:

“今年总算有了一个好的开头,开支控制了,没有再给百姓加赋税。但愿浙江改农田为桑田的事能办好。”

然后就是张居正出面做出绝对办不好的理由陈述!

原因不过是,因为不加税,利益太大,严党肯定会乘机兼并土地,顺便控制整个丝绸生产还有流通环节!

在分析完问题之后,在看势力对比,突然发现,浙江还有朝廷全部是他们的人,这个局不好破!

然后就是谭纶出面提出在严党内部找突破口,张居正应承!

并安排和胡宗宪有私交的谭纶出马,游說胡宗宪!

于是就有了清流的第一步举措,谭纶去浙江,牵制胡宗宪!

而这个时候张居正一句话却将清流的用心暴露无疑!

张居正:“要是能从浙江烧起一把火,严党倒台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大明王朝:清流严党,不过底线不同的一丘之貉而已

这就是目的,那么百姓算什么?

而这最后的一句话,紧随元宵而来,则更是讽刺,清流在谈论无数人的吃饭问题。谈论完之后,结果是,没饭吃不重要,倒严更重要,然后他们开始吃元宵。

我只能说,这情节设计真讽刺,而这其实才是清流的真实本意!

他们要的是一把火将浙江烧起来,然后让严党在火焰中灭亡!

那么,老百姓于他们真的重要吗?

长江黄河不过一样而已,就是一个有底线,一个没底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0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明王朝1566》改稻为桑是死局张居正为什么会提出这个提议呢?
...他的目的就是要钱,具体怎么干,就是内阁的事了。清流张居正提出了开拓海上通路,话说了一半。首辅严嵩直接抢了张居正的话,在皇帝面前说了海上贸易的前提,就是要搞一个改稻为桑的计划。
2025-01-12 11:34:00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有意思的前后对照写法?
...流筹划,10万匹棉布。怎么弄呢,清流想起来改稻为棉,张居正、徐阶让高翰文夫妇做白手套,出面操作棉布生意。最后能搞成,是高翰文夫妇舍弃了自己的利润,成全了朝廷。其实改稻为桑和改
2025-03-22 12:04:00
《大明王朝1566》:海瑞甫一到任,就踏入了刀山火海
...封慷慨激昂、热血沸腾的邀请函。作为清流的文采担当,张居正更是在信中直言,“公(海瑞)果殉于浙,则公之母实为天下人之母,公之女实为天下人之女”。张居正一番攻心加攻城齐飞、蓝图加
2024-02-22 15:20:00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的云在青天水在瓶,对现代职场用人的启发?
...换来嘉靖"无父无君,弃国弃家"的八字评语。更可悲的是张居正从锐意改革的青年才俊,逐渐蜕变为深谙权术的"小阁老"。 这恰如当下某些组织用"大局观"消解理想主义,用"成熟"包装
2025-03-25 14:43:00
《大明王朝1566》背后:谁才是最伪善的角色?
...君子的代表。而清流中还有隐藏的伪善之人,他是谁?被张居正称为国士的谭纶,他这个\"清流砥柱\"始终披着理想主义的光环。别人只看到他的光芒,而没有看清,这位国士的伪善,远比赵贞
2025-04-07 12:41:00
体制内为什么要看大明王朝?一部展现明朝政治斗争的历史剧
...开了一场正义与权力的较量。该剧还有许多其他角色,如张居正、徐阶、高拱等清流派领袖;严嵩、严世蕃、鄢懋卿等严党顺臣;冯保、陈洪久等司礼监宦官;胡宗宪、俞大猷等抗倭名将;李王妃、
2023-11-20 19:42:00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但也混了个进士,由此步入仕途,这位考生的名字叫做张居正。现在,再说回我们的李春芳同志。朋友们,状元郎,相当于高考成绩全国第一,可不是开玩笑的。明朝的科举是乡试、会试、殿试层
2023-01-13 22:51:00
《大明王朝1566》:嘉靖皇帝唯一的朋友,剧中唯一保持初心的人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群像剧,剧中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胡宗宪、赵贞吉、海瑞渐次出场。他们都是大明的臣子,嘉靖对他们严防死守。因为嘉靖皇帝如同深宫中的困兽,被权力、猜忌与孤独
2025-04-02 15:21:00
大明王朝:李妃的段位有多高?芸娘来要好处,李妃却赚翻了天
...似之处发生了。五年前,严嵩提出“改稻为桑”,虚称与张居正商量了。而这一次徐阶提出“扩田种棉”,又虚称与张居正商量了。徐阶缓缓答道:“王爷训诲极是!臣正是为了避嫌,才和太岳商量
2024-01-14 10:1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