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不少劳动者被工作群及其带来的“隐形加班”所困。人下班了,微信工作群却响个不停。专业人士呼吁,工作群聊也应严守8小时工作制,让劳动者享有“离线休息权”。(2月19日《工人日报》)
凡事总有两面。如今,“离线休息权”被越来越多地提及,它的另一面是线上加班愈演愈烈。一项职场人加班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近六成受访职场人表示自身处于“灵活机动加班”机制中,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相关信息,“隐形加班”成困扰。无休止的群消息、24小时在线待命、半夜开线上会议,让上下班的界限变得模糊,使工作与生活趋于“重合”。还有更离谱的,一女子离职后花3小时退了600多个工作群,让不少网友大呼“窒息”。
由此,“离线休息权”“线上加班费”等话题频繁进入公共讨论视野。不可否认,现实中确有一些特殊行业和职业处于“24小时待命”状态,但“隐形加班”显然不在此列。数字化浪潮下,劳动形态趋于灵活,工时制度愈显弹性,更要避免劳动者困于“网”中。“不断线”的工作群聊碎片式地消耗着人的精力,不仅无益于提高工作效率,还会给人带来心理负担。再加上,对于“隐形加班”还存在法律上举证和认定困难的情况,加班没有“性价比”不仅挫伤劳动积极性,也会消解劳有所得的正向价值。
网络没有边界,但生活有边界。让工作群聊严守8小时工作制或许不现实,但达成工作与生活间的平衡仍是多数人的愿望。毕竟停下来蓄力,也是为更好地出发。
(张冬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20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