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20:02:00 来源:戏说三国

贾母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第一站就去了潇湘馆。

刘姥姥看着黛玉房间满屋子的书,惊叹比上等的书房还好。贾母听后自然开心,告诉她是外孙女的房间。倒让刘姥姥下死眼好好看了黛玉几眼。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要知道人老成精,刘姥姥虽然是农村人,却也知道读书好。而贾母的表现,更让刘姥姥多少猜到了老太太要娶外孙女做孙媳妇的意思。

毕竟老年人的欢喜,也就是子孙姻缘那点事。

然而贾母欢喜,王夫人却并不高兴。她们随着在潇湘馆,黛玉只给贾母奉了茶,王夫人却直接拒绝了黛玉上茶。

作为舅母来外甥女房间,无论渴不渴都要喝口茶也是礼节。

王夫人拒绝林黛玉尽礼节。茶在古代又是姻缘必须的“礼”,反映出王夫人对黛玉的不认可和不接纳。尤其还当着刘姥姥这个外客的面。

贾母对王夫人的表现肯定不满意。而当她看见黛玉的窗纱后,就彻底忍不住开火了。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四十回)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贾母吩咐王夫人这段话,可太有话里有话了。都说听话听音,贾母这个话,足以让王夫人如坐针毡了。

一,林黛玉的窗纱旧了还没换,说明王夫人疏于关心外甥女,好久没来了。如今难得来一次,茶也不喝一口啥意思?

如果单纯是在黛玉房中也罢了。但后面又去了薛宝钗的蘅芜苑,宝钗肯定也要奉茶,王夫人却没有拒绝。两下对比,才有后来贾母的发火。现在只是个情绪积淀。

二,贾母说这个纱新的好看,旧了就不好看。进一步说舅母对外甥女不上心不说,自己当家人的工作也疏忽了。

要知道贾府如今管家一直是王熙凤,贾母不和凤姐说一句,只抓着王夫人说,便很能说明她的言外之意,就是针对王夫人去的。

三,潇湘馆没有桃花杏树,都是绿色的竹子,偏偏给贴的是绿窗纱。这话不光暗示王夫人疏于爱护外甥女,当家失责,更是对王夫人的品味直接质疑。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潇湘馆一片绿,就应该点缀红颜色才好看,没得贴绿窗纱。外甥女住在家中不好说,舅母难道看不见?

看不见的原因,是不是太久没来?另外别的颜色不选偏贴绿色,是不是故意的?或者为了图省劲,就只各处都贴绿色?

无论如何,王夫人失责这个帽子,是扣定了。

四,记得之前家里有四五样颜色糊窗户,便是告诉王夫人,“我还不糊涂,休想蒙蔽算计我,你想的什么我一清二楚”。

另外,贾母张嘴就是四五样儿糊窗户的,可知她管家的能力,对家中大小事事无巨细。王夫人真知道家中这些事么?

儿媳妇能力不济,怎么不叫婆婆看不上?

最妙的是贾母最后吩咐王夫人“明儿把她这窗户给换了”,这个安排后面肯定是要检查的。按说换什么颜色,得王夫人自己考虑。换不好就丢了人。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好在王熙凤提到软烟罗,才让贾母亲自安排了才罢了。

最难堪的是,明明有孙子媳妇王熙凤管家人在场,贾母却当着刘姥姥这个外人面,吩咐偌大年纪的王夫人给外孙女换窗纱,岂不正是针对王夫人刚才不喝茶,将黛玉尴尬住去的?

贾母这也算是“睚眦必报”,目下无尘,正是黛玉的风范。

古代女儿的传承,大部分源于母亲。娶媳妇如何,只看女儿的母亲是何样人就知道。父族的门风,更多影响儿子,母亲倒还在其次。除非是林家那种拼尽全力培养女儿的另当除外。

贾母亲手教养的女儿贾敏,是林黛玉的母亲。林黛玉又受外祖母从小教养,看似祖孙实际堪比母女。她们二人的性格、教养、风度和品味等个人素质便极为相似。

都说黛玉目下无尘,何尝不是来自贾母?

同样被贾母亲手抚养长大的还有史湘云,性格豪爽阔朗和快人快语,更与贾母如出一辙。

再就是贾探春,别看是王夫人教养,以王夫人的性格,对庶出的女儿到底不亲热。探春从小在祖母身边,以她的聪明,自然受贾母的影响最大。探春的心胸开阔,也是独当一面。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反观贾元春,尽管也受贾母教养,可作为王夫人的嫡女,母女感情亲近,肯定要胜于和祖母。更是庶女探春无法与之比的。

结果贾元春的问题就很大。判词说她二十多岁不辨是非,像五月榴花神潘淑一样人性,在贾府与皇帝之间,没能起到好的作用站对立场,就成了孔子教育弟子冉友和季路摆正立场的反面。最终让贾家与皇帝“虎兕相逢”,害得自己和家族大梦归去,酿成悲剧。

贾元春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从她省亲回家哭诉抱怨家族“当日既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就可见一斑。

更可笑在不但卷入了钗黛之争,站队王夫人反对林黛玉。更插手父亲的妻妾之争,对赵姨娘和贾环极为打压。甚至当贾环作灯谜讽刺贾宝玉时,她这贵妃姐姐竟含怒派人来质问贾环。更是当时没礼物,后面端午节也没礼物。

贾元春的任性、心胸狭隘和鼠目寸光,完全源于母亲王夫人教诲的影响。

贾母看重林黛玉,也不光是私心。黛玉的出身,和对贾宝玉的情意,更可以让贾家有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可贾元春跟随母亲,不顾身份,不以大局为重的支持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不考虑与商贾之家联姻对贾府未来发展的影响,可不就是糊涂?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潇湘馆的旧窗纱看似小事,实际反应的是王夫人对林黛玉的疏忽和冷落,这不就是胸怀狭隘?

而再看不上黛玉,也不应该贬低自己品味。绿窗纱对绿竹子。这种配色,不正反映出王夫人的品味?

林黛玉的好,刘姥姥都能看出来而心生赞叹,王夫人却视如不见?岂不就是“有眼不识真香玉”?

王夫人与贾元春这对母女像不像?

王夫人的素质,影响了女儿贾元春。那与她一奶同胞的薛姨妈呢?岂不也是将一模一样的素质,影响传教给了女儿薛宝钗?

王夫人与薛姨妈一样,怎么可能教育出完全不同的贾元春和薛宝钗?

所以,潇湘馆的旧窗纱,看似贾母不满王夫人,何尝不也是对王夫人不满,对执行的王熙凤不认可,更是对王夫人看中的薛宝钗挑剔?

薛宝钗确实很优秀,很多地方可能比林黛玉更好。她性格稳重,随时就分。更是博学多才,温婉大方。可在这些给人看的表象之外,薛宝钗就真无可挑剔,没有问题么?不但有,还很多。

不久后,薛宝钗就暴露了她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蘅芜苑房间的简陋布置,遭到贾母的痛斥。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薛宝钗的房间布置,有很大问题,折射的问题更严重。贾母当即指出了问题核心。

一,简单不代表简陋。不愿意过度陈设,更不能不陈设。

薛宝钗那个房间空荡荡的,让刘姥姥都无语,只能体现她的没品位。

二,大家闺秀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品味。贾母拿三春和黛玉举例子,说她们布置的不俗气,这就叫素养和品味。未来是要传承给儿女的。

难道薛宝钗就要如此传承给后代?

三,薛宝钗如今住在亲戚家里,亲戚是国公门第,要符合国公之家的档次和规矩。她却将房间布置得不如平头百姓,太丢主人的脸。

这一切归总,如果薛宝钗不会布置,代表她的教育不合格。如果她会布置,却不布置,代表她任性妄为,没有礼仪,不讲规矩。这就叫“很离了格儿”。“格儿”就是每个人要在自己的阶层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履行的行为规范。

薛宝钗的任性,岂不是与贾元春一样?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还有,日后香菱学诗,薛宝钗明明能教却不教,只因她认为香菱学诗不是女儿本分。就像她当初跟黛玉讲的一样。

(第四十二回)“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连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更好了……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

薛宝钗一直在强调“本分”。女儿就是相夫教子,男儿就要科举仕途,辅国济民。她不认可香菱学诗而不教授,香菱不得已只得去求黛玉,很快成了一个女诗人。

薛宝钗的思想中,妾不可以当诗人。

林黛玉的思想中,妾可以做诗人。

如果香菱换成钗黛的儿女,谁的子孙会更优秀?短期看可能差不多,甚至科举仕途上薛宝钗更胜一筹。但长期来看,能够培养一个家族的文风鼎盛,唯有林黛玉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因材施教才行。

薛宝钗自己一肚子学问,她房中只有两本书,说明读书只为自己。香菱只能拿一本破旧陆游的诗集翻读,可林黛玉随手就抽出来好几本最适合香菱长学问的诗集,各有好处。这就是钗黛的差别。也是薛宝钗的问题。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她空有一肚子学问,不知道如何运用,思想的限制,源于受到薛姨妈的教诲,心胸不开阔,又是贾元春一模一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都是薛姨妈和王夫人的教养问题。

王夫人的问题,折射的是薛姨妈的问题,更体现出元春和宝钗的问题。

贾母针对林黛玉的窗纱,责问王夫人,实际体现的便有王家女儿教养出的薛宝钗的问题。事实也果然证实了问题。

薛宝钗很好,只是还不够好,起码不是贾府未来天崩地裂后,能够“补天”的那个人。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姜果然是老的辣!贾母给薛姨妈讲解的软烟罗,一语双关,话里有话
...雪芹就是通过一外一内、一前一后的描写,将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在贾母、贾政、王夫人心中的“评价”展示出来。看似所有情节不相关,实际线索串联十分紧密。 贾母调侃王熙凤不认识“软
2024-09-19 20:02:00
难怪王夫人不给林黛玉换窗纱,让她每天面对绿窗纱,才是最深折磨
...。似乎有迹可循的只有周瑞家的送宫花,以及林黛玉对薛宝钗说起吃燕窝事小,受人冷眼诅咒却难以承担。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
2024-11-03 10:20:00
王夫人:用绿窗纱折磨林黛玉精神,更借鲍太医的药消灭黛玉肉体?
...蘅芜苑的雪洞一般布置,让贾母借题发挥,不但抨击了薛宝钗失礼“离了格儿”,更讽刺薛姨妈缺少对女儿的教养。后面执意替薛宝钗布置屋子,尤其不是吩咐王夫人和王熙凤,而是让丫头鸳鸯来布
2024-11-19 10:52:00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草又说)有趣,只是不大认得”,实际代表他对儿媳妇薛宝钗的两个阶段认识。薛家女儿薛宝钗,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贾家儿媳妇薛宝钗,山中高士品德,举案齐眉德行,倒是之前贾
2024-09-20 19:22:00
贾母讥讽薛姨妈,真是字字珠玑,王夫人眼见妹妹被嘲讽只能干着急
...故事。既然提到贾母讲话,就不得不提一段老太太评价薛宝钗的话,那里头才叫大有门道。 (第三十五回)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
2024-09-25 19:33:00
林黛玉的绿窗纱,为何让贾母十分恼火
...完全不喜欢这个外甥女,更别提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妇。但宝钗却不一样,行事圆滑妥帖,又是自己亲姐妹所出,是她自己的娘家人,知根知底,同样腹有诗书。在两者之间,王夫人自然更偏向于宝钗
2024-02-07 16:12:00
因为二两人参,薛宝钗骂王夫人没见过世面!王夫人倒说骂得对
...外换一些,哪怕细一些也行。周瑞家汇报的时候,恰逢薛宝钗也在,薛宝钗把这事揽了下来,说让薛蟠出去买点真人参。然后还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总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
2024-12-04 09:39:00
贾母:将珍藏的三样宝贝送给薛宝钗时说的话讽刺入骨,你品你细品
贾母带着刘姥姥来到薛宝钗的蘅芜苑,一进屋子就大皱其眉。一向好奇更不吝夸赞美颜的刘姥姥此时竟一言不发。贾母本意是想带着刘姥姥欣赏一番,结果生生在薛宝钗的房中落了面子,让她不得不发声
2024-11-03 10:22:00
红楼梦:刘姥姥跟贾母参观潇湘馆,为什么才进门就摔了一跤?
...姥姥上门打抽丰,求“嗟来之食”的举动,让林黛玉、薛宝钗和妙玉这三个寄人篱下之人,集体的“不认同”。妙玉嫌她“脏”,贾宝玉说她贫婆子,林黛玉给她取名母蝗虫,薛宝钗罕见的点赞,都
2024-10-01 1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 武装队长“顶塌天”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县公安局旧址(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次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竟成了以少胜多
2025-08-14 07:12:00
文化中国行|湘子庙 道教全真派祖师庙
湘子庙在西安南门里西侧,位于湘子庙街与德福巷的三岔路口,与南门东侧的书院门隔街呼应。湘子庙是西安城内道教全真派祖师庙,也是西安市主体建筑尚存的唯一道教祖师庙
2025-08-14 08:04:00
抗战中的太原:我的父亲是少年情报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武铁柱的故乡五坡村(图片由晋源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故乡五坡村在晋源区最西边的天龙山上,因村小人少
2025-08-13 08:21: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⑧|喝咱一碗水,给咱挑满缸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亚飞 董昌 王亚楠文案:彭文君 苏畅 袁铮制作:齐媛媛 曹珍 翟晓晖 韩海莹 袁欣悦鸣谢:灵韵数字艺术工作
2025-08-13 08:29: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姜晓彦8月7日,在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来临之际,一场特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
2025-08-13 10:06:00
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8月13日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吉林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历史文献纪录片《重见天日——对话辽源二战盟军高级战俘》
2025-08-13 15:16:00
屯堡文化:多元价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600多年来,屯堡人在与贵州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融合,见证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
2025-08-13 15:30:00
海外网8月13日电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原队员清水英男8月13日接受日本时事通信社采访,讲述了在“731部队”的真实经历
2025-08-13 18:17:00
大皖新闻讯 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非虚构历史长篇《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近日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章宪法
2025-08-13 19:16:00
山河铭记|圩主把易守难攻的堡垒无偿给新四军用
大皖新闻讯 肥东白龙镇褚老圩被一圈宽阔的水域包围着,知情人士介绍,这水域是护城河,宽13米多,让褚老圩变成了易守难攻的堡垒
2025-08-13 20:23:00
山河铭记|彭雪枫忍痛卖马筹军费 马贩子得知实情将马返还 索要“报酬”让人至今泪目
大皖新闻讯 在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庐江县汤池镇一直流传着新四军抗日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彭雪枫和马贩子的。近日,在重走新四军抗战路探访过程中
2025-08-13 20:27:00
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研学活动
8月13日,双塔博物馆举行“方寸千年 钱币印迹”历史文化研学活动。讲解员带领小学生们制作铜钱拓片,让孩子们领略古钱币的独特魅力。牛利敏 摄
2025-08-13 22:25:00
拍摄/剪辑:孙国梁
2025-08-13 10:04:00
杨晋豪——九一八事变后国立中央大学重建地下党支部【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杨晋豪,1910年出生。1928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政治系
2025-08-13 07: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