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19 20:02:00 来源:戏说三国

贾母带着刘姥姥游览大观园,第一站就去了潇湘馆。

刘姥姥看着黛玉房间满屋子的书,惊叹比上等的书房还好。贾母听后自然开心,告诉她是外孙女的房间。倒让刘姥姥下死眼好好看了黛玉几眼。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要知道人老成精,刘姥姥虽然是农村人,却也知道读书好。而贾母的表现,更让刘姥姥多少猜到了老太太要娶外孙女做孙媳妇的意思。

毕竟老年人的欢喜,也就是子孙姻缘那点事。

然而贾母欢喜,王夫人却并不高兴。她们随着在潇湘馆,黛玉只给贾母奉了茶,王夫人却直接拒绝了黛玉上茶。

作为舅母来外甥女房间,无论渴不渴都要喝口茶也是礼节。

王夫人拒绝林黛玉尽礼节。茶在古代又是姻缘必须的“礼”,反映出王夫人对黛玉的不认可和不接纳。尤其还当着刘姥姥这个外客的面。

贾母对王夫人的表现肯定不满意。而当她看见黛玉的窗纱后,就彻底忍不住开火了。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第四十回)贾母因见窗上纱的颜色旧了,便和王夫人说道:"这个纱新糊上好看,过了后来就不翠了。这个院子里头又没有个桃杏树,这竹子已是绿的,再拿这绿纱糊上反不配。我记得咱们先有四五样颜色糊窗的纱呢,明儿给他把这窗上的换了。"

贾母吩咐王夫人这段话,可太有话里有话了。都说听话听音,贾母这个话,足以让王夫人如坐针毡了。

一,林黛玉的窗纱旧了还没换,说明王夫人疏于关心外甥女,好久没来了。如今难得来一次,茶也不喝一口啥意思?

如果单纯是在黛玉房中也罢了。但后面又去了薛宝钗的蘅芜苑,宝钗肯定也要奉茶,王夫人却没有拒绝。两下对比,才有后来贾母的发火。现在只是个情绪积淀。

二,贾母说这个纱新的好看,旧了就不好看。进一步说舅母对外甥女不上心不说,自己当家人的工作也疏忽了。

要知道贾府如今管家一直是王熙凤,贾母不和凤姐说一句,只抓着王夫人说,便很能说明她的言外之意,就是针对王夫人去的。

三,潇湘馆没有桃花杏树,都是绿色的竹子,偏偏给贴的是绿窗纱。这话不光暗示王夫人疏于爱护外甥女,当家失责,更是对王夫人的品味直接质疑。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潇湘馆一片绿,就应该点缀红颜色才好看,没得贴绿窗纱。外甥女住在家中不好说,舅母难道看不见?

看不见的原因,是不是太久没来?另外别的颜色不选偏贴绿色,是不是故意的?或者为了图省劲,就只各处都贴绿色?

无论如何,王夫人失责这个帽子,是扣定了。

四,记得之前家里有四五样颜色糊窗户,便是告诉王夫人,“我还不糊涂,休想蒙蔽算计我,你想的什么我一清二楚”。

另外,贾母张嘴就是四五样儿糊窗户的,可知她管家的能力,对家中大小事事无巨细。王夫人真知道家中这些事么?

儿媳妇能力不济,怎么不叫婆婆看不上?

最妙的是贾母最后吩咐王夫人“明儿把她这窗户给换了”,这个安排后面肯定是要检查的。按说换什么颜色,得王夫人自己考虑。换不好就丢了人。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好在王熙凤提到软烟罗,才让贾母亲自安排了才罢了。

最难堪的是,明明有孙子媳妇王熙凤管家人在场,贾母却当着刘姥姥这个外人面,吩咐偌大年纪的王夫人给外孙女换窗纱,岂不正是针对王夫人刚才不喝茶,将黛玉尴尬住去的?

贾母这也算是“睚眦必报”,目下无尘,正是黛玉的风范。

古代女儿的传承,大部分源于母亲。娶媳妇如何,只看女儿的母亲是何样人就知道。父族的门风,更多影响儿子,母亲倒还在其次。除非是林家那种拼尽全力培养女儿的另当除外。

贾母亲手教养的女儿贾敏,是林黛玉的母亲。林黛玉又受外祖母从小教养,看似祖孙实际堪比母女。她们二人的性格、教养、风度和品味等个人素质便极为相似。

都说黛玉目下无尘,何尝不是来自贾母?

同样被贾母亲手抚养长大的还有史湘云,性格豪爽阔朗和快人快语,更与贾母如出一辙。

再就是贾探春,别看是王夫人教养,以王夫人的性格,对庶出的女儿到底不亲热。探春从小在祖母身边,以她的聪明,自然受贾母的影响最大。探春的心胸开阔,也是独当一面。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反观贾元春,尽管也受贾母教养,可作为王夫人的嫡女,母女感情亲近,肯定要胜于和祖母。更是庶女探春无法与之比的。

结果贾元春的问题就很大。判词说她二十多岁不辨是非,像五月榴花神潘淑一样人性,在贾府与皇帝之间,没能起到好的作用站对立场,就成了孔子教育弟子冉友和季路摆正立场的反面。最终让贾家与皇帝“虎兕相逢”,害得自己和家族大梦归去,酿成悲剧。

贾元春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从她省亲回家哭诉抱怨家族“当日既送我去那不得见人的去处”,就可见一斑。

更可笑在不但卷入了钗黛之争,站队王夫人反对林黛玉。更插手父亲的妻妾之争,对赵姨娘和贾环极为打压。甚至当贾环作灯谜讽刺贾宝玉时,她这贵妃姐姐竟含怒派人来质问贾环。更是当时没礼物,后面端午节也没礼物。

贾元春的任性、心胸狭隘和鼠目寸光,完全源于母亲王夫人教诲的影响。

贾母看重林黛玉,也不光是私心。黛玉的出身,和对贾宝玉的情意,更可以让贾家有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可贾元春跟随母亲,不顾身份,不以大局为重的支持薛宝钗嫁给贾宝玉,不考虑与商贾之家联姻对贾府未来发展的影响,可不就是糊涂?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潇湘馆的旧窗纱看似小事,实际反应的是王夫人对林黛玉的疏忽和冷落,这不就是胸怀狭隘?

而再看不上黛玉,也不应该贬低自己品味。绿窗纱对绿竹子。这种配色,不正反映出王夫人的品味?

林黛玉的好,刘姥姥都能看出来而心生赞叹,王夫人却视如不见?岂不就是“有眼不识真香玉”?

王夫人与贾元春这对母女像不像?

王夫人的素质,影响了女儿贾元春。那与她一奶同胞的薛姨妈呢?岂不也是将一模一样的素质,影响传教给了女儿薛宝钗?

王夫人与薛姨妈一样,怎么可能教育出完全不同的贾元春和薛宝钗?

所以,潇湘馆的旧窗纱,看似贾母不满王夫人,何尝不也是对王夫人不满,对执行的王熙凤不认可,更是对王夫人看中的薛宝钗挑剔?

薛宝钗确实很优秀,很多地方可能比林黛玉更好。她性格稳重,随时就分。更是博学多才,温婉大方。可在这些给人看的表象之外,薛宝钗就真无可挑剔,没有问题么?不但有,还很多。

不久后,薛宝钗就暴露了她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蘅芜苑房间的简陋布置,遭到贾母的痛斥。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薛宝钗的房间布置,有很大问题,折射的问题更严重。贾母当即指出了问题核心。

一,简单不代表简陋。不愿意过度陈设,更不能不陈设。

薛宝钗那个房间空荡荡的,让刘姥姥都无语,只能体现她的没品位。

二,大家闺秀要有自己的风格和品味。贾母拿三春和黛玉举例子,说她们布置的不俗气,这就叫素养和品味。未来是要传承给儿女的。

难道薛宝钗就要如此传承给后代?

三,薛宝钗如今住在亲戚家里,亲戚是国公门第,要符合国公之家的档次和规矩。她却将房间布置得不如平头百姓,太丢主人的脸。

这一切归总,如果薛宝钗不会布置,代表她的教育不合格。如果她会布置,却不布置,代表她任性妄为,没有礼仪,不讲规矩。这就叫“很离了格儿”。“格儿”就是每个人要在自己的阶层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履行的行为规范。

薛宝钗的任性,岂不是与贾元春一样?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还有,日后香菱学诗,薛宝钗明明能教却不教,只因她认为香菱学诗不是女儿本分。就像她当初跟黛玉讲的一样。

(第四十二回)“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字的倒好。男人们读书不明理,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何况你我?连做诗写字等事,这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男人们读书明理,辅国治民,这更好了……至于你我,只该做些针线纺绩的事才是……”

薛宝钗一直在强调“本分”。女儿就是相夫教子,男儿就要科举仕途,辅国济民。她不认可香菱学诗而不教授,香菱不得已只得去求黛玉,很快成了一个女诗人。

薛宝钗的思想中,妾不可以当诗人。

林黛玉的思想中,妾可以做诗人。

如果香菱换成钗黛的儿女,谁的子孙会更优秀?短期看可能差不多,甚至科举仕途上薛宝钗更胜一筹。但长期来看,能够培养一个家族的文风鼎盛,唯有林黛玉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因材施教才行。

薛宝钗自己一肚子学问,她房中只有两本书,说明读书只为自己。香菱只能拿一本破旧陆游的诗集翻读,可林黛玉随手就抽出来好几本最适合香菱长学问的诗集,各有好处。这就是钗黛的差别。也是薛宝钗的问题。

贾母一眼看出薛宝钗本质,王夫人糊在潇湘馆的绿窗纱更揭了她的底

她空有一肚子学问,不知道如何运用,思想的限制,源于受到薛姨妈的教诲,心胸不开阔,又是贾元春一模一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都是薛姨妈和王夫人的教养问题。

王夫人的问题,折射的是薛姨妈的问题,更体现出元春和宝钗的问题。

贾母针对林黛玉的窗纱,责问王夫人,实际体现的便有王家女儿教养出的薛宝钗的问题。事实也果然证实了问题。

薛宝钗很好,只是还不够好,起码不是贾府未来天崩地裂后,能够“补天”的那个人。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19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姜果然是老的辣!贾母给薛姨妈讲解的软烟罗,一语双关,话里有话
...雪芹就是通过一外一内、一前一后的描写,将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在贾母、贾政、王夫人心中的“评价”展示出来。看似所有情节不相关,实际线索串联十分紧密。 贾母调侃王熙凤不认识“软
2024-09-19 20:02:00
难怪王夫人不给林黛玉换窗纱,让她每天面对绿窗纱,才是最深折磨
...。似乎有迹可循的只有周瑞家的送宫花,以及林黛玉对薛宝钗说起吃燕窝事小,受人冷眼诅咒却难以承担。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
2024-11-03 10:20:00
王夫人:用绿窗纱折磨林黛玉精神,更借鲍太医的药消灭黛玉肉体?
...蘅芜苑的雪洞一般布置,让贾母借题发挥,不但抨击了薛宝钗失礼“离了格儿”,更讽刺薛姨妈缺少对女儿的教养。后面执意替薛宝钗布置屋子,尤其不是吩咐王夫人和王熙凤,而是让丫头鸳鸯来布
2024-11-19 10:52:00
王夫人为什么告诉林黛玉“我们不吃茶”,贵族豪门说的话你听不懂
...草又说)有趣,只是不大认得”,实际代表他对儿媳妇薛宝钗的两个阶段认识。薛家女儿薛宝钗,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贾家儿媳妇薛宝钗,山中高士品德,举案齐眉德行,倒是之前贾
2024-09-20 19:22:00
贾母讥讽薛姨妈,真是字字珠玑,王夫人眼见妹妹被嘲讽只能干着急
...故事。既然提到贾母讲话,就不得不提一段老太太评价薛宝钗的话,那里头才叫大有门道。 (第三十五回)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
2024-09-25 19:33:00
林黛玉的绿窗纱,为何让贾母十分恼火
...完全不喜欢这个外甥女,更别提让她做自己的儿媳妇。但宝钗却不一样,行事圆滑妥帖,又是自己亲姐妹所出,是她自己的娘家人,知根知底,同样腹有诗书。在两者之间,王夫人自然更偏向于宝钗
2024-02-07 16:12:00
因为二两人参,薛宝钗骂王夫人没见过世面!王夫人倒说骂得对
...外换一些,哪怕细一些也行。周瑞家汇报的时候,恰逢薛宝钗也在,薛宝钗把这事揽了下来,说让薛蟠出去买点真人参。然后还笑道:“这东西虽然值钱,总不过是药,原该济众散人才是。咱们比不
2024-12-04 09:39:00
贾母:将珍藏的三样宝贝送给薛宝钗时说的话讽刺入骨,你品你细品
贾母带着刘姥姥来到薛宝钗的蘅芜苑,一进屋子就大皱其眉。一向好奇更不吝夸赞美颜的刘姥姥此时竟一言不发。贾母本意是想带着刘姥姥欣赏一番,结果生生在薛宝钗的房中落了面子,让她不得不发声
2024-11-03 10:22:00
红楼梦:刘姥姥跟贾母参观潇湘馆,为什么才进门就摔了一跤?
...姥姥上门打抽丰,求“嗟来之食”的举动,让林黛玉、薛宝钗和妙玉这三个寄人篱下之人,集体的“不认同”。妙玉嫌她“脏”,贾宝玉说她贫婆子,林黛玉给她取名母蝗虫,薛宝钗罕见的点赞,都
2024-10-01 15: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
功德碑,记功载德,颂扬政绩。在曾担任夏津县知县的朱国祥纪念馆内,就立有一块“功德碑”,记载了他在夏津任职期间勤政爱民的功绩
2025-09-04 17:26:00
和平必胜!战火中的“东洋妈妈”
岩濑妇佐,在《贵州省志·人物志》中出现的唯一一个日本名字。在战火与偏见交织的20世纪,这位来自日本的女医生——岩濑妇佐用一生诠释了“医者无国界”的和平真谛
2025-09-04 20:24:00
吉刻新闻记者 陈志文 王昕摄像 马瑞 孙上修制作 马瑞
2025-09-04 21:32:00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描绘家国山河丨一见·抗战贵州⑧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贵州作为战略大后方——内迁学校、图书馆在此续燃文脉
2025-09-05 01:05:00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