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阅读《红楼梦》有个问题,稍一不慎就容易被瞒过,就是贾府众主人之间的关系。
都知道互相矛盾很深,但从日常交往和言语中,却体会不到严重程度。
等到贾母查赌,抄检大观园,中秋夜宴时,才幡然醒悟糜烂到这般地步。
这就涉及到贾府上流社会贵族间的交流方式。他们不像底层老百姓直接,惯会使用点到即止,迂回暗示,含沙射影的交流技巧和方式。
这就像皇帝与大臣、后宫嫔妃之间讲话,全是技巧和套路,段位稍差就会听不懂和被坑。
并不是说贾府宅斗如宫斗,而是那时候的贵族(时至今日也是如此)都如此讲话。
刘姥姥的讲话方式一听就懂,但贾母的话里话外,却并不容易让人看懂。
比如,刘姥姥去到潇湘馆,贾母突然让王夫人给林黛玉将绿色窗纱给换了。
如果单纯只理解为换窗纱,便白看了这一段故事。
既然提到贾母讲话,就不得不提一段老太太评价薛宝钗的话,那里头才叫大有门道。
(第三十五回)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薛姨妈听说,忙笑道:“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
贾母的话一听就让人感觉“不真”。皆因就在她说这话前,宝钗因恭维她而踩踏凤姐,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
贾母听后不认可,直接反驳说王熙凤很不错了,不像王夫人不会说话,木头一样公婆跟前不显好。
你听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告诉宝钗“不会说话就别说话”,做个“木头”也没人拿你当哑巴。
经此一闹,王熙凤和薛宝钗都彻底不说话了。也许是觉得刚才表达有些过,也许是为了缓和气氛,贾母才又当众夸奖起宝钗来。
可经过前面的“抨击”,再看贾母这会儿的夸奖,总觉得不是那个滋味。
这也正是贾母要的。就像刘姥姥来贾府,并没有得到体恤,被一通折腾后才得偿所愿,“女篾片”就是这个作用。
如果不折腾刘姥姥,就不会给她拿走那么多。
而刘姥姥不来,也不会被那样折腾。
如今薛宝钗被先怼后夸,何尝不也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谁叫薛家赖着不走,慢慢在贾家人心中变化了地位。
就说那薛蟠,每次酒宴不被人戏耍?贾宝玉明知表哥不读书,还提议做艰难的[悲愁喜乐]酒令。明知道“庚黄”说错了,也毫不犹豫拆穿是“唐寅”,权当他是“蔑片相公”么?
薛家母女在里头也不容易!早请示晚问候,一刻也闲不下来。贾母生气得听着,高兴得陪着,说错话还要被怼,你说这叫什么事?
薛家如此何尝不是妄图攀附自找的?
回头再看贾母这段夸奖薛宝钗的话,就能体会到先贬后褒的深意。
当然,贾母夸薛宝钗绝不是口是心非。以她老人家的地位和体面,不会讲一些口不应心的话来敷衍小辈。
她说薛宝钗好,肯定也是从心中认为宝钗的某些方面就是好。这也是事实。
薛宝钗无论品貌行事,胸怀志向,学识素养……全都是一时之选。贾府三春确实不如她。林黛玉的心胸也确实较之稍差,这都毋庸讳言。
但贾母话里有话在她说了三点:
一,当着姨太太面奉承。
二,千真万真。
三,全不如宝丫头。
要知道“完全的肯定”往往透着“否定”。人无完人,哪有那么好的呢?
尤其当贾母那么高的身份,脱口而出“奉承”,你让薛姨妈和薛宝钗如何“受得起”?
她还提前保证“千真万真”,又给加了一层压力。
便逼得薛姨妈不得不说:“老太太说偏了”。
而她这句话一说就“入套”了。什么叫“老太太说偏了”?贾母都说千真万真了,你薛姨妈就给否定了?不是说贾母口不对心,胡言乱语么!
所以,贾母明夸薛宝钗,实际是给薛姨妈下套。告诉众人薛宝钗不会说话传承自薛姨妈。
王夫人一看不能这么玩下去了,越说越露怯,才干脆接话不叫再说。这段公案才罢了。
而短短几句话的功夫,贾母是由薛宝钗到王夫人,再到薛姨妈一个也没放过。你说厉不厉害。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6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