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没人阻止司马懿篡夺江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29 21:57: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临终托孤幼帝曹芳于司马懿和曹爽。曹芳即位后,司马懿遭到曹爽排挤,升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都城洛阳。自此,曹魏的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那么,问题来了,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没人能阻止司马懿篡夺曹魏江山呢?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没人阻止司马懿篡夺江山?

首先,据《魏志·文帝纪》《任城陈萧王传》《武文世王公传》记载,曹操的儿子有25位。在三国时期的众多诸侯中,曹操的子嗣确实较多,比如刘备只有刘禅、刘理、刘永等几个儿子。但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曹操的儿子无法阻止司马懿篡夺曹魏大权。

就第一点来说,是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操只有5个儿子在世,分别是:曹据、曹宇、曹林、曹彪、曹茂。换而言之,司马懿实在太长寿了,乃至于曹操的大部分儿子都难以望其项背。并且,除了亲生儿子外,曹真这位曹操最有出息的养子,也早在公元231年就病逝了。因此,在数量上,曹操还在世的儿子就不是一个强大的势力。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没人阻止司马懿篡夺江山?

其次,就第二点来说,则是曹魏的藩王不掌握实权,所以,曹操还在世的几个儿子,也没有反抗司马懿的能力。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即位。正式取代东汉王朝后,曹丕将自己的众多弟弟都封了王,但是,这些诸侯王没有任何治理封国的权力,比如封国内的官吏,都是朝廷直接任命的,也即诸侯王无权干涉。与此相对应的是,汉朝、明朝等朝代的藩王,则有权任命自己封国内的官吏,甚至组建一定数量的护卫,从而掌握兵权。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没人阻止司马懿篡夺江山?

因此,曹操还在世的几个儿子不仅没有兵权,甚至连保护自己的安全都比较困难。根据史料的记载,曹魏诸侯王的封国内,最多只有数百人的护卫,而且都是老弱病残,这凸显出曹丕、曹叡对于藩王的限制,比如大家熟悉的曹植,甚至遭到了曹丕的打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魏限制藩王的策略,也为司马懿等士族的崛起和壮大埋下了伏笔。

最后,就第三点来说,则是曹魏经常更换诸侯王的封地。魏文帝曹丕在位时,为了不让诸侯王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势力,经常迁徙他们的封地,改变他们的封号。以曹植为例,黄初二年(221年),30岁的曹植被徙封安乡侯(今河北晋州侯城),邑八百户;当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今山东鄄城县)。黄初三年(222年)四月,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户。黄初四年(223年),32岁的曹植徙封雍丘王。

曹植的经历,也是曹操其他儿子的缩影,曹丕、曹叡父子让他们从一个封地到另一个封地,而不能通过长期在一地积累势力。而且,曹丕还不允许诸侯王之间见面、联络,防止他们联合起来。长此以往,曹魏诸侯王不仅实力弱小,之间的关系也更加淡薄。等到高平陵之变爆发时,这些诸侯王只能眼睁眼看着曹魏的江山易主了。

曹操有25个儿子,为何没人阻止司马懿篡夺江山?

此外,就曹操的儿子曹彪来说,公元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公元222年,升为弋阳王,同年又升为吴王。公元224年,改封寿春县。公元226年,魏明帝即位,升迁,徙封地在白马。公元232年,改封楚王。嘉平三年(251年),楚王曹彪与王凌密谋废掉皇帝曹芳,从而从司马懿手中夺回大权。但是,因为事情败露,不仅王凌等人被杀,曹彪也被赐死,享年五十七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07:45:2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司马懿死后,曹姓宗室为何无人反抗?
...诸侯们根本无法参与政治,更别说对抗司马懿了。曹魏对诸侯王的压制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曹魏的分封是“虚封”,诸王毫无政治权力。曹魏的宗室诸王虽然表面上看有自己的封地
2023-08-28 15:31:00
曹丕、司马炎相继吸取前政权灭亡的教训
...政;他把二十七个司马家族的子孙,分封到全国各地,做诸侯王。这些同姓诸侯王,拥有军队,能自主选用封国中的文官武将,可以自行征收赋税。他们所驻守的地域,俨然就是一个个小国家。晋武
2023-01-29 22:23:00
历史上假节钺指的是什么
...最有权势的大臣是他的大都督,但孙权早期时期,既不是诸侯王,也不是皇帝,他没有资格授予“假节钺”,这也导致他手下的周瑜、鲁肃和吕蒙,虽然实权很大,但没有“假节钺”之权。孙权称帝
2023-11-20 20:02:00
司马篡魏时,曹氏与夏侯氏的人才去哪里了?
...曹彪被司马懿赐死,作为大臣的司马懿居然能够赐死曹魏诸侯王,可见司马懿既有政权又有兵权,而曹彪没有实力又有着非份之想。曹睿说了曹魏宗室,再来说说夏侯氏与曹魏远亲,夏侯惇有9个儿
2023-07-07 11:47:00
曹植认为“保家之主”的儿子,为什么不支持曹魏?
...志·任城陈萧王传》事实上曹叡做得比曹丕更过分,他对诸侯王进行严格监管。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臣下都
2023-05-11 09:45:00
晋朝统一后迅速衰落:司马炎的统治策略与西晋的短暂繁荣
...但晋武帝却仍然大封宗室、勋臣为诸侯。单以司马宗族的诸侯王为例,一起封王者达27人,每一位都取得大片封地及为数众多的军队。诸侯王的标准当时分大、次、小三等,其间大国设置战士50
2023-11-12 09:08:00
西晋为何五十年就灭亡了
...怕历史重演。司马炎认为曹魏灭亡,在于没有分封王子为诸侯王,宗室力量太弱,因此即位后就大肆分封诸侯王,结果诸侯割据的形势迅速形成,西汉七国之乱犹在眼前。 290年(西晋太熙元
2023-11-16 15:50:00
司马炎篡位后厚待曹奂,刘裕篡位后是怎么对待司马家族的
...刘协为山阳公,以山阳的浊鹿城为都,食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并允许在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当然,刘协只是一个公爵,而曹奂则是王爵。由此
2024-02-01 13:08:00
曹丕登基之后为了自己的地位,都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上曾出现过吴楚七国之乱,这是由于刘邦分封的同姓诸侯王权力太大的原因;在东汉的历史上曾出现了持续百年的外戚、宦官权力争夺。曹丕登基之后,非常重视吸取前朝的教训。这主要表现在
2023-07-02 22: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