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曹植认为“保家之主”的儿子,为什么不支持曹魏?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09:45:00 来源:戏说三国

曹志在曹魏时期被封为济北王,到了西晋被降级为鄄城公,但他却坚决支持司马家,是晋朝的大忠臣。曹植在曹志小的时候说他将来是保家之主。曹家都被司马家给夺了,那曹志保的是谁的家?

曹植的小家?

为什么会这样?估计很多朋友会很疑惑,因为其他人支持司马家可以理解,曹志为作曹魏的宗亲却选择司马家,你觉得怪异吗?

曹植认为“保家之主”的儿子,为什么不支持曹魏?

司马昭在司马师死后控制整个曹魏,当时的魏帝曹髦发兵攻打司马昭,结果在路上被司马昭的部将成济所杀。此时司马昭选中燕王曹宇之子曹奂作为魏国的皇帝。

司马昭派长子司马炎去邺城接曹奂,此时作为济北王身份的曹志反而深夜拜访司马炎,而且谈到天明,两人是相见恨晚,交谈甚欢。

魏国皇帝被杀,魏国大权在司马家的控制之中,曹志不但不为魏国做点事情,反而去巴结司马炎这怎么也说不过去。至少曹家的荣辱与自己相关,这不是有点吃里扒外了嘛。

曹志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曹操重用亲族,重用曹家、还有夏侯家最后夺得天下之七分,曹丕经过与兄弟曹植的竞争成功地成为曹操的接班人。曹丕上位之后就对曹氏进行打压,他第一个下手的是曹洪,接着对自己的兄弟曹植进行打压。

曹植认为“保家之主”的儿子,为什么不支持曹魏?

曹植在曹丕的打压下,日子过得生不如死。后来曹植转变思路改为讨好曹丕,但也没有用。曹丕死后,曹植以为自己的春天来了,他写信给曹丕的儿子魏明帝曹叡,结果却是失望而归。每一次想求见皇帝,希望能让自己有一番作为,结果还是失望。

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

事实上曹叡做得比曹丕更过分,他对诸侯王进行严格监管。

时法制,待藩国既自峻迫,寮属皆贾竖下才,兵人给其残老,大数不过二百人。——《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

臣下都是无才之人,守卫都是老残之人,而且还要严法控制,说白了就是享受着诸侯王的地位,现实却是像坐牢一般。诸侯王如同敌人一般被看管。

你觉得如此待遇,能让诸侯王和曹魏皇室团结为一体吗?

最后曹植绝望了,抑郁而终,终年41岁。他看好自己的庶子曹志,最后让他作为自己王位的继承者。

曹植认为“保家之主”的儿子,为什么不支持曹魏?

曹志看到曹植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自然对曹魏心生绝望之情,因为他看到魏国皇帝不但严格看管自己的父亲,而且还经常列出曹植的罪状,进行削减户数。

曹志这个人也不是普通人,文采不如父亲,但对局势的把握却高于父亲。他放弃曹家这个大家,转而关注曹植这一脉的小家,也许这个保家之主指的是保这个小家。

秦、魏欲独擅其威,而财得没其身;周、汉能分其利,而亲疏为之用。——《晋书·列传·第二十章》

后来曹志上书司马炎谈到上面这句话可以看出曹志心中对曹魏有多么不满。他直接将曹魏失去天下和秦失去天下的原因直接归结为对宗室的打压。

从这里看得出曹志心中有多恨,不过曹志这种做法在知常容看来还是有欠厚道,因为曹魏再坏那也是本家,司马家最好也是别人家,这个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曹志可不管这么多,反正对曹魏十分失望,这才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深夜拜访司马炎。

曹植认为“保家之主”的儿子,为什么不支持曹魏?

司马炎在当了皇帝之后对曹志十分信任,甚至认为天下就曹志最了解他。

不过最好的友情和信任在切身利益面前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司马炎有一个儿子司马衷,智商不怎么样,稍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

司马炎有一个弟弟叫司马攸,过继给司马师当儿子,为人仁德。

司马昭的权利是从司马师手中接的,司马攸作为司马师的嗣子,继位也是合情合情,所以当时朝臣看到这种局面,为了晋朝的千秋万代,建言司马炎死后应传给司马攸而不是司马衷。

曹志当时也是这样的观点。

曹植认为“保家之主”的儿子,为什么不支持曹魏?

曹志知道司马炎想立自己的儿子,他也知道自己上书支持司马攸肯定会让司马炎生气,但曹志还是做了,所以曹志对司马家可以说用忠臣二字形容。

上书之后,司马炎大怒,说了这么一句话:曹志尚不明吾心,况四海乎!

最后曹志受罚,司马攸被司马炎打压抑郁而死。

司马衷被立为太子,即晋惠帝。他在位期间一统天下的晋朝发生八王之乱,很快中原就陷入水火之中,晋皇室不得不南迁,史称东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1: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曹植的妻子和儿子是谁?
曹植作为魏晋时期建安文学的“建安之杰”,后世对他的评价很多,主要有《文心雕龙》、《文选》及与萧统同时期的钟嵘对曹植的评价。《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学家刘勰的作品,《文选》是我国
2023-08-31 10:52:00
西晋忠臣曹志的传奇一生
...,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他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陈思王曹植!据史书记载,曹志受到父亲的影响,自幼喜欢读书,少年时就以才学、品行闻名天下,另外他“夷简有大度,兼善骑射”,是个文武双
2023-08-28 12:33:00
...先来看第一条。杨修比司马懿还大四岁,生于公元175年。曹植比曹丕小五岁,生于公元192年。如果曹操没有杀杨修,并且立曹植为嗣的话,那么到曹操死去的时候,曹植继位,这时候曹植2
2023-08-22 15:12:00
前朝勋贵新朝臣:曹魏宗室在晋朝的仕官情况
...建元元年(479年)被废除,享国214年。曹奂曹志:陈思王曹植幼子,从小文武双全,深得曹植喜爱,被曹植立为王位继承人。在司马炎到邺城迎接曹奂登基时,曹志便与司马炎结下了深厚的
2024-02-29 16:12:00
曹植这辈子做对了一件事,保全了自己的后代
曹志,字允恭,魏陈思王曹植之孽子。《说文》:志者,从,之声。心之所之也。《说文》:允,信也。《尔雅》:恭,敬也。《孙诒让·间诂》:“孽,庶子也。”曹志这个名字是曹植从《尚书》的“
2023-02-22 20:04:00
为何曹操最终传位给曹丕
...又有很多谜团,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曹昂、曹冲、曹丕、曹植四个人中,曹丕最不受曹操欢迎的一个,为何曹操最终传位给曹丕?其实,这和一个小孩关系重大!曹昂是曹操妾室所生,但因为生母早
2023-02-10 09:49:00
历史上有五位“好圣孙”,那么哪一位最名副其实呢?
...中处于劣势。比如公元214年,曹操东征孙权的时候,就让曹植留守邺城,还说了一句“吾昔为顿邱令,年二十三。思此时所行,无悔於今。今汝年亦二十三矣,可不勉与”。这说明曹操是把曹植
2023-04-24 17:26:00
晋武帝司马炎为了让儿子顺利继位,为他扫除了哪些“障碍”
...喻户晓,他就是魏武帝曹操的儿子,高八斗却命运多舛的曹植。曹志怆然叹息道:“安有如此之才,如此之亲,不得树木助化,而远出海隅!”此言与其说是同情齐王,不如说是替自己父亲曹植鸣不
2024-05-23 21:31:00
晋朝权臣贾充与司马炎:一个怕妻如虎,一个宠妻如命
...别是曹魏家族、庾氏家族和其他势力;尤其是曹志,其父曹植也曾被曹丕硬逼着归藩,委屈了一身才华;上述势力都是忠于司马家族的,但此刻都选择了司马攸。无它,只因大家都听说太子司马衷是
2024-04-17 18: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
在某县一宣传栏中,张贴了这样一张宣传标语,上写:“趁势而上,全面谱写……新篇章。”其中,“趁势而上”是“乘势而上”之误
2025-10-20 18:27: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鱼子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重温“打不垮”的烽火岁月
(视频拍摄:王宏飞 视频制作:周颖)(海报设计:梁玉)在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镇,曲折狭长的山谷中有个红色旅游村庄——鱼子山村
2025-10-20 20:39:00
“彩墨生辉·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10.20-10.31相约河北美术馆
2025-10-20 10:37:00
“快看这个,是乾隆的‘古稀天子之宝’,以前只在书画复制品上见过乾隆的印章,今天总算见到实物了。这温润的玉质、精湛的雕工
2025-10-20 07:37:00
文物出道计划 | 水里“冒出来”的战国小钺钺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10-19 19:54:00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