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9 15:0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汉朝历史上汉武帝刘彻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一改对待匈奴的外交策略,通过3场大战结束了匈奴的统治局面,并打出了属于汉人的尊严,从此匈奴的辉煌一去不复返。

值得一提的是,从相关的历史记载来看,汉武帝执政晚年汉军对匈奴的战争屡战屡败,匈奴重新掌控了战争的主动权,形势对汉朝非常的不利。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可让人纳闷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汉王朝政权依旧稳固如初,强大的匈奴却开始四分五裂,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想要了解这其中的原因,还得从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说起。

汉朝3场战争转守为攻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赶出河套地区,然而秦朝末年中原大地陷入战乱之中,匈奴则趁机不断发展生产,渐渐地走出了衰败的阴影,对刚刚建立起来的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冒顿单于执政期间,匈奴部落不断向四方扩张,先后吞并了东胡、楼烦、河南王等部落,肥沃的河套平原再度落入匈奴人的手里,中原前往西域的道路也被其控制。

汉朝初期,刘邦、吕雉、文景二位皇帝为了发展生产,不得不采取联姻的方式维持与匈奴和平的关系,军事上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地位。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汉武帝执政时期,汉朝经历文景盛世的发展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汉武帝本人也是一位铁血皇帝,于是整个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战略从防御转变为了进攻。

根据历史的记载,汉武帝执政的中期对匈奴一共发动了3场比较大的战争,它们分别为漠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打的匈奴节节败退、溃不成军。

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进攻西汉上谷、渔阳、辽西等地,汉武帝派遣卫青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南等地(河套平原南部的地区),汉军通过“迂回战术”绕到匈奴后方,切断了他们的后方补给线。

与此同时,卫青又派遣大军分别包围了白羊王、楼烦王各个击破,最终匈奴数千人被活捉,此战过后汉朝重新控制了河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依靠着河套平原的战略优势,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派遣霍去病进攻河西之地(河西走廊一带),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分多次进攻匈奴,斩杀、俘虏匈奴大军数十万人。

河西之战让汉朝控制了整个河套地区,后来汉武帝设立武威、酒泉、敦煌、张掖四郡,并且在秦朝的防御工事上又加固防御,从此之后彻底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威胁。

汉军与匈奴的第三战则是霍去病的成名之战,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卫青、霍去病分两路攻打匈奴,此战也被称之为漠北之战,汉军一共歼灭匈奴9万余人,而霍去病一人独占7万余。

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便来源于此战,自此之后匈奴再也无力南下,汉武帝、卫青与霍去病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功绩。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可惜的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卫青、霍去病二人先后去世,痛失大将的汉武帝不得不停止对匈奴的战争,双方迎来了一段时间的和平期。

匈奴击败汉军重掌主动权

西汉与匈奴之间的和平大致维持了十余年,在此期间匈奴人不断休养生息,元气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当时,汉朝的大将卫青、霍去病已经去世多年,于是乎匈奴再度扣边。

公元前103年汉武帝任命赵破奴为将,率领大军攻打匈奴想要一举解决北方边患,可惜的是先后数场战争都以失败而告终,史书记载匈奴“遂没其军”。

几年之后,贰师将军率领兵马攻击右贤王部落,此战前期斩杀匈奴万余人,可在回军的途中却中了匈奴的埋伏,汉军主力被匈奴人围歼,活下来的人不足四成。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李广利也曾率领数万骑兵攻打匈奴,结果因为孤军深入被围困,不仅损失汉军士卒数万人,自己也不得不投降匈奴,汉武帝战略主动便为了被动。

汉武帝执政中前期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但在执政后期却开始变得昏庸,他不仅重用酷吏,甚至还沉迷修仙问道,以至于造成了后来的巫蛊之祸。

西汉王朝的内部矛盾不断升级,甚至朝堂上的政治矛盾也十分的尖锐,整体国力远远不如早期。总的来说,对外战争陷入泥潭,内部政治也混乱不堪,曾经强盛一时的汉朝颓废之势尽显。

对于西汉当时的现象,史书是这么形容的“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最终匈奴还是重新夺回了对漠北的控制权,西汉再度暴露在匈奴的威胁之下。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按道理来说,汉军在卫青、霍去病之后的战争中屡战屡败,能战之士几乎没有多少了,可是在后来的几十年间西汉坚持了下来,匈奴却开始四分五裂,多少让人感觉有些匪夷所思。

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与汉武帝、匈奴之间的战争有关,也与中原王朝、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有关,与汉昭帝的对外政策也有一定的联系。

为何最后却分裂了

匈奴的巅峰期是冒顿单于执政时期,当时匈奴的控弦之士大致在40万左右,匈奴人皆是上马为兵、下马为民,这40万士兵占据匈奴人口很大一部分比例。

漠南之战中,卫青斩杀匈奴骑兵的数量几千人,河西之战霍去病在皋兰山下汉军斩杀匈奴近万人,祁连山下又斩首三万余人,漠北之战中霍去病更是打入了匈奴王庭。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此战过后,霍去病“降异国之王三十二”,这些王庭部落统领其部众数十万人归顺汉朝,所以说漠南、河西、漠北三场战争,匈奴人损失的不仅仅是军队,还有他们为数不多的人口。

战争从来没有胜利者,匈奴的实力因战争而削弱,西汉王朝也因为战争陷入泥潭,所以才会出现上文提到的民多流亡、人复相食,但两方不同的种族文化,使得在面对困境的时候恢复的快慢也不同。

西汉王朝是农耕文化,老百姓有着固定生活的土地和生产资料,只要是风调雨顺几年之后生活就能回归正常水平,这便是农耕文明的稳定的优势。

匈奴则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军事上他们虽然对汉朝占据优势,但随着河套肥美草原的丢失,他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生活资料也越来越少,不得不重新过上一边掠夺一边流浪的生活。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漠北一带的天气本就十分寒冷,匈奴人很难再向北迁徙,东部又被强大的汉朝占据,为此他们不得不向西部与西域民族争夺生存所必须的空间。

有利益冲突变回爆发战争,尤其是在种族生死存亡之际,而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西域多国开始与西汉王朝结为联盟一统反抗匈奴人的统治。

乌孙国曾是西域多国之一,面对强大的匈奴人入侵选择与西汉合作,公元前71年汉朝联兵20多万与匈奴展开大战,匈奴军队溃败元气大伤。

匈奴本就不是一个整体,他们是由很多个部落联合而成的一个部族,这样的一个联盟在顺境中如同铁板一块,但逆境中却很难做到“共苦”。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战争失利、领土无限被压缩、人口不断减少,再加上前所未有的天灾到来,匈奴的困境日益加剧,以至于内部矛盾开始被激化,强大的部落抢夺弱小部落的资源。

弱小的部落无法抵抗强大部落的侵略,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投降汉朝,加快了匈奴的衰败。公元前60年匈奴老单于身死,即位的新单于屠耆堂开始排除异己,日逐王部落投降汉汉朝。

2年之后,匈奴内部分裂为5个部落分别为呼揭单于、车犁单于、乌籍单于、屠耆堂单于和呼韩邪单于,这一时期被誉为五单于争立时期。

一把筷子不容易折断,但一根筷子却容易折断,5个单于各自为政给了西汉王朝纳降的机会。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长安朝贡自请为婿,至死都与汉朝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汉武帝晚年与匈奴决战,匈奴为何活不下去了

公元46年,匈奴国内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因部落矛盾的不断冲突匈奴再度发生分裂。日逐王麾下的数万匈奴人被称之为南匈奴,投降汉朝后被安置在河套地区一带,漠北的匈奴则被称之为北匈奴。

漠北天气寒冷、土壤贫瘠,恶劣的环境导致北匈奴的发展缓慢,困境再度使北匈奴内部不和谐,各大部落之间经常大打出手,最终一部分北匈奴慢慢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一部分融入中原王朝之中。

综上所述不难发现,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虽然没有彻底击垮匈奴,甚至在后期还被匈奴翻盘,但他的战争却让匈奴陷入了发展的泥潭无法自拔。

汉王朝凭借着农耕文明的优越性慢慢地发展起来,匈奴则因游牧文化的局限性一点点丧失优势,最后四分五裂直至消失。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为什么消耗国力与匈奴大决战
汉武帝与匈奴大决战,是西汉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军事冲突。尽管当时国库吃紧,但汉武帝刘彻依然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与匈奴进行火拼。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多维,涉及国家安全、政治考量以及汉武帝个
2024-03-03 20:36:00
漠北决战:汉武帝与匈奴的史诗般的战争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是古代历史上雄才大略的一位帝王。他之所以被后世推崇敬仰,就是因为在他的统治下,一改汉王朝前期屈辱的和亲政策,坚决主张对外用兵,打败了雄踞草原大漠的匈奴,使世世代代
2023-12-02 05:23:00
前101年,汉武帝下达宣战诏书。沉寂了数年的汉匈战争,重新启动!可是,很快,汉武帝就发现:汉军仿佛不记得怎么跟匈奴人打仗了。怎么打怎么输。屡败汉武帝与匈奴进行了3次上规模的交手,
2024-05-31 19:13:00
汉武帝打了一辈子匈奴,失去卫青霍去病后却连打败仗
...果丰硕的卫青霍去病时代不同,此时的汉朝皇帝,依然是汉武帝,这4场战役,却难求一胜。这是为什么呢?难道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离开了卫青霍去病,就不会打仗了?01、公元前103年,赵
2023-07-16 06:26:00
汉武帝前期重用卫青,为何后期又极力打压他?
卫青作为汉武帝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战功无数,七战七捷,改变了自汉朝建国以来对匈奴作战被动防守的局面,开启了汉匈史的新篇章。按理说汉武帝应该更加重用卫青才对,但汉
2023-10-08 15:23:00
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汉武帝巩固胜利奠定了基础
汉景帝后三年(前141年),汉武帝继位,年十六岁。两年后,建元二年(前139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联合起来对抗匈奴。但是张骞这一走就是十三年,杳无音信。因为张骞在路上
2023-02-16 22:44:00
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历史的必然选择
汉武帝在位54年。其中,自前133年马邑之谋到前89年“轮台罪己”,汉武帝与匈奴的战争持续了44年。一直打到“海内虚耗,户口减半”,汉武帝才停止了对匈奴的主动进攻。为何汉武帝一定
2023-09-19 20:02:00
李广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
...方的7个郡担任郡守,就连匈奴单于都知道李广的威名。汉武帝继位之后,李广是汉朝的大将,李广的弟弟李蔡在朝廷担任丞相,李广家族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陇西地区的贵族都以李广家族为荣。然
2024-04-25 11:33:00
卫青是靠国力碾压才能打败匈奴的?他的军事能力是不是一般?
...安国、李广、李息、程不识等经验丰富的老将。一开始,汉武帝自然是希望发挥老将的才能来取胜的。前133年,汉武帝精心组织了马邑伏击战。此战,汉军集结了数十万大军,派出了韩安国、李
2023-02-16 23:0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