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家有老人,面对新冠你需要知道的30件事【科学防疫小贴士】(38)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20 15:26:00 来源:健康中国

老年人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

家有老人,面对新冠你需要知道的30件事【科学防疫小贴士】(38)

加强个人防护

1.符合接种条件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未全程接种的要全程接种,未接种加强针的要接种加强针。

2.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封闭场所。

3.确需外出时,一定要正确佩戴口罩。

4.避免直接接触外部环境物体,勤洗手,注意手卫生。

5.居家期间要定期开窗通风,注意体感温差变化。

6.有条件时,可将老年人转移至另外一个房间,待通风结束、室内温度恢复后再返回。

7.要保持心情放松,不要紧张,保证睡眠,规律作息。

8.饮食规律,多喝水,尽可能避免吸烟饮酒。

9.患有基础性疾病需长期服药的老年人,不可擅自停药,可让家人代取药。

10.关注政府和权威媒体发布的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11.家人如果接触社会面比较多,减少非必要探视老人的次数。

家有老人,面对新冠你需要知道的30件事【科学防疫小贴士】(38)

降低感染风险

如果家里同住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为减少同居老年人的感染风险,建议:

12.若有条件,可将感染者转移至其他住所,或用单独的房间进行隔离。

13.家人和老年人都需要注意手卫生。

14.感染者需与家人分餐并做好餐具消毒。

15.必须接触时,建议双方佩戴N95口罩。

16.做好共用空间的清洁消毒,特别是卫生间以及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水龙头等。

17.注意观察老人的情况,有问题随时处理。

家有老人,面对新冠你需要知道的30件事【科学防疫小贴士】(38)

感染后居家治疗提醒

18.确诊新冠居家治疗的老年人要每日监测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19.有心肺基础病的老年人可同时监测指脉氧饱和度。

20.家人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状态、食欲、大小便等。

21.充分休息,保持充足睡眠。

22.吃清淡及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不要一次进食过多,避免呕吐。

23.结合体温和出汗情况适当补充水分,饮水要少量多次。

24.老年人发烧时吃退烧药的剂量宜从小开始,降温要缓一些。

25.可以使用对症类中成药,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停用。

26.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要看清楚药物说明书。

27.高血压患者要注意血压监测,调整降压药的用量。

28.糖尿病患者注意监测血糖变化,防止低血糖。

29.防跌倒,活动时最好要有家人的帮助。

30.晚上去卫生间要醒后半分钟再起床、起床后半分钟再站立、站立半分钟再行走。

家有老人,面对新冠你需要知道的30件事【科学防疫小贴士】(38)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17:14: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贴士,老人,科学的资讯:
老人、儿童、孕产妇如何选用中药防治新冠病毒感染?为什么不同地区的药方不同?如何选用非药物疗法?专家回应【科学防疫小贴士】(80)
为防治新冠病毒感染,老人、儿童、孕产妇怎么选中药?为什么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药方?如何选用非药物疗法?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做权威解答资料图新华社供图01老人、
2023-01-04 15:14:00
...冠病毒感染防治,家长需要了解的都在这儿【科学防疫小贴士】(20)\" src=\"/newsimg/701/372/2b142ab8dfdcdd9e9506cd8f0f318bf6fdfc61fd
2022-12-13 14:41
有的感染者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咳嗽症状,也有人担心咳嗽久了会加重成肺炎,那该怎样选用中药治疗?和感染者住在一起,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应注意什么?怎
2023-01-04 15:16:00
如何做好家庭防护?春季预防流感小贴士请查收
春季由于气温波动频繁,昼夜温差大,使得流感病毒更容易在不经意间侵入,尤其对免疫力较弱的老人和儿童造成威胁。在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上,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郑翠侠教授
2025-04-28 17:25:00
...走高,铁西区笃工街道人民里社区制作了醒目的彩色“小贴士”,提醒居民注意用电、用气安全。同时,带着这些“小贴士”走进空巢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家中,检查燃气软管是否安全,报警器
2023-07-20 03:14:00
夏季高温,防中暑小贴士来了
本文转自:人民网-科普中国在炎热的夏天,持续高温天气,稍不留意,可能就中暑了,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威胁生命,近期急诊室里,中暑患者也明显增多。中暑是一个与气温、室温相关的季节病,准
2023-06-05 14:39:00
...化不良。此外,饭后剧烈运动,还可能会诱发胃下垂。小贴士:“饭后百步走”有讲究,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度运动,不建议剧烈活动。此外,也不要饭后立刻“百步走”,建议休息二三十分钟再开始
2025-02-19 10:31:00
先睹为快!河北科技馆1月9日重新开放!一起去免费打卡4D影片吧~
...身份证进馆参观,这一举措将大大减少排队等待时间。小贴士●参观小贴士一、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00(16:3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节假日期间的开放时间,请留意河北
2024-01-07 18:51:00
应对新冠病毒,请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科学防疫小贴士】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了新冠病毒感染的情况。在此提醒大家要做好科学防护,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2023-05-29 08: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妇幼科普 | 共筑宝宝健康未来,科学营养与三级预防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王青9月12日是“中国预防出生缺陷日”。2025年的主题——“关注孕期营养,孕育健康未来”
2025-09-11 13:06:00
儿童常“脾常不足”易招来湿气?中医教您这样做
排不完的毒,祛不完的湿;补不完的气血,上不完的火。夏天久居空调房,秋天迎来多雨季,突然发现孩子舌苔厚、大便黏腻不成型,是不是孩子也湿气重
2025-09-11 07:59:00
普通人定期洗牙有必要吗?口腔专家:非常有!
国家卫生健康委9月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主任医师邓旭亮介绍,食物残渣会附着在牙齿表面,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清洁
2025-09-11 07:59:00
请领取您的健康福利:免费筛查5年!贵阳市公卫中心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启动!
为关爱女性健康,提高宫颈癌早期诊断率,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推出免费宫颈癌筛查项目,符合条件的女性可免费接受5年期的多项筛查
2025-09-11 00:17:00
稻香黄河口 | 从一粒大米到一碗好饭的诞生 这里都是满满的学问
大众网记者 李欣 赵奕宁 东营报道米饭,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平凡却最不可或缺的主食。然而,要煮出香气四溢、颗粒分明的米饭,奥秘不仅在于烹煮的技巧
2025-09-10 08:44:00
东城中医院蔡学萌:巧用针药结合,破解耳鸣困扰
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有近十年的针灸门诊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风偏瘫、失眠
2025-09-10 09:24:00
东城中医医院张东大夫: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张东,中医执业医师,师从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魏玉香主任医师,跟随国家级名中医程海英主任临床学习数年。每周二,四,六全天出诊
2025-09-10 09:55:00
手术室为什么会放花生米?
作者:敏敏 加七在手术室里,需要花生米?最近,一张手术室的器材清单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在纱布、针筒、棉球、引流管等一众“正经”的手术器材中
2025-09-10 19:29:00
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中医传承,赋能基层医疗
近日,烟台市2025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骨干医师培训班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举行,中医科作为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授课科室
2025-09-10 10:14:00
百姓身边的暖心医护团队 —— 记河南省中医院骨科医护人员
在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有这样一支让人倍感温暖的医疗护理团队。他们不仅在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护理中倾注了十足的耐心与温情,更在特殊患者的照护过程中
2025-09-10 11:17:00
尖峰眼科提示:近视手术能摆脱哪些困境?
随着近视人群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把“摘镜希望”押在近视手术上——看着身边一个个“摘镜成功”的朋友,术后第二天就能清晰看世界
2025-09-10 11:18:00
越来越多结节患者选中医?济南国医堂张青松主任:中医理气散结优势多多
随着体检普及,甲状腺、乳腺、肺部等部位的结节检出率逐年上升,不少患者因担心结节进展,开始倾向于通过中医调理改善。济南国医堂医院中医肿瘤科张青松主任
2025-09-10 11:19:00
关注肿瘤患者康复期:探访四川友谊医院无陪护支持服务
肿瘤治疗是一个漫长过程,尤其在术后或放化疗后,患者虽无需ICU级别的生命支持,但仍需专业、密集的护理,这使得许多无法全程陪护的家庭面临现实困境
2025-09-10 11:20:00
本市拟开展老年人助医陪诊试点
昨日,2025北京养老服务行业发展四季青论坛召开,以“深化养老服务改革探索北京养老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为主题,系统展示北京养老服务体系改革发展新成果
2025-09-10 11:25:00
全市第三家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落地大兴
“有了落地大兴的创新站,我们企业无论是工艺规模扩大还是原料前处理等流程,有了前置沟通渠道,审批效率将大大提高。”北京五和博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医药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华如是说
2025-09-10 1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