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03 15:52:00 来源:戏说三国

康熙帝是清朝最雄才大略的帝王,康熙在位61年,外攘强敌,内修政治,奠定了大清王朝的疆域。然而,康熙晚年,九子夺嫡,康熙为了稳定朝局,对朝廷之上诸多问题进行妥协。雍正登基后,立即改革时弊,其中,雍正在3个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成就:第一、清缴户部亏空;第二、治理贪腐,第三、实施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虽然这3项大政在实施过程十分艰辛,但通过13年的努力,雍正朝官员清廉,国库充盈,雍正给乾隆留下一个殷实的家底。但乾隆登基后,立即将雍正的这些政绩全部推翻。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先说追缴户部亏空,康熙晚年,朝廷官员纷纷向户部借钱,蔚然成风。有些官员是因为“开销”太大,入不敷出,到户部借款。有的官员是跟风,反正户部借款又没有利息,看着别人借,所以也出手去借,导致户部亏空严重。朝廷打仗、赈灾等都需要银子,户部却拿不出钱来。雍正登基后不到一个月,立即命各级官吏偿还户部亏空,限期完成,否则抄家治罪,决不轻饶。虽然很多官员被逼得变卖祖产,但从国家层面来看,雍正不仅拿回了户部借出去的银子,还震慑了这种不正之风。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然而,乾隆登基后,一改其父严厉的做法,立即下令:雍正十二年之前的亏空银子若还未偿还完毕的,一律豁免,若因为此事被下狱问罪的,全部释放,让那些欠钱的老赖躲过了法律的自裁。

关于政治贪腐,雍正时期,执法严苛,若有作奸犯科,贪污受贿之官员,大多被严厉惩治。即使如隆科多等权臣,也同样查办。最后形成“官不敢贪、民不敢贿”的局面。有人称,雍正时期,是清朝吏治最清明的时期,这一点笔者深表认同。然而,乾隆登基后不到半个月,就立即向大臣下谕,表明自己的施政原则,乾隆口谕曰:

治天下之道,贵得其中。故宽则纠之以猛,猛则济之以宽,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乾隆放弃了雍正的“严”,而学习康熙的“宽”,天下官员纷纷松了一口气,随后,贪腐之风兴起,乾隆视而不见。到了乾隆中后期,乾隆发明了“议罪银”制度,可以用“罚款”的方式来抵消自己的罪过,官员们贪腐之风一发而不可收拾,直到清朝灭亡,贪腐问题一直都是清朝的大问题。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最后再说说官绅一体当差纳粮,这项一项针对性极强的政策。在古代,百姓要承担国家的税、赋、役,而官绅们却不用承担。雍正为了王朝的长远利益,强制让官绅阶级当差纳粮,其实并非一定要他们去当差,在当时,官绅们只要交税,用税银来兑买当差的任务就可以。但即使是这样,也触犯了士大夫们的利益,因此民间读书人对雍正多有负面的评价。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乾隆登基后,立即站在了士大夫的一边,乾隆颁布圣旨曰:

一切杂色徭役,则绅衿例应优免。

这样一来,雍正努力13年的“官绅一体当差纳粮”政策,立即变成了一纸空文,被乾隆推翻。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实际上,雍正还有许多政策和决定,纷纷被乾隆推翻。例如,雍正对其兄弟胤禩、胤禟、胤祉等人的处理,在乾隆时期,乾隆将这些叔伯们逐一平反,恢复宗籍和黄带子(象征皇族成员身份)。但为了怕别人说他违背雍正的意思,乾隆美其名曰:

当初办理此事,乃诸王大臣再三固请,实非皇考本意。

也就是说,乾隆对外称:当初雍正要将胤禩等人削去宗籍,并不是雍正的意思,而是其他王公大臣请求雍正这么做的。这么说既显得自己没有违背父亲的意思,又能避免雍正的刻薄。

乾隆对雍正政策的推翻,清朝衰落的隐忧

笔者认为:康熙以仁治天下,雍正以严治天下。而乾隆则自诩“宽猛相济”,以至于乾隆推翻了雍正的诸多正确的政策,清朝从此走上下坡路。雍正的确有诸多“严厉”的政策,不一定正确,但乾隆用雍正13年的努力来换取自己的“十全老人”称号,将大清带向了另一个方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00: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康熙乾隆都爱“下江南”,为何雍正却没有?
...道喜欢历史剧的剧迷是否曾好奇,任期夹在这两人中间的雍正,为什么几乎没有“下江南”的故事呢?背后或许与他的性格有所关联。▲雍正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摊开雍
2022-12-19 15:41:00
雍正临终前留给乾隆的遗诏有何深意?乾隆因此能稳坐63年江山?
清世宗雍正皇帝,乃是清朝历史上极为勤政的一位君主。在1735年下半年,他驾崩了。雍正总共在位时长为十三年。仅仅十三年的光阴,到他离世之际,清朝国库中的财富,相较于他的父亲康熙皇帝
2024-12-06 10:19:00
乾隆替八叔胤禩和九叔胤禟翻案,是给自己博取一个仁君典范的名声
...中,以胤禩和胤禟为首组成了“八爷党”参与争位,即便雍正继位之后胤禩和胤禟等“八爷党”也不肯臣服,最终才激怒雍正,使得雍正将胤禩和胤禟褫夺爵位、削除宗籍,并改恶名为“阿其那”和
2022-12-22 21:05:00
雍正为什么要在临终前留下两份遗诏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下半年,清朝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去世,雍正共计在位十三年,而短短的十三年时间,在他去世的时候,清朝的国库比他老爹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时留给他
2023-05-29 11:24:00
乾隆皇帝继位后是如何执政的
清朝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驾崩,其子爱新觉罗·弘历受遗诏继位,也就是乾隆皇帝。乾隆是个有理想的皇帝,刚继位就准备放手大干,但其在头一年(包括雍正
2023-05-31 11:21:00
乾隆皇帝的反先帝举措:对雍正政策的批判与继承
...登基的时候,对于天地自然是无比崇敬的,但是对于父皇雍正却是有很多不满,在雍正帝去世没多久,便一反常态,改弦更张,实行了一系列“反先帝”的举措。也就是在雍正去世两天后,乾隆便发
2023-10-21 15:35:00
乾隆上位后为何大肆给宗亲翻案
...一上位就迫不及待地,毁掉了他爹所推行的改革,他就是雍正的败家儿子乾隆,乾隆为何要毁掉雍正改革?,他又是如何毁掉雍正改革的?乾隆清朝第六位皇帝,是个不折不扣的“爷宝男”,自打1
2023-06-14 21:13:00
康熙、雍正、乾隆,哪个皇帝的成就最高
...众所周知,在清朝的皇帝中,比较有作为了那就是康熙、雍正、乾隆皇帝了,他们三人在位时间总达100多年,几乎占了清朝的一半时间,可谓是一代盛世了,康熙、雍正、乾隆也是父子相继,就
2024-04-07 18:41:00
乾隆为何要赦免所有被雍正治罪的人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八月,雍正皇帝病逝,九月初,其子和硕宝亲王弘历受雍正遗诏继位,是为乾隆皇帝。乾隆皇帝继位后,一改雍正朝时,雍正皇帝较为严苛的执政态度,上来就是一连串
2023-06-10 17: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