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寻找大脑的记忆存储“芯片”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4-18 02:0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研究人员为老鼠开发迷宫实验

寻找大脑的记忆存储“芯片”

◎宋闻凯 实习记者 朱 玺

无论是小朋友第一次记住回家的路,还是在朋友生日的时候第一时间送上祝福,在人类的高级认知活动中,记忆无疑拥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类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关键在于人类大脑有超凡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那么,大脑的记忆存储“芯片”在哪儿?大脑如何进行记忆分类检索和控制?

3月31日刊载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站上的一则研究将人们的视线拉回记忆这一话题。在这项研究中,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为老鼠开发了一个迷宫实验,试图解开长时记忆的存储之谜。

探秘人类记忆加工厂

从保持时间长短上看, 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人的感觉记忆类似键盘和摄像头,从外界感知到的视觉、听觉等所有刺激在转化为信息之后都会在感觉记忆中登记。它只能保持极短的时间,容量也极为有限。大部分信息在感觉记忆阶段就会消失,少部分信息因得到注意而进入短时记忆并在几分钟内指导人们执行决策,帮助人们完成当下的任务。但短时记忆的容量也较为有限。随后,一些重要的短时记忆被进一步加工,进入长时记忆的“仓库”,保存几天甚至几年、几十年的时间。长时记忆的容量一般被认为上限很高,甚至没有明显上限。但与短时记忆相比,其回忆和再认是一大难点,也是记忆相关训练着重加强的部分。

那么,这些不同类型的记忆都储存在大脑的哪个区域呢?

一般认为,记忆形成信号主要存储在大脑皮层、小脑、海马体和杏仁核等大脑结构中。其中,大脑皮层和海马体是与记忆相关的关键部位。位于内侧颞叶的海马区是记忆加工的重要场所,这个海马状结构位于太阳穴向内几厘米,对短时记忆的加工、存储以及长时记忆的提取都尤为重要。记忆能力与海马体的激活、海马体中新神经元的产生速度以及海马体结构的大小相关。2006年,一项发表于《科学》杂志的研究利用电生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解释了内侧颞叶损失之后人类无法建立新记忆的原因。

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已久的记忆逐渐表现出独立于海马体的趋势。20世纪中后期和本世纪初的研究都表明,短时记忆主要由海马组织加工,而长时记忆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脑皮层,例如前额叶和前扣带回皮质等联合皮层区域。大脑皮层是整个中枢神经的最高级中枢,其高度进化也是哺乳动物进化的标志。其中位于两眼正中间的前额叶皮层与语言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海马体能处理储存的信息较为有限,因此适合处理短时需要注意的信息,而随着海马体与皮层的沟通,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前额叶皮层也不断被激活,长时记忆最终被固化下来。

2021年,复旦大学学者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的研究论文进一步显示,长时记忆中的语义记忆和情景记忆拥有一个共用的神经环路,二者更好的提取可能跟左侧额下回和前岛叶皮层等区域与腹内侧前额叶皮层功能连接的弱化有关。

脑科学研究走向深入

近年来,随着研究深入,我们对记忆的认识有了以下几方面进展。

首先,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记忆并不是像仓库里的商品一样固定地储存在某个脑区里。“并不是说每段记忆都会被存放在一个细胞里,然后填满整个大脑。”美国密苏里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家尼尔森·科万指出。记忆的过程依赖不同大脑结构之间的网状连接,以及由此形成的具有不同功能的神经环路。这些被激活的神经元可以看作一个个信号单位,它们按顺序被激发而构成的神经环路中的神经编码,就代表一组记忆。

其次,人们对与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有了更精细化的认识。从海马体到大脑皮层之间的神经通路也在逐渐被填补。在文章开头提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连接海马体和大脑皮层的一个大脑区域——前端丘脑,是记忆巩固过程的关键。

在这项研究中,为了弄清楚在海马体的短期任务和大脑皮层的长时记忆之间发生了什么,科学家们需要记录大脑连续几周内的活动。现有的电生理研究可以同时捕捉多个脑区,但在时间尺度上较为受限。传统的显微镜虽然可以记录数周的大脑活动,但它们一般只能关注大脑的一个狭窄区域。

于是,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三通路单细胞成像技术,在几周内观察追踪海马体和大脑皮层中间区域中的神经元,以此研究小鼠的记忆如何巩固。他们让小鼠在一个不断旋转的泡沫塑料球上原地跑步,同时观看虚拟现实迷宫,就像超级马里奥游戏中那样。迷宫里有些是高级奖励,有些是消极刺激。一个月后,这些小鼠只记得那些包含奖励的区域。

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不断记录小鼠的记忆过程并测量其神经回路的差异。他们后续的研究发现,前端丘脑这一结构在小鼠的记忆巩固中起着关键作用。在随后的两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抑制前端丘脑会破坏小鼠长期记忆的形成。反之,强化前端丘脑会保留原本不会被长期储存的记忆,并使它们继续保持下去。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的博士后研究员赵韶苓表示,这项研究的意义在于,它利用新的成像技术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同时进行了突破性拓展,同时也发掘出前端丘脑这个促进记忆由起点向终点转变的“守门员”,为进一步揭示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关系打开了突破口。

她指出,该研究有望在未来应用于与记忆障碍相关的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如阿尔茨海默症、健忘症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8 09:45:4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三岁前的事,记不起来了
...莫泽在某视频网站发布了一个科普视频,引发网友关注。大脑究竟是如何存储记忆的?为何科学界对记忆研究如此热衷?“如果记忆是存在的,那么它就是无所不在的。”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
2023-11-25 05:05:00
经常忘东忘西是否意味着老年痴呆的征兆呢?一文解答
...么我们无法回忆起3岁前的事情呢?难道这些记忆真的被大脑删除了吗?又或者是我们小时候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东西,结果大脑自动屏蔽了这些记忆呢?3岁以前的记忆去哪了?关于3岁前的记忆消
2023-06-29 06:32:00
研究证实大脑记忆存储能力被严重低估
...报道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4日报道,一项新研究证实,大脑可以存储的信息可能是以前认为的近10倍。与计算机类似,大脑的记忆存储也以“比特”为单位来衡量,它能容纳的比特数取决于
2024-06-07 18:21:00
...中,他们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海马体中的神经元,海马体是大脑中存储空间信息和事实知识的区域。在研究中,基因工程小鼠被赋予一项空间学习任务,它们必须学习单个物体的位置。几天后,小鼠将
2023-01-13 01:36:00
我们为什么会做梦?
...接下来的内容,我们将揭开梦境与记忆之间的关系,以及大脑是如何创造出这些令人惊叹的心理现象的。梦境与大脑中的记忆系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记忆,是我们大脑对经验的记录和再现,它分
2024-08-22 10:51:00
新研究:深部脑刺激法可在睡眠中增强记忆
...们首次证明了一个长久以来的说法——睡眠期间海马体和大脑皮层的协同活动是增强记忆的关键机制,即通过睡眠期间海马体和大脑皮层之间的交流,大脑中的记忆能够得到持久巩固。深部脑刺激法
2023-06-11 11:02:00
省精神卫生中心孙秀丽:年轻人,请保护你的记忆力
...时的经历进行编码与整合,转化成长期记忆贮存在我们的大脑皮质。如果长期失眠,海马体就容易消极怠工。一方面,可能会改变海马组织神经突触结构和功能,降低神经元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可
2023-02-28 08:05:00
医学研究:女性60岁后,能轻松完成2件事,说明脑萎缩还没找上你
...说:“李姐,要是60岁后你还能每天做两件小事,那你的大脑就很健康。”李大姐一听就来了兴趣:“哪两件事啊?” 刘大妈得意洋洋地说:“第一件,是记住两分钟内要做的事情,第二件,
2024-10-28 18:52:00
...记忆回路进行性增强,增强过程对恐惧记忆逐渐成熟、在大脑皮层中稳定下来形成永久性存储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类似的机制,其他非恐惧的久远记忆也会永久储存在前额皮层。”研究人员写道:“
2023-01-29 19:5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