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永远的酸枣树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6-18 07: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永远的酸枣树

□司志华

一只鸟正巧划过落日余晖,划过玉石街的路口、渭头河大桥、远处低低的山岗,划过般河岸边酸枣树舞动的嫩枝绿叶。我恰好站在般河对岸凝视这棵酸枣树,美好又一次缠住了我的脚步。尽管它没有果实香甜我的童年,但它褐黑色裂开的皮肤,让我想起了父辈年老时脸上的皱纹……我再次来到了我的家乡渭头河树龄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酸枣树旁,感受它的翠绿,吸取它的灵气,重温它走过的几百年厚重的历史。那些美好的过往,风雨雪飞的旧时光,那些血与泪的故事又浮现在眼前。

渭头河村古树颇多,最有名和保存最好的就是般河南崖上的这棵大酸枣树了。2000年7月经淄川区林业局技术人员现场勘测作出鉴定:该树属被子植物门,鼠李科,枣属,树种为酸枣树。经测量,树干胸径周长193厘米,直径61.5厘米,树高13.5米。酸枣树多为灌木,花两性。而该树已生长为乔木,花只有雌蕊,无雄蕊,属单性花,只开花不结果,在酸枣树中是稀有品种。据树干胸径和生长年轮推测,该树距今已生长610年左右,根据有关规定,应列为古树进行保护。

南崖上的这棵大酸枣树,最早是生长在半悬崖上,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根部向四面伸展、扎实。特别是伸向了它西南几十米处的“王家泉”,那里有充足的水分浇灌它。此树又被乡亲们称为“黄罗伞”,之所以叫“黄罗伞”是因为相传它是般河对面北崖上的龙王庙里“玉皇阁”玉皇大帝乘凉遮雨的伞。这棵酸枣树早年茁壮成长,枝叶繁茂,与渭头河王氏一族的呵护、关怀密切相关。

明朝末年,淄川县仙人乡东省庄王氏一族分支,迁徙南方20里的渭头河庄筑舍定居。其中贡生王启睿,字玉琴,又字玉烟,明末清初诗人。他的太爷爷王纳言官至陕西布政司右参。明末《淄川县第一部县志》的序言便是由他撰写。王启睿在邑中有些名气,后来县志也收录了他的诗作。一生在外为官,后居般水之源,凿崖作龙门园,筑舍听泉,名曰“水弦楼”,鸣琴漉酒,悠然自适。他时常到酸枣树下与族人乡邻谈诗交心。酸枣树绿叶成荫,即使炎炎夏日也凉风习习,是纳凉的好地方。

务实的其他王氏在庄西般河南崖顶上披荆斩棘,开垦荒地,辛勤耕种,斩除了南崖沿边的天然护栏荆棘。从半崖石缝长出的一棵酸枣棵苗,吮吸着同处半崖的悬泉水系,挺拔高立初长成。渭头河的王氏先人农闲休憩,时常围坐酸枣树周边,浇水剪枝呵护陪伴。酸枣树到中年,也把浓荫毫不吝啬地披在王家人身上,帮助人们躲避酷暑。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渭头河王氏繁衍,日积月累,地亩扩充,殷实丰裕。般河南崖上的耕地也改做场院使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22世王家贵在酸枣树旁送走本家弟弟参加新四军,报名登记时,没有大名的弟弟,也不知叫啥好,想到叔伯大哥叫王家贵,就急中生智说我叫王家贵,一直到他伤病退伍,他的名字才改为王家文。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入社集体公有,酸枣树旁的王家场院,转让卖给了乡亲张姓人家,之后,王家场上盖起了一座张家宅院,古老的酸枣树依旧于此为伴。这一片民居区域也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王家场。酸枣树与乡亲们还是共饮悬泉的甘露,悬泉后来砌石筑池名曰“王家泉”。

2000年6月为保护大酸枣树,村投资2万多元在树周围砌一方形石护栏,护栏长5米,宽5米,高0.65米,石栏板雕花装饰,朝北的两根石柱上镌刻“般河黄罗伞,悬泉蟠龙松”楹联,栏内设置一圆形石桌,石墩供人们小憩,为古老名胜又添新彩。

初春酸枣树的绿叶总是姗姗来迟,让我的心一直悬空着。杏花、桃花早已竞相争艳,而它还是毫无动静,向阳光伸出的枯萎的手,抓不住春风的孤单,让人提心吊胆。恐它再也醒不来,在冰雪的梦里封闭绿妆,让已经不多了的家乡遗迹再一次成为记忆。

等到初芽绽绿后,便满心欢喜。黄昏时总喜欢到它的身边转转,轻风吹过,树叶窸窸窣窣的声音像一首小夜曲。月亮开始朦朦胧胧,恍若我又走进岁月深处,童年的乐趣又浮现出来。那时酸枣树的周围还没有青石板护卫,还是王家人用石头围住的,培上土,浇水时省得水溢出。我们一把连小伙伴们最先蹑手蹑脚靠近酸枣树,每人手里都拿着一副弹弓。弹弓的主架是家里大人用粗铁丝弯好几个弯制成的。走乡串村的小货郎车上也有,几毛钱一个。家里拿不出这份钱。每逢有小伙伴拿着买的弹弓出来,我们都羡慕得不得了。弹弓皮就用家里木推车替换下来的车轱辘里带,剪两片一样长一样宽的红皮,装子弹的底皮是修鞋子剪碎的补鞋皮。子弹是不用愁的,陶瓷窑厂里有得是做大瓮用的陶泥,不软不硬正好。把陶泥团成一个一个的小蛋蛋,在一块空闲地上晒干就行了,非常好使。到树下就仰起头往树枝上瞅,这瞅瞅,那瞅瞅,看到家雀就寻找合适的距离用弹弓打,很少有打中的。偶尔打中,如果运气好打上几只,便拿到陶瓷厂的圆窑顶平台上挖个小坑埋进去,窑里正烧制着陶瓷制品,温度高,不一会儿就熟了。没有盐味,闻着香却不好吃,就扔了,这样的事极少。树上大部分鸟儿都是家雀,很少有喜鹊之类的大鸟。一击不中,所有的鸟就飞走了。等它们回来的间隙,我们便开始别的游戏。比如围着酸枣树树干兜圈子。因为树干很粗,转到背后的人根本就看不到,也很适合捉迷藏,常常对上头踫个满怀。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游戏,比如打琉璃珠,砸纸叠的纸炮……

我的童年甚至少年可以说有一大半的空闲时间是在酸枣树下度过的。我家离它很近,就在南边玉石街上,不足500米,况且我在龙王庙上小学时天天从它身边走过。它翠绿的叶子绽满蓝天,吐出的空气新鲜着每一个日子。与附近的“王家泉”“龙王庙”相依相伴,成为渭头河一道亮丽的风景。后来它们因种种原因都已毁去,只有酸枣树依然挺拔。

我一直相信王家泉下面的溪水一定还在它的根部滋润着,龙王的保佑肯定融进了它的躯干,让它躲过了一次又一次锋利的斧头、无知和短视。即使在那疯狂的岁月里,它也是个传奇。

飞翔的翅膀有多遥远,折回的深情就有多热烈。在远方的黑夜里,它像高高举起的火炬,点燃游子的相思。600多年的光阴藏在树叶里,在绿与枯之间悲喜。褐黑色的皱纹深刻,储满家乡人的血性与柔情。鸟鸣重复着落满枝头,春去秋来。我们从一个个撒欢的孩童,长成了一个个大人,我们的血液里存着它的繁茂和枯叶,还有深深的乡愁……

雪落下来,阳光吝啬的寒冬,它依旧抱紧自己裸着的老骨头,独立在这片故老的土地上。炊烟在它的枝头缠绕无限的情愫。这方土地上的人与它相依为命。

——春天来了,酸枣树底下一群孩子围着它,重演着我们从前的故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8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氏生态农业酸枣基地,酸枣采摘已经结束,员工们忙着对酸枣树进行修剪,并对一些野生酸枣林开展清棵定植。“今年酸枣市场行情不错,每斤售价在20元左右。”保利国氏生态农业开发河北有限
2023-11-12 03:46:00
跟奶奶打酸枣
...不说田边地头,沟边塄上,即便是房前屋后,也随处可见酸枣树的身影。酸枣树,春天长叶,夏天开花结果。一进五月,酸枣树的枝桠上,便开出朵朵黄色的小花,小巧,精致,可爱,米粒般密密麻
2023-10-01 09:36:00
酸枣红 农民乐
...。“当前正是酸枣收获期,每斤酸枣能卖到十三四块钱。酸枣树就是我们的‘摇钱树’。”社员张同香一边拾酸枣一边高兴地说。聚民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信都区退役军人创业示范基地。由贾沟村退役
2023-10-02 09:34:00
家乡的酸枣树
本文转自:宝鸡日报家乡的酸枣树◎赵文焕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人吃辣子图辣,羊吃枣刺图扎。”这里所说的枣刺指的是酸枣树上的刺。 每到农历八月,酸枣树的枝头上就会挂满红玛瑙
2023-12-04 16:21:00
打酸枣牌 吃致富果
...17日,沁阳市常平乡老马岭村的山坡上,一排排新栽植的酸枣树发出了绿芽。“今年我们村以开展‘果树进村’活动为契机,大力发展酸枣树种植项目,村民都很支持,相信我们村会越来越好!”
2024-04-19 06:54:00
...深度交流,让酸枣苗顺利在青藏高原“安家”。据了解,酸枣树是我国最古老的野生果树之一,具有经济和药用价值高、耐寒、耐干、耐贫瘠等特点。相较于传统荒山绿化选用的侧柏、油松等树种,
2023-10-02 03:29:00
过去酸枣嫁接大枣,如今又改回酸枣,赞皇为啥这样“折腾”?
...庄市赞皇县西阳泽镇吕庄村农民刘发喜在自家枣园里修剪酸枣树枝,“刚卖了200多斤酸枣,价格是青枣的几倍。”当年通过酸枣嫁接大枣脱贫致富,他成为县里的“种枣状元”,如今却把枣树改
2023-12-05 12:17:00
酸枣树结出“金疙瘩”
...15日,在“百姓议事厅”微信群内看到村民询问该如何对酸枣树剪枝的问题后,信都区太子井乡冯庄村村委会主任、“群主”冯占良连忙放下手中工作,赶到地头,现场为村民传授剪枝“秘籍”。
2023-03-17 09:31:00
河北内丘一村民:植树造林18年让荒山披绿装
...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开展植树造林,植树200余万株,主要为酸枣树,带动周边7个村700余户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图为6月25日,闫振国在酸枣种植基地锄草。刘继东 摄 内丘县是河北
2024-06-26 14:2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