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晋中日报
创新创优办会思路 做强做大科技平台
—— 市老科协发挥专长优势打造我市科技兴市战略新高地
本报记者 刘佳烨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曾授予市老科协“年度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奖”。省老科协也先后三次在晋中召开现场会,推广市老科协的工作经验。市老科协还多次受到省老科协及晋中市委、市政府的表彰……这些荣誉的背后,离不开市老科协的坚守与付出。他们主动作为,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近年来,市老科协不断创新办会理念,拓展科普渠道,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在科技兴市的战略中扬帆远航。他们是晋中市科技兴市战略中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为晋中市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创优办会理念
协会企业共依存
协会自创办以来,不断创新办会理念,积极吸纳高科技人才。以高级工程师、晋中宏艺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协会会长曹旭为代表的科技人才,推动了“人才+科技+企业”的协同发展。
曹旭率先领办科研攻关项目,他牵头的“厌氧发酵醋糟苗木花卉专用肥”“板蓝根苗菜”两项科技攻关成果通过了省科技厅鉴定,其中专用肥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可观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协会农业委副主任、高级畜牧兽医师赵新民领办的龙旺养牛场培育出的“双和牛”,成为国家农业部肉牛标准化示范牛场,为我市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企业家、副会长姜小伟坚持走科技兴企之路,他带领的晋中市天绿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先后获得国家专利 12 项,成功研发生产了“环保型带压高温热水锅炉”,成为北方取暖锅炉减排的示范产品。
创新工作思路
良策项目得双赢
市老科协充分发挥高科技人才汇聚的优势,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一边为政府献计献策,提供深入缜密的建议;一边接手并实施重大科研成果推广和科技扶贫项目。
在这一工作思路的指导下,由协会牵头实施的玉米高产扶贫项目,争取到项目经费 1042 万元,受益人口达万余人,并荣获全国首届扶贫创新行动一等奖;由协会 10 名农业老专家承担的晋中富硒农产品科技攻关项目及万亩富硒玉米示范工程,争取到项目经费220万元,有20种粮、菜、果、肉、蛋农产品达到国家富硒农产品标准,已有150余名生活困难户从中获益;“设施农业技术推广”“万亩果桑林带”“马铃薯高产试验示范”等 20 余项建议被政府采纳并推广,获得政府项目支持资金1200万元。此外,协会还建成高科技人才加企业家科技实验示范基地9个,基地年产值22亿元,带动21个企业实现了科技创新,7个企业实现了靠科技创业。
市老科协还紧紧抓住山西高校园区落户晋中的契机,与山西中医药大学合作开展了我省特有植物丽豆营养成分研究项目。该项目将力争使丽豆功能食品研发技术达到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水平。
拓展科普渠道
基地示范显实效
“以科学普及、科技推广为己任,不断拓展科普渠道,有效缩短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距离。”这是市老科协一直秉承的宗旨。
在此背景下,市老科协积极组织高科技人才编印科学普及定期刊物。26 名老专家参与编写的《设施农业技术讨论》一经出版,就成为室内设施农业的“金科玉律”。该协会还积极组织“三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送科技、送文化、送医疗。此外,紧紧围绕科研项目,创建示范基地,实施科技示范。
其中,协会会长曹旭创建了600亩、300多种林果种苗科技示范基地,成为城乡生态绿化苗木科普的活标本;副会长梁铁柱、李江创建了平遥县万亩果桑科普示范基地,目前已定植果桑2000亩,成为以特色农业、采摘农业、旅游农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为核心的示范基地;副会长于培楼、贺明福创办的晋中德源医院,吸纳了88名医疗界老科技人才,成为民营医院医学科研的引领者;副会长成东虎领办了600亩富硒农产品基地,成为晋中功能农业的先创者和领军者;副会长程守林创办的新世纪书院,承接了多项教学科研教改项目,是我市优美环境与完善设施相结合的幼教、小学、职高综合型民办学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市老科协积极投身于科学普及和科技推广事业,他们将继续拓展科普渠道,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牵线搭桥,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8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