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强化光明磁吸力 做大人才朋友圈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4-26 06:40: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强化光明磁吸力 做大人才朋友圈

在4月15日—16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光明展团集体亮相。

强化光明磁吸力 做大人才朋友圈

光明区致力打造既有“科学味”又有“烟火气”的科学城。图为光明区明湖城市公园。

在4月15日—16日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光明展团集体亮相,吸引了大批人才关注。其中,光明科学城国际人才服务馆综合展示光明科学城人才政策,描绘出一张人才、教育、科技、金融等要素融合发展的“光明画卷”。

5周岁的光明科学城,已从萌芽到绽放,正值大干快上、求贤若渴用人之时,也是人才大有作为的用武之地。

乘风而上的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明。目前,光明科学城累计引进、培养各类人才17.8万人,各领域高层次人才1700余人,科研院所人才4900余人,自成立以来人才数量增长2倍以上。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是光明科学城与生俱来的核心使命和决胜长远的战略抉择。这座科学城,是一流人才聚集地,是科技工作者的“梦之家”,正在人才驱动下,向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目标大步向前。

撰文:刘倩希 受访单位供图

靶向发力高效揽才 院士博士成“引才大使”

春潮澎湃的深圳北部,一道“招贤令”从科学城加急发出,刮起一股招揽人才“光明旋风”。3月24日,由光明区委组织部主办的光明科学城急需紧缺人才“招贤令”暨第二届“万名博士聚光明”活动现场推介及签约对接环节在光明天安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拉开帷幕。

活动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80余所国内外知名大学的近130名博士人才,以及50余家光明区重点用人单位代表到场签约洽谈。

从活动可以看出,光明科学城引才聚才“靶向发力”。“万名博士聚光明”系列活动主打“三先三后、分类追踪”精准、高效引才新模式,即先调研需求后对接人才、先智能筛选后人工匹配、先线上对接后现场签约。

2022年8月,光明编制并发布全市首个《光明科学城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梳理出7个重点产业,共117个关键岗位。这次活动对照《目录》面向全球广发急需紧缺人才“招贤令”,获得国内外重点大学、高端人才社群、联谊组织等百余个线上、线下平台第一时间的支持和响应。

除“靶向发力”外,光明发挥科研院所、高精尖技术支撑平台集群优势,通过“以才引才”,全球范围高标准引进青年科技人才。“这里有一群各种学术背景的跨学科人才。我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和很多志同道合的人结伴而行。”深圳湾实验室资深研究员申雪桐表示,这是自己毫不犹豫回国加入实验室的原因之一。深圳湾实验室依托平台优势集聚系统生物学、计算化学、化学合成等专业人才,并依托人才吸引50多位来自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全球Top100高校或科研机构的80后、90后年轻研究人员。

同时,光明区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引进培养一批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工程技术、实验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卓越工程师。例如深圳综合粒子设施研究院依托综合粒子设施大科学装置,集聚了一批卓越工程师队伍。目前,研究院在职职工近300人,其中工程师170余人,高级工程师与正高级工程师50余人。

不仅“博士聚光明”,院士也纷纷给光明科学城“打call”。今年3月,在大顶岭自然教育中心前大草坪上,光明区举行一场以“在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中,深港澳在人才、平台、项目方面的创新资源如何协同配合”为主题的交流座谈会。

一群在香港、澳门、深圳工作生活的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光明科学城建设和粤港澳科创资源协同发展。各位院士专家希望未来能与深圳、光明科学城的“大院大所”、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很多我们在香港梦寐以求的设备、资源,在这里都已经具备了”“希望我们将来常来常往,粤港澳共同努力,建设大湾区”……在院士诚挚邀约下,科学城人才朋友圈也在不断扩大。

构建特色人才引进培育体系 捂热基础研究“暖板凳”

举办首届“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节”,召开光明科学城青年科学家发展大会;举办光明科学城人才月系列活动、首届国际生物技术创新与投资大会……这些含金量满满的活动,是光明科学城用心打造的的人才活动品牌。

活动背后是完整人才引进培育政策体系的构建。2022年6月,光明区编制深圳市首个区级人才规划——《光明科学城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22—2035年)》,初步构建了与市级人才政策错位衔接、具有科学城特色的人才引进培育政策体系。

规划编制实施“人才高地计划”“青桐计划”“技能光明行动”“人才住房配租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在全市首发区级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青年科技人才与科技型企业家专项培育方案,并在全国首创合成生物领域与脑科学领域的专项扶持政策,推动《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立法工作加快落地,将人才发展写进特区条例,强化人才政策与服务保障。

其中,“人才高地计划”覆盖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科技型企业家在内的14类人才。去年,光明区开展了青年科技人才生活资助工作,共支持160余名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金额达1800万元,有效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延长科研支持期,为他们捂热基础研究“暖板凳”。

在为科学城个性化定制人才规划外,光明区同时强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一方面,建立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机制。支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延长博士后承担科研项目的支持期,强化出站前后科研方向的延续性,经单位自主推荐给予一定的生活资助。

另一方面,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授权经认定的合成生物、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领域企业试点开展用人单位自评人才,推动科研院所试点开展大科学装置建设运维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自主评审,推动华星光电等企业试点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自主设置技能岗位等级,开发制定评价标准规范。

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同样注重市场化导向。光明区以获得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深圳市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奖励金额为参照,对接《光明科学城“才享光明”人才服务分类标准》,赋予不同层级人才不同服务。

此外,强化与港澳人才执业资格互认,先行先试建立港澳台中医师和其他国家传统医师在深圳执业政策,目前光明国际中医药港已招录2名香港中医师,作为中医药人才“试验田”,成熟后作为经验进一步推广至全国。

“科学味”与“烟火气”相融 建设宜居宜业品质城区

今年的光明区政府工作报告描述了这样一座既有“科学味”又有“烟火气”的科学城:这里高楼林立、灯火璀璨,这里青山远黛、近水含烟,这里花开阡陌、风吹稻浪,城市之美与自然之美相融交织,一座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引领风尚,成为科学家与市民心中的理想家园。

不断提升城市生活的温度和质感,光明打造和美宜居的“科学家园”,高标准建设“科学家谷”“创新街区”“人才社区”,推动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双向奔赴。2022年,实施人才服务提升行动,编制人才“住房无忧”“教育无忧”“生活无忧”等一批次事项清单,不断构建高效便捷人才服务圈。

建设更高颜值更宜居住的美丽城区,光明具备天然优势。截至2023年3月,光明共有公园279个,含在建公园12个,其中自然郊野公园8个,城市公园49个,社区公园174个。至2025年,计划新建公园40个,公园总数达300个,公园500米范围居住用地覆盖率达到100%。至2035年,全面建成“山、海、城、园”有机融合、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全域公园城市。

朝着深圳北部医疗高地进发,光明区规划到2025年总床位数将达到10056张,千人床位数预计为8.35张。目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二期已开工建设;成立了全市首家中医药传承发展研究院,谋划建设光明国际中医药港,被省政府确定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引擎。

教育是民生热点,也是让人才无忧的重中之重。近4年来,光明区新改扩建中小学27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37890个、高中学位12600个。值得关注的是,近四年新增学位数是过去十年增量的3倍。2023年计划新改扩建公办学校7所,新建公办幼儿园7所,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13320个,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未来4年内计划新增的数据为中小学24所、学位3.8万个。

在住房保障方面,2018年行政区成立至今,光明区累计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3.45万套,其中面向高层次人才、骨干型人才、紧缺型人才等各类人才累计定向配租住房近1.5万套,有效保障了400余家企事业单位的住房需求。未来3年预计新增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不少于1.4万套,计划供应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少于1.4万套。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内畅外联、充满活力的交通具有重要作用。今后一段时期,光明区将努力构建现代化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构建融入湾区的轨道交通体系。大力推动轨道6号线支线二期、13号线二期(北延)建成通车,推动26号线、29号线和深莞增、深广中轴城际规划落地,推进轨道光明站与高铁光明城站“双枢纽“TOD综合开发,构建“两高铁、两城际、两枢纽、六地铁”轨道交通网络。

健全完善高质量文体服务体系,光明区正按照“一核·一带·一片·多点”规划思路,打造以茅洲河体育艺术中心等十大文体设施为代表的项目体系,并让市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马术、赛艇、音乐会等高品质文体活动。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光明区将强化平台聚才、产业聚才、以才聚才、环境聚才,推动城市与人才相互成就、双向奔赴,加快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地。让光明成为全球创新人才的首选地。

■数读

◎累计引进、培养各类人才17.8万人,各领域高层次人才1700余人,科研院所人才4900余人,自成立以来人才数量增长2倍以上

◎发布全市首个《光明科学城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目录》,梳理出7个重点产业,共117个关键岗位

◎现有公园279个,至2025年,计划新建公园40个,公园总数达300个,公园500米范围居住用地覆盖率达到100%

◎2022年新增基础教育学位1.46万个。累计引进深圳实验学校、深圳中学、市二幼等近20个名校名园,成立11个教育集团和7个学区联盟

◎全区医院6家,其中市属医院、区属医院、社会办医院各2家;全区床位数4727张,较2018年2650张增加78%

■一线案例

当科学与城市相遇

当城市与科学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光明中心区给出一个精彩的答案。

光明中心区是光明科学城 “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空间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明科学城将打造“北林、中城、南谷”的城市风貌,即北部为装置集聚区,营造嵌山拥湖、绿荫环绕的“科学山林”;中部为光明中心区,形成科学公园、光明都市田园旅游区与垂直城市错落有致的“乐活城区”;南部为产业转化区,塑造富有生态内涵和科技文化氛围的“共享智谷”。

光明中心区就像一颗充满勃勃生机的“城区心脏”,总规划范围8.2平方公里,位于光明区中部,北邻光明科学城装置集聚区,南接光明科学城产业转化区,西邻茅洲河,东接光明森林公园,处于光明区各大功能平台的核心位置。

除了处于光明区各大功能平台的核心位置,光明中心区生态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山、水、田、园等生态资源丰富,以柴山和马鞍山形成的绿地达2平方公里,楼村水、木墩水穿流而过。同时,交通条件便捷,深莞城际、深广中轴城际、城市轨道6号线、6号线支线等重要对外交通路线在该片区交会,实现1小时内到达湾区地方性中心及重要功能节点。

因其特殊性,光明中心区被赋予了重任:以科学公园为心、科学环廊为环,推进深圳科技馆、科学城体育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串联总部办公、科技服务、文化交流、生活配套等区域,突出湾区知识交往中心和科学城公共服务中心特色,打造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疏密有致、彰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形象的标杆城区。

基于优越区位和生态禀赋,光明中心区将规划形成“一核多心、环形放射”的空间结构。“一核”即科学公园及周边用地形成光明科学城中心区功能和活力核心。“多心”即依托四个轨道站点,打造各片区服务中心。“环形放射”即沿科学公园形成以街道生活为主要功能的科学环廊,形成向周边地区辐射的功能联系通道,实现中心区与东侧光明小镇、西侧茅洲河、北侧大科学装置集群和南侧科技创新集群的联系。其中,围绕城际轨道枢纽光明站布局了“一岛四中心”、科学环廊、光明枢纽站等重大项目。“一岛四中心”包括科学岛、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

光明中心区将坚持集约发展、功能混合,贯彻TOD建设模式,重点规划打造生态绿心、生态绿网、轨道线发展轴等城市环境载体。

目前,科学公园已加速建设,预计年底达到开园条件;科学城体育中心去年年底已启动设计招标工作,相关工作将加速推进;深圳科技馆(新馆)预计于2023年12月底完工;今年1月,光明中心区三横两纵中的5条主干道路全部建成通车。

当茅洲河蜿蜒流淌,科学公园芳草萋萋,地铁6号线穿行而过,一个个重大项目正在落地建设,一座座高楼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时,光明中心区带来了城市能级的跃升,日益凸显出独特价值。其一,生态价值。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背景下,延续光明区建设绿色城区的理念。其二,科学价值。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源头创新的特点,领跑湾区科学革新和产业发展。其三,公共生活价值。集聚科学家群体,重构生活交往方式,引领湾区公共生活方式的转变。

对于科学价值,光明中心区还有一个更具体的定位表述:湾区知识交往中心。未来光明科学城是湾区基础研究的重要引擎,光明中心区依托深莞城际、中轴城际等优越的城际轨道条件,建设科学城会议中心、科学城成果发布中心等大型的科学交往设施,服务整个湾区的科学学术交往需求。

富有活力、生态宜居、疏密有致,人才选择在光明中心区诗意栖居,大湾区都市圈中一颗新明珠正在冉冉升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6 07: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华润置地:以更复合的片区统筹模式助力更好的光明
...史的长河中如沧海一粟。但对于光明而言,五年筑起一座科学城。自2018年9月成立行政区以来,光明区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围绕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
2023-09-20 06:26:00
专家学者为光明科学城与河套深圳园区联动发展建言献策 “一园一城”双向奔赴大有可为
...深圳特区报光明生命科学园深圳北部,99平方公里的光明科学城“磁吸力”强劲,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聚落户,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起步成势,世界一流科学城轮廓初显。
2023-09-20 06:26:00
深圳光明科学城宣传联盟成立
本文转自:人民网-深圳频道光明科学城宣传联盟正式成立。光明区委宣传部供图人民网深圳7月6日电(陈育柱、曹欢庆)7月6日,深圳光明科学城宣传联盟正式成立,旨在以“聚科学之力,宣光明
2023-07-06 20:01:00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光明科学城人才港正式开园提供人才咨询、人才交流、就业创业等一站式便捷服务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周宏博)日前,“人才荟聚 创享光明”光明科学城人才港开园活动在光明
2024-01-07 06:45:00
让活力之光照进科学之城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光明体育事业紧跟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建设发展步伐,水上陆域各类赛事在光明大地上遍地开花让活力之光照进科学之城2022年光明科学城超级联赛茅洲河城市赛艇
2022-12-19 06:42
拥有科技“基因”的图书馆,为科学传播架桥
...图书馆共同设立,是全国首个科学小记者活动中心。光明科学城规划范围北起深莞边界,东部和南部以光明区辖区为界,西部以龙大高速和东长路为界,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光明科学城是以
2023-08-25 06:06:00
光明区赴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
...满满 签约“含金量”十足近年来,光明区着力推动光明科学城发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奋斗目标,加快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
2023-11-27 06:26:00
世界500强、俄罗斯矿业冶金龙头公司为什么选择布局光明科学城?
...(MMC Norilsk Nickel PJSC,下文简称「诺镍」)选址深圳光明科学城,落户光明天安云谷园区,在此设立中国新材料研发板块
2023-06-21 18:47:00
打造“融湾”前沿阵地 助推企业做大做强
...业协同发展基地(科创孵化中心)位于深圳市光明区光明科学城。邱旭青 摄近日,深圳光明、汕头金平两区“反向飞地”——光明—金平产业协同发展基地(科创孵化中心)在深圳正式揭牌启用。
2024-01-18 06:5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