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中国科学报
科学小记者公益培训线下实践活动。
“科学之光”夏令营。
“牵手自然”活动。深圳市光明区图书馆供图
■本报记者 刁雯蕙
炎炎夏日,暑期过半,来自深圳市的科学小记者们背起行囊开启了一场科学之旅,他们走进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国家植物园等多个科研院所和高校,用脚步丈量科学世界,探索科学奥秘,感受求真的科学家精神。
这一系列活动是依托于科学小记者活动中心开展的,旨在拓宽青少年的科学视野。该中心于2022年8月由中国科学报社联合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在光明区图书馆共同设立,是全国首个科学小记者活动中心。
光明科学城规划范围北起深莞边界,东部和南部以光明区辖区为界,西部以龙大高速和东长路为界,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
“光明科学城是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的第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为推动科技发展提供了重要引擎。光明区图书馆结合区域发展特色,自建设以来便将科学的‘基因’刻入图书馆的发展中,履行社会职责,架起传播科学知识的桥梁,推动科学知识普及、发展科学教育、弘扬科学文化,为服务科技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深圳市光明区公共文化艺术和体育中心副主任、光明区图书馆馆长王凌宇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把科学知识“引进来”
在深圳,随着合成生物、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深圳理工大学(筹)、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深圳医学科学院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校科研机构逐渐落地光明科学城,科技人才、资源不断聚集,科学的“基因”已深深融入到这座城市之中。
科学也成为光明区图书馆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据王凌宇介绍,科技工作者是光明区图书馆读者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光明科学城布局的科研方向,光明区图书馆重点引进了合成生物学、脑科学、新材料、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的科技文献和资料,同时不断完善专利标准查询、国际文献传递等方面的服务,例如与深圳科技图书馆共同建立科技情报站,为科技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利用好科技资源和人才智库,能够吸引更多的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主动走进图书馆,接受科学的熏陶。“晦涩难懂的科学知识,是社会公众触摸科学世界的一道门槛。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思考,如何让科学知识‘活起来’,把更多科学知识‘引进来’,吸引更多读者主动走进图书馆。”王凌宇说。
设立才一年的科学小记者活动中心,已成为深圳市科学小记者活动的“大本营”。至今科学小记者活动中心已陆续开展了各类科学文化活动。
例如,中国科学报社2023年科学小记者公益培训活动连续举办了两期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深圳中小学生参加。通过邀请专业记者和科学家走进图书馆,分享科技新闻写作知识、开展有趣的科普讲座,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而光明区图书馆开展的“科技人文乐”科学写作活动,对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了解科学写作,让喜爱科学研究的孩子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表达能力,了解学术规范和要求,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为未来的学术研究打下基础。”作为《科学写作》主讲人之一的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罗思扬说。
在把科学资源引进来的同时,也让科技人才走进图书馆分享科学知识。光明区图书馆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由浅入深地加强同学们对科学的认知,让他们了解科学规范,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让科技梦想“走出去”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这个夏天,科学小记者活动中心开展了“科学之光”夏令营、“牵手自然”以及科学小记者研学活动等各类科学活动,为小记者打开了一扇通向科学世界的大门。
值得一提的是,多学科交叉是“科学之光”夏令营的主要特色。科学小记者走进国家植物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实地观察动植物生态,开展科学探究;在圆明园触摸历史的痕迹;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印刷博物馆探索图书的前世今生,徜徉在书籍的海洋;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院感受科学的神奇与力量。
“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科学的魅力,也让我们明白了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参与活动的科学小记者纷纷表示,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收获了知识与成长。
王凌宇介绍,通过让同学们参观科研院所、博物馆、图书馆、历史遗迹、植物园等地,把科学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爱国主义启蒙教育结合在一起,希望能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一是通过实地走访、探究性学习,充分激发科学小记者探索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开展不同领域的科学实践活动,让同学们懂得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思考,运用综合性思维解决问题;三是让同学们充分了解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必要性,实现阅读与实践的知行合一;四是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科学思维,开阔科学眼界,体验科学探究流程;五是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责任担当的意识。
让人文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
今年以来,光明生命科学园、光明文化艺术中心、虹桥公园、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均传来建设新进展,光明科学城正以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为总目标、总定位,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装置落地光明科学城,加之我国幅员辽阔,科研院所众多,未来我们还将进一步充实科学小记者活动的相关内容,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向往。”王凌宇表示。
除了重点开展以科学为特色的系列活动外,光明区图书馆还积极开展系列文化品牌活动,让科学、人文、艺术交汇碰撞。
在王凌宇看来,图书馆不仅仅是公共文化设施,更有着引导社会公众的重要责任。对此,光明区图书馆通过建立24小时书香亭,开展“寻找光明记忆”“光明大讲堂”等文化推广活动,引导社会公众向科学、人文、艺术靠近,让更多的学子除了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外,还能在更大范围内接触各方面的知识。
目前,光明区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达100万册,订阅全国各类报刊1300余种,自“十三五”以来,光明区图书馆进馆人次达565.95 万。光明区图书馆于2018年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王凌宇介绍,未来光明区图书馆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图书馆文化设施建设、夯实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深化打造文化阅读活动品牌等措施,不断完善图书馆服务体系,推动光明区公共图书事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光明科学城建设的不断推进,如何让科学与城市文明交汇、碰撞是一个重要议题。光明区图书馆坐落于光明区文化艺术中心内,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与音乐厅、美术馆、大剧场、城市规划展览馆以及文化功能分区为邻,共同成为光明区最重要的文化艺术综合体,是科学与城市文明相融交汇的重要文化桥梁。
“光明区承担着国家战略使命,我们要紧紧围绕光明科学城的建设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着力加强光明特色文脉保护利用,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和区域影响力,夯实服务光明科学城建设的文化支撑,让人文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深圳市光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包小红表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5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