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08 14:32:00 来源:戏说三国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李白赠钱征君少阳

帝师,顾名思义,是皇帝的老师。最早出现于《史记·留侯世家》:“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

帝师是天下儒学者们的终极梦想,就连一向狂放不羁的李白也在《赠钱征君少阳》中感慨:“如逢渭水猎,犹可帝王师。”

帝师都是儒学者中的翘楚,要求自然也是极高的,知识上必须才高八斗且有过人之处,德行上必须要有兼济天下的善心,在师生关系上必须拿捏好皇帝学生与朝臣老师之间的关系。然而,帝师也是一个荣誉和危险同时傍身的高危职业。

古代社会中的众多帝师,有的能够位极人臣,成为国之栋梁,所以除去那些光环,帝师也是一个很难的“职业”。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张良

授业于帝王之难

帝师们通常会伴随皇帝的一生,从最初的教书识字,到后来的出谋划策,很多帝师成了皇帝最亲近的臣子和亲人。殊不知,帝师们在初期为准皇帝授业时的艰难。

准皇帝一般是指太子等有继承皇位希望的人,他们因身上背负着王朝延续的重要职责,所以先皇和太后对这一类皇子的教育都十分重视,自然会选择一些优秀的人做准皇帝的老师,对其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太子学习

帝师往往是由先皇或太后钦定的,并不在乎准皇帝的喜好,所以也对帝师们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帝师们不仅要夯实自己的知识,还要花费时间和精力与准皇帝磨合,这也体现了帝师们授业于帝王之难。

一方面,准皇帝们少时可能会依仗自身的皇族血统而无法无天,不服从帝师的教诲和约束,这种就会给帝师们的工作带来困境,而且也会招致先皇和太后的不满,有的准皇帝虽然并不叛逆,但资质平庸也会加大帝师工作的难度,比如诸葛亮。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诸葛亮与刘阿斗

另一方面,准皇帝少时对帝师们毕恭毕敬,这也包括两种类型,一者,准皇帝们的毕恭毕敬是源于对帝师背后势力的畏惧,这对准皇帝与帝师的未来关系十分不利,明朝的万历皇帝就在即位后对他的老师张居正予以抄家和没收家产等。

二者,准皇帝的毕恭毕敬来源于真心折服,这种对帝师与未来皇帝的关系十分有益,帝师往往会在未来成为国之肱骨重臣。所以,从这两个方面都可以看出古代帝师们的艰难,然而这只是授业方面的困难。

辅佐帝王统治天下之难

古代帝师们在准皇帝们年幼时经历过授业之难后,还会经历辅佐之难。这种辅佐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创业初期的定天下之难,一个是守天下时的艰难,前者如张良、诸葛亮,后者如张居正、李鸿章。他们都是当时的国之重臣,皇帝对他们能力极尽赞美,比如刘邦就曾盛赞张良:“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刘邦与张良

1、创业时期的定天下之难

在历史的长河中,创业时期的帝师以功成名就后成功身退的张良和呕心沥血的诸葛亮最为典型。诸葛亮曾评价张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

张良世代韩国贵族,以侍韩王为本分,在秦始皇灭韩国后,决定追随刘邦,他与刘邦是一种亦师亦臣的关系,为刘邦建立伟业,推翻秦朝统治,以报秦军当年的灭国之仇,这也是张良会在后来选择退居幕后的重要原因。

在辅佐过程中,张良也遇到过困难,主要是初期的不信任,刘邦最初与同乡的萧何关系十分亲近,每遇难事,都会找萧何询问良策,而对张良却有着不信任感。

一来是因为张良的贵族出身为刘邦所不屑,二来是因为张良曾想拜入项羽门下,投靠刘邦只是走投无路之举。所以刘邦对张良是存疑的。然而,后来经过鸿门宴等事件后,刘邦对张良十分信任。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鸿门宴会

世人都说张良有王佐之才,懂得人情世故,看得清局势,他的确对得起这样的评价,从他在帮助刘邦建立大汉后选择功成身退中就可以看出他绝不是一般的帝师谋臣,他有着自己的坚持和“度”。所以“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是对他最好的概括。

除了张良以外,诸葛亮也是一位在创业之时饱尝艰辛的帝师,相较于张良,他要更为艰难,故而杜甫会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

诸葛亮为感激刘备的三顾茅庐之恩,一生都在为刘备的蜀汉做贡献,不论是火烧赤壁,还是力劝刘备称帝,他都尽心尽力地为刘备出谋划策。可以说,他既是蜀汉的定江山者,也是蜀汉的守江山者,更是蜀汉的拓江山者。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诸葛亮鞠躬尽瘁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依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兼帝师,但是此时蜀国的掌舵者是“扶不起的阿斗”,骁勇善战的将军们也尽数凋零,新晋的谋臣们也彼此倾轧,蜀国早已失去了昔日的团结和发展盛况,一切都要靠着诸葛亮来支撑着这个国家,所以他的境遇非常难,这是一种来源于国家现实的难处。

2、守天下之难

世人都说:“打江山易,守江山难。”这句话不光适用于统治者,也适用于帝师们。帝师们从小就对准皇帝进行教育,期望他能够延续王朝的辉煌,然而当皇帝能力一般,甚至无心朝政时,帝师的作用又发挥了出来。其中,明朝的张居正和清朝的李鸿章最具有代表性,他们或者在生前遇到困难,或者在身后遭逢灾难。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打天下

张居正生前为明朝做出了很多贡献,扎扎实实地太祖守住了江山。他从最初的秀才一路走到了万历首辅的地位,依然保留着“愿以身心奉尘刹,不与自身求利益”的志向。在万历皇帝的支持下,他进行了一条变法改革,在改革中遭到了很多阻力,但是他一一化解,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然而,这样一位功勋卓著和官阶颇高的内阁首辅,死后竟落了个抄家没收和开馆鞭尸的下场。张居正之难在于没有拿捏好帝师与皇帝关系的分寸,反而加重了皇帝的厌恶。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张居正

清朝的李鸿章同样是国之重臣,与曾国藩、张之洞和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臣”,德国的柯纳德更赞其是“东方俾斯麦”,就连慈禧太后都把他视为“再造玄黄之人”,可见他生前对大清所做的贡献之大。

相较于张居正,李鸿章不仅生前位高权重,去世后也备受礼遇,谥号文忠,但是李鸿章和诸葛亮一样,在国家风雨飘摇之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国家兴亡。

作为帝师,李鸿章不仅对少时的皇帝有过教育,更费尽心力为登基后的皇帝出谋划策。李鸿章作为帝师的难处主要有二:一是苦于名声。

据统计,李鸿章一生为清政府签订了三十多个条约,背负了沉重的骂名,最轰动的就是《马关条约》,虽然李鸿章也不愿意签订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但是他还是会在条约签订前,尽自己最的努力,减少清政府的损失。二是巩固清朝统治之难,李鸿章为改变清朝落后的面貌,实行洋务改革,建海军,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李鸿章

张居正和李鸿章作为当时的帝师和肱股之臣,他们既有教育准皇帝的职责,也有辅佐皇帝之责,但是这些帝师在辅佐的过程中都遇到了大大小小的困难,有的困难能够轻易解决,而有的困难就隔开了帝师与皇帝之间的师生情谊。

总结

历朝历代都有帝师,先秦时有伊尹、姜子牙、范蠡,秦汉有张良、诸葛亮,唐宋有房玄龄、司马光,明清有张居正、李鸿章,他们都是当时之奇才和当朝之能臣,在千万儒学者中被统治者选中,他们身负重任,要教育身系王朝未来的准皇帝。

帝师诸葛亮、张良与张居正的荣辱一生

司马光

这些帝师有的用尽毕生之才为皇帝出谋划策,有的为皇帝呕心沥血却不求回报,还有的帝师在耄耋之年依然用尽心力为皇帝守住江山,终其一生,都无愧于王者之师的赞誉。

然而,帝师虽有经世之才、辅佐之功,在教育和辅佐过程经历了重重困难,但有一些帝师在去世后也未得到应有的礼遇,反而祸及一族。在授业之时,他们未能处理好准皇帝与帝师之间的关系,埋下了记恨的种子。在辅政之时,帝师未能处理好君臣的尴尬关系,必然会加深君臣矛盾。这些问题往往会伴随帝师的一生,处理得当会成为一段佳话,处理不当就会引来杀生之祸,这也正是历朝历代帝师们所面临的难处所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08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历史上军师排行,智者的共同点就是知荣辱懂进退
...属司马懿:说到这可能我有人要骂我了,你又在抽风吗?诸葛亮哪去了?难道诸葛亮连第三都排不上?实际上这些年质疑诸葛亮的言论越来越多,虽然他是刘氏政权的核心人物,但是诸葛亮名声太大
2023-06-16 10:06:00
诸葛亮死后数十年,刘禅方给他立庙。这是为何
...所为,比起之前灭霍光满门的汉宣帝刘病已,比起后世把张居正抄家灭族的万历皇帝,如何也称不上怀恨在心,相反可以说他对诸葛亮相当不薄。那么刘禅为何迟迟不肯为诸葛亮立庙呢?这就要从两
2023-01-08 17:46:00
伊尹:全能宰相,开创中国医术之先河
...称颂。比如:姜子牙、诸葛亮、房玄龄、王安石、寇准、张居正等。也有一少部分身居相位品德卑劣之人,生前坏事做尽,误国误民。死后为后世所不齿唾骂。比如:李斯、田玢、蔡京、秦桧、和珅
2024-01-20 21:00:00
宰相在朝廷的地位举足轻重,古代都有哪些功勋突出的宰相?
...学上的成就也很高,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第九名,张居正。可以说张居正是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在万历时期主持“万历新政”,在财政上推行一条鞭法,清丈田地,在吏治上推行“考成
2023-04-22 16:52:00
诸葛亮临终前,为何特意跟刘禅说家无余财
...孙后代。诸葛亮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1300年后的明朝,张居正家族的遭遇就很能说明问题。万历皇帝朱翊钧继位后,张居正任大明内阁首辅达10年之久,上承天子之师,下控大明一国之军政
2023-01-07 14:18:00
他有恩于五朝天子,是远胜张良的“隐士宰相”
...宋之赵普、元之刘秉忠、明之刘伯温和姚广孝,当然还有张居正。这些人没有一个不是功名赫赫,威震寰宇,然而他们顶多也就是好好辅佐了一朝一代,或兼顾二代两帝做了托孤顾命的名相。然而整
2023-06-14 05:16:00
...葛氏,祭由寡人。诸葛亮在蜀汉说一不二,和明万历时的张居正很相似,但权力要大于张居正。在完全控制局面的情况下,诸葛亮为什么不废掉刘禅,自立为皇帝?这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假想。实际上
2023-10-05 22:12:00
历史上可以和诸葛亮相媲美的人有谁?
...么几位跟他类似的,但是都没有他那么全面。01万历首辅张居正,只是有点不廉洁。张居正这个人已经算是接近完美的人了,他努力工作,低调行事,熬过了严嵩、徐阶和高拱的时代,自己走上了
2023-04-23 19:36:00
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十位宰相
...的说法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成为儒学治国的名言。10、张居正张居正是明朝最有实权的首辅。出生于江陵县故,称之“张江陵”。张居正从小就非常聪明,他在家乡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嘉靖二十
2023-02-10 20: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