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成都山地所刘威:永远冲在地质灾害第一线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17 08: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

做一个青年科学家是怎样的一种感受?

“我觉得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大家只是工作不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山地所”)的刘威这样回答。

这个年轻人在成都已经度过了10年的岁月。10年时间,他跑遍了四川的山山水水。他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挖泥巴”,将泥土带回实验室。每次出现重大地质灾害时,他永远都冲在第一线。

作为一个Z世代的年轻人,刘威展现出了一位青年科学家平实、上进的特质。

从“海洋”到“山地”

科研需要自驱力

刘威本科就读于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学习海洋科学。大学期间,他在学校里听了一个来自中科院成都山地所的老师的讲座,机缘巧合地接触到了山地灾害这一行业。大学毕业之后,他便报考了山地所的研究生。

从海到山,学科的跨度不可谓不大,不过两者之间也有一些结合点。刘威本科的研究方向需要运用很多流体力学方面的知识,来到山地所之后,他发现研究滑坡、泥石流也会涉及一些力学方面的知识。大学时期积累的知识也对他后来的研究颇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对他影响颇深的导师。

“本科的时候,我对科研了解还不是很深,读研究生以后才开始找到了一些乐趣。另外,我的老师也是以身作则,是他的言传身教让我变得越来越主动,发现了科研的乐趣。”刘威说,自己当时的导师是一个典型的科研爱好者,每天早上六七点到办公室,晚上八九点才走,“当时上学的时候,永远都是我来了看到老师已经在了,我走的时候老师还没走。”在老师的影响下,刘威的成长进步非常快。在他攻读博士期间,他发表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学术论文共11篇,其中SCI论文9篇,获得过中科院院长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国科大三好标兵等荣誉。2018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获得了“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尽管博士期间的成绩非常优秀,刘威却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反而父母还要用“别人家的孩子”来激励他。对于搞科研,他还是觉得自我激励更有用:“更多是要有兴趣,发现其中的乐趣,要拥有一定的自驱力,才能把科研更好地搞下去。”

考察是个体力活儿

每次进山背回几十斤泥土

搞科研对于刘威来说,并不仅仅是坐在实验室里摆弄科研仪器,还意味着要到地质灾害发生的第一现场去。地质灾害一般都发生在深山之中,前去的道路非常曲折,经常遭遇危险。

刘威很清楚地记得,在2020年,甘洛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泥石流灾害,他带领学生到现场进行调查。进入现场时,原有的路已经被冲毁,他们必须从山崖的小路徒步到灾害现场。那条路是当地老乡放羊时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往下看是几十米的滑坡,“我记得那条路非常窄,只有两只脚的宽度,所以必须紧贴着岩壁,一点点挪过去。那个坡差不多有40度,高度也有好几十米,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走的时候,我的腿都是软的,还得强装镇定安慰学生。”

还有一次,刘威在涉水进入泥石流沟道内部的时候,从一块大石头上摔了下来。“幸好不是很高,大概只有一米多,但下面全是石头,摔得很疼,我缓了半天才缓过劲来,还好骨头没事儿。”当时,刘威和同事们已经顺着沟道走了两公里的距离,一路全是大石头,如果因为摔伤而骨折的话,很难从沟里抬出去。

因为需要在实验室里分析泥石流物源情况,所以每次考察时他总会带回几十斤的现场土样。灾害的地段越长,他带回的土样越多,有时候得扛着不同的土样走上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

不过,一切的辛苦都有意义。通过每一次实验累积的数据,通过研究泥石流的机理、过程,成都山地所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搭建了泥石流防灾预警平台,也有了不少成功的研究案例。“我所做的工作能够为灾害防治提供一些支撑,能够在灾难中减少一些损失,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刘威说。

科学家日常干点啥?

和普通人一样简单地生活

在很多人眼里,青年科学家的生活应该是神秘的,是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但刘威告诉记者,科学家的生活也很平常。

“其实,科学家只是跟普通人的职业有区别,平时也没什么不同。”刘威表示,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科研是一种职业,要对一些现象和事物进行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实际上跟普通人的工作和生活并无二致,“每年雨季的时候,我们都非常紧张,需要密切观察灾害的发生情况,其他时候也就是在实验室里做些实验、在办公室里写些文章。”

闲暇时光,如果不是宅在家里,刘威就会约上一群人,踢踢足球、打打篮球,“去山里进行考察,也需要体力,不是吗?”

可能跟普通人唯一不一样的是,每年雨季,他总是会叮嘱朋友,不要往山里走,特别是曾经发生过泥石流灾害的地方,“风险真的很大”。而每次进山,他总会在选酒店的时候多留意一下,避免选择有坡的地方:“至少也要去观察一下山坡的情况。”(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闫雯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7 13:45: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科学的温度】如何撬开震后灾害的“盲盒”?
...地震、“8·3”鲁甸地震和“8·8”九寨沟地震等地震救援第一线,搜集宝贵的影像和数据,并基于全球50余次地震诱发的40多万条灾害数据,结合最新的人工智能算法,建立了地震诱发滑
2023-01-17 19:13:00
...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为江西省1:1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山地丘陵区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风险源头管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编印《局地质灾害防治参考材料(四)典型案例汇编》,形成了一套集政
2024-01-04 18:24:00
这辈子与地图结缘(自然之子)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原研究员陈昱——这辈子与地图结缘(自然之子)本报记者 王永战《 人民日报 》( 2023年11月27日 第 12 版)
2023-11-27 06:05:00
重庆市地矿局南江地质队万州区驻守地质工程师奋战在抢险救灾一线
...阵以待、闻汛而动,穿梭于疾风暴雨中,奋战在地质灾害第一线,处置灾险情、排查核查隐患,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各项工作。不畏疾风暴雨 协助乡镇避险转移群众“太阳溪社区6组居民龙世才屋后
2023-07-07 23:33:00
...记者 张雪飞) 记者从日前在昆明召开的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会议暨云南省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第
2024-01-07 07:04:00
全球领先!方成铁建特大能级落石冲击试验成功
四川新闻网成都7月13日讯 重达500吨的吊车将一个15.65吨重的试重锤小心翼翼地提升至距离网面32.7米的高度。随着一声令下,试重锤加速向地面进行自由落体,被网状的柔性防护系
2023-07-13 10:41:00
焦点访谈丨全力以赴 应对极端降雨
...从而造成了此次京津冀地区极端的降水。 门头沟是北京山地比例最高的区,山地面积占到全区的97%,强降雨之后,洪水冲毁了山区的道路、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多个村庄与外界失去了联
2023-08-02 10:17:00
关键时刻能救命 地灾避险典型案例学起来
本文转自:四川新闻网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2月23日讯(记者 夏婉琳)2月23日,记者从四川省地质灾害指挥部办公室获悉,2022年,四川先后遭遇芦山、马尔康、泸定3次6.0级及
2023-02-23 17:19:00
...新时代贵州人杨荣礼□本报记者 黄雅璐25年坚守防灾工作第一线,扛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千斤重担,筑牢防灾减灾基层防线,慎终如始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他,就是杨荣礼。“不好意
2023-01-10 08:05: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