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若论中国历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大多为乱世居多。春秋战国时期,无数名将征战沙场,百家名士游说列国;汉末三国更是名将辈出,五虎上将、五子良将,谋士如云,名将如林……
而隋唐时期,亦有无数名将,护佑己方君主份奋力拼杀,最终虽为李唐坐稳江山,但其名将事迹却被后人广为传颂。
在隋唐那个大乱世里,各路豪杰并起,时局极为动荡,就连最后的赢家李唐内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太子李建成与亲王李世民之间的矛盾,随着天下的逐渐安定而愈演愈烈,双方开始了一系列的明争暗斗。
单就武将方面而言,李世民一方拥有极大的优势,李靖、李绩、秦琼、尉迟恭等人均为当时的战神级人物,也正是凭借如此强大的武力加持,他才能在宣武门之变中胜出。
再反观太子李建成一边,由于其长期坐镇后方,效忠于他的文臣居多,能拿出手的武将却没有多少,相比之下无形中就吃了大亏。
但是武将少并不是没有,罗艺便是效忠于李建成的王牌大将,无论从出身、战绩都不输于李世民手下任何一员将领。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让李世民如此忌惮的将领,其下场却极为悲惨,不仅罗艺本人被斩首,就连他的家人也没能逃过李世民的屠刀。
究其原因,只在于罗艺相信了一个神婆的话,说白了就是被神婆忽悠死的。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出身名门卷入乱世洪流
大多数人知道罗艺,应当是出自《隋唐演义》这本小说,其中的罗艺是罗成的父亲,也是秦琼的姨夫,人物结局是被苏定方一箭射死。
但在正史之中,并没有罗成这个人物,罗艺也不是秦琼的姨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无论小说还是正史,罗艺的下场都极为悲惨。
罗艺出身于一个名将之家,他的父亲罗荣曾在隋朝担任将军。在隋唐时期,毕竟是刚刚结束了混乱的南北朝,武将的地位在朝中十分重要,罗艺的家庭也拥有十分显赫的地位。
尚武精神是隋唐时期的主流,人人皆以从军报国,杀敌建功为最高理想,更别提出身名将世家的罗艺。他受父亲影响,从小便对舞枪弄棒十分热衷,而罗荣也对这个儿子有十分高的期待,便从很小时开始培养,白天教他练习武艺,晚上教他学习兵法。
在罗艺的成长过程中,其军事天赋得到了很好的挖掘,无论是武艺还是兵法谋略都进步飞快,尤其是一手神射,更是堪称天下无敌。
但是,他却缺少了一些为人处世方面的教育,导致他长大成人后丝毫不懂得谦逊的道理,为人凶狠狡诈,只凭个人勇武而不讲仁义道德。
虽说这是他的致命缺点,不过隋炀帝杨广却十分喜爱他这样人,或许因为他的性格与杨广比较相似吧。
在隋炀帝时期,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征高句丽”战争。在此期间,罗艺被隋炀帝派去北方督军,但处于对罗艺的节制,他事事都归当地一名大将李景统辖。
罗艺虽治军严明且个人武力超群,但他目中无人,经常公然羞辱主将李景。而这个李景也不是好欺负的,每次都以职权压罗艺一头。待战事结束后,罗艺向隋炀帝诬陷李景谋反,但是经过一番调查却发现并无此事,隋炀帝也没有处罚二人。
这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也能看出罗艺气量狭小且嚣张跋扈。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豪杰并起,整个国家几乎处处有人造反。身为隋朝将领,罗艺只能尽忠职守报答皇恩。
当时罗艺和赵十住、贺兰宜等人一起驻守涿郡,由于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时,涿郡是后方物资补给基地,故而这里钱粮、财宝、战资非常多,自然也就引来了不少农民起义军和土匪的垂涎。
每当有贼人来犯时,其他几位守将均不敢出城应敌,但生性勇猛的罗艺却不管这些,他屡次带兵出城与敌人交战,而且还能做到每战必胜,这自然就让他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
而随着军威日盛,赵十住等将领也逐渐心生不满,认为罗艺这种行为就是在树立威望,以后好掌控所有的大权。
基于这种考虑,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打算抢先一步杀死罗艺。
不久之后,隋炀帝身死江都的事情传来,罗艺也得知了赵十住等人的阴谋,于是便决定自立为一方豪强。就在赵十住等人动手前夕,罗艺率先拿下涿郡郡守等人,向百姓开仓放粮。
此时的罗艺不仅在军中颇有威望,也受到了百姓的支持,赵十住等人见大势已去,便只能乖乖俯首称臣。
罗艺轻易占据了幽州和营州,成为当时天下不可小视的一股力量。天下各路豪杰都知道罗艺作战勇猛又手握重兵,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豪强纷纷上门拉拢,许之以高官厚禄。
而罗艺却并不着急表态,他的地盘本就处于中原的边缘地带,而且跟各路豪强都没有利益纠葛,他本人也不打算夺取天下,所以就死守城池,有敌来犯就将其赶走,而自己则坐观天下局势变化,到时候再投诚,如此便可保全自身。
天下混战已久,最终是李渊建立的唐朝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罗艺见时机已到,便主动上表向李渊称臣。
620年,罗艺正式归降大唐,李渊感到非常高兴,不仅将幽州重新归于罗艺统辖,还封他为燕王,赐李姓,让他为唐朝戍守幽州。
一切都在按照罗艺当初设想的情况发展,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只是他不知道的是,自己将会卷入李建成和李世民的斗争之中。
投靠李唐与李世民争锋
作为降将,罗艺得到的封赏绝对是独一档。不仅兵威更盛,而且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他本没有什么大志向,能够做一方诸侯就已经心满意足,只是历史的安排偏偏不让他如愿以偿。
罗艺降唐之后,天下依旧纷乱不止,但局势已经日渐明朗。唐朝连战连捷,已经成为众多势力中势力最为雄厚的一家,除此之外还有王世充、窦建德等豪强,但这些都在奋力挣扎。
就在罗艺降唐的第二年,窦建德兵败被俘,天下也趋于安定。但是窦建德的部将刘黑闼不甘心于失败,再次起兵反唐。
他搜罗旧部,广积粮草,招兵买马,大有和唐朝斗争到底的架势。
对于刘黑闼的起兵,李渊的对策是双管齐下。一方面派李世民带兵直接剿灭刘黑闼,另一方面则让罗艺出动本部人马抄刘黑闼的后路。这样刘黑闼首尾不能相顾,必然溃败。
而刘黑闼也是当世名将,他自然能看出唐军的作战部署,只是他兵力有限,最多只能牵制住一方,而最终他选择了李世民。
罗艺与刘黑闼军在徐河一代发生恶战,因为对阵的并不是刘黑闼的助力,所以罗艺取得了斩首八千的战果。
再反观李世民一方,由于面对的是刘黑闼的助力,且对阵中李世民屡屡中计导致进军并不顺利。而李世民也是个极具谋略的军事统帅,他当即改变战法,坚壁清野,坚守不出。
不久之后,罗艺率军与李世民会师,同时刘黑闼军中粮草已尽,此消彼长之下李世民决定发动总攻。
李世民命令罗艺部突击,并佯装败阵将刘黑闼引入河里。
而李世民早已让人堵住河源,等到刘黑闼大军追击罗艺时,李世民再让人放开水源,结果刘黑闼被水淹七军,此战杀敌无数,唐军大获全胜。
不过李世民的谋划并没有提前告知罗艺,导致罗艺的军队也被水冲走不少,伤亡同样惨重,罗艺由此对李世民怀恨在心。
李世民不仅是统军主帅,还是皇子,罗艺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只能默默忍下这一口恶气。
不久之后,逃出生天的刘黑闼再度卷土重来,这次他借助了北方游牧民族突厥的力量,进入唐朝境内后势如破竹,一时间河北大片土地沦陷。
李渊听闻消息后,本来打算再次让李世民率军出征,但是李建成却认为刘黑闼这次只是看上去来势汹汹,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实力,便主动请命迎战刘黑闼。
李渊也不想看到李世民在军事上一家独大,总想着一碗水端平,于是就同意了李建成的请求。为防万一,李渊还特命罗艺从旁协助。
不久后,李建成率军与罗艺会师。此时的罗艺对太子并不了解,以为他也是来和自己“抢攻”的皇子,所以对李建成并不太上心。
而李建成与李世民的行事风格截然不同,他以厚礼犒赏三军,不惜降尊纡贵也要结交当地的一些豪强,这让罗艺感觉自己受到了礼遇,不由得对李建成有了几分好感。
随后,李建成更是利用拉拢、利诱等方式,让刘黑闼渐渐失去了支持,最终被李建成一举歼灭。此战过后,罗艺便对李建成死心塌地,彻底站在了李建成的一边。
哪怕这种表态,今后将为自己带来杀身之祸。
误信神婆致使全家被杀
李建成本就在军中威望不高,眼下得到罗艺的支持不由得大喜。回到长安后,李建成几乎将这次杀敌的功劳一股脑都算在了罗艺头上,并立劝李渊让罗艺入朝为官。
李渊也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当即封罗艺做了左翊卫大将军,从此之后罗艺与李建成的交流逐渐增多,彻底成为了太子,党的王牌大将。
这段时间里,罗艺几乎天天与太子见面,自然也了解到他与李世民之间的恩怨。罗艺早就对李世民心存不满,故而对李建成更加死心塌地。
而李世民这边虽然猛将如云,他本人对皇位的野心也已经昭然若揭,但太子这边有罗艺的鼎力支持,就连李世民也不得不忌惮三分。
然而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最后还是要分出个胜负的。武德九年,李世民率先发动宣武门之变,当场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杀死,随后逼迫李渊退位,自己当上了皇帝。
当时罗艺在泾州领兵防御突厥,远离政治斗争的中心,当他得知李建成已经身死的消息时,李世民已经坐稳了皇位。
面对这种局面,罗艺认为李世民一定不会放过自己,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死。
但事情的发展还是出乎了罗艺的预料,李世民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容大度,不仅赦免了一大批李建成的旧属,还对其中几个颇有实力的人加以奉赏,罗艺便在其中。
北风萧瑟,旌旗漫卷,很快就有一队人马带着李世民的圣旨来到了泾州。罗艺本以为这是赐死自己的圣旨,结果没想到李世民竟然封他做了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并且让他食邑千户。
面对封赏,罗艺觉得这不过是李世民收买自己的把戏,将来一定还是会杀了自己,所以依然忧心忡忡。
惊惧之下,罗艺开始崇拜迷信,而他最信任的则是一个姓李的神婆。
有一次这位神婆给罗艺夫妇相面,半刻之后她居然俯首而跪说道:“夫人尊容,有母仪天下之相,而将军则更是有九五之尊的仪表,十日内必当大位!”
她这么一说,罗艺的夫人顿时感到十分高兴,便对罗艺说道:“天命如此,不如就起兵反唐!”
罗艺思来想去,也觉得神婆的话有几分道理,反正李世民最终也会杀掉自己,不如起兵反抗,说不定还能谋个万世基业。
就这样,罗艺率部起兵谋反,李世民则随即派出尉迟恭平叛。
罗艺虽然也是一代名将,但在面对尉迟恭时还是稍有不如,再加上他并没有完全准备好,军中补给跟不上,很快就发生了兵变,他自己也在连吃败仗之后被部下所杀。
尽管这样,李世民也没有放过罗艺的家人,其妻子和儿女全部被斩首,就连那位神婆也被一并处死。
罗艺此人不过是乱世中一弄潮儿,他虽有过人的本领足以镇守一方,但其性格弱点却决定了他终究不能成就大事。他迷信神婆之言,最后害人害己,实在可惜可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00:45:2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