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2-03 16:35:00 来源:新民晚报

你听说过出门上班上学,需要先冒着风险翻墙过桥才能通行的怪事吗?

在松江区九亭镇松沪苑小区,这里的居民已经为此困扰了很久。他们每天出门竟需要跨越这样的障碍?!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视频截图

如此高难度,一不小心就可能摔进河里!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视频截图

去年建起的“防疫墙”至今未拆

居民无奈铤而走险翻墙过桥

原来,这条河的两边分别是松沪苑小区和黎星一区小区,中间有这座桥连接,供居民通行。

去年因为疫情,桥上砌起了这堵墙,将两边隔断。如今已经全面放开,但这堵墙仍然横亘在两个小区之间。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去年建起的“防疫墙”至今未拆

现场可以看到,这堵墙高度超过两米,顶部还有玻璃碎渣和铁丝网。有人为了方便攀爬,在墙的侧面用布条做了一个拉绳,就可以脚踩侧面的狭小空间翻到墙的另一侧,达到过河的目的。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居民做的拉绳

这样惊险的画面,每天要出现上百次!

有人翻越时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一个不小心就分分钟跌进河里!已经有人跌落骨折、划伤流血!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视频画面

在这堵墙上还惊现一个洞,一位爷叔说:由于过了桥就是小学,之前有人砸了一个洞,想让孩子钻过去上学能方便一点。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墙上砸出来的洞

出门上学还要钻洞,实在是太糟心了……

更没想到的是,对面很快又加了一道砖墙,把这个洞也堵死了!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墙的另一侧

那么松沪苑的居民们

为何非要往这里走?

原来,松沪苑的居民们上班上学,走这里交通最为便利,步行仅需几分钟。

但如果从其他地方绕行,到达一墙之隔的黎星一区小区,开车就需要8分钟左右,而要到达附近的学校,就要绕一个更大的圈子,走很多冤枉路。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示意图

一位阿婆气愤地说,造了这堵墙以后,年轻人上班不方便,孩子上学也要绕路。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阿婆接受采访

此外,这堵墙还堵死了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那么这堵墙是谁建的?

拆或不拆,谁说了算?

朱泾浜居委会副主任吴鑫焱表示,当初砌这堵墙,是为了阻断疫情传播,现在不拆墙,是出于对交通安全的考虑,黎星一区的部分居民不同意拆。

“这两个小区的人、车体量非常大,整个社区有将近五六百户居民,小区外部的车辆也可能借这个桥通行。”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朱泾浜居委会副主任吴鑫焱

黎星一区小区有几位居民表示,此前这里发生过一些事故,让他们担心桥恢复畅通后,会带来安全隐患。

“车太多了,之前轧伤6个人了,外面堵车堵到这里,走不出去。”

也有居民表示,拆不拆墙对自己都没有影响。

部分居民的担忧可以理解,但A小区居民为了自身需求阻碍了B小区居民的正常出行,似乎也并不合理。

并且这座桥作为公共道路,怎能说切断就切断?

“拦路虎”终于拆了!

记者2月2日上午采访时,上海九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经理朱维强表示,年前镇里已经开过协调会,明确要拆除这堵墙。

当天下午

这座桥上的“拦路虎”总算被拆除了!

上海一小区居民,每天出门竟要翻墙?有人摔骨折、流血…太难了!

墙已被拆除

以后这里的交通安全问题怎么管?

九亭镇党委副书记吴炜表示,接下来会采取更加柔性的管理手段在桥梁中间设置道闸和岗亭,仅供两个小区内部居民通行。

小侬也希望更多的类似问题都能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化解,要“变堵为疏”,而不是“一刀切”!

【小侬综合编辑】

内容来源:上海新闻广播(id:shnews990)记者李仕婧、朱勇、话匣子视频号,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3 17: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死循环”变活了 这个小区咋做到的
...搬走。近年来,小区变化很大。”12月4日,银川市金凤区上海西路街道银新苑南社区辖区居民丁维仁说。银新苑南社区党委委员马进军介绍,社区所辖的银新苑一区、二区为失地农民安置区,原
2023-12-07 07:10:00
...从细微处着眼,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让老居民乐享新生活。走进梅城镇富钰阁小区,映入眼帘的是平坦干净的路面,整齐划一的停车位,粉刷一新的墙体。“我是2012年入住这个
2024-05-13 09:59:00
居民点赞:“蓝蓝的火苗炒出香香的菜”
...小区“瓶改管”工程竣工,2000多户家庭用气更安全卫生居民点赞:“蓝蓝的火苗炒出香香的菜”▲南宁中燃总经理吴广国(左)来到南棉生活小区一区住户马奶奶家查看燃气入户情况◀小区居
2023-07-30 07:15:00
单元门前停满车 居民担忧存安全隐患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车辆堵在单元门前,不仅影响居民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燕卓 摄影报道)近日,家住西宁市宏园一区的王先生向西海全媒体记者来电反映,晚上回家
2024-05-14 01:19:00
新建围墙遮挡住户采光
...门能帮助解决一下。”日前,家住西宁市宏园一区小区的居民在西海都市报App《记者帮》栏目留言反映。记者来到宏园一区小区看到,小区近邻华侨小区正在修建围墙,围墙的高度正好遮挡了宏
2023-08-29 03:26:00
...曾经的杭州早期住宅小区,如今已蝶变为“网红社区”,居民直呼“给套房都不换”。聚焦“两老”,环境蝶变换新翠苑一区社区成立于2001年3月,辖区内多为80年代建成的杭州早期住宅小
2025-06-21 08:44:00
...。据了解,宏园二区前期基础设施改造后只剩下后院作为居民休闲的场所,由于小区无物业管理,前期该处的花园内枯枝、垃圾遍地加上院内宠物狗随地大小便,无人清扫……居民意见很大。退休党
2024-04-26 02:18:00
市中心老小区,为啥翠苑最好卖
...前,我有无数次想要搬离这里的冲动。”一位翠苑三区老居民张阿姨告诉记者,小区从2020年11月启动改造,修复、翻新了外立面,整改了杂乱违规的管线,修缮了屋顶,整治了绿地,重新设
2023-02-23 06:05:00
朝阳去今年将开工15个老旧小区改造 加装电梯完工150部
...改建试点项目的光华里5、6号楼于2022年9月全面完工,56户居民全部回迁。另一个北京市危旧楼房改建试点项目——劲松一区114号楼建设也有突破进展。作为首都第一个由政府、产权
2023-01-09 00:4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180秒极速救援!早产儿呛奶心跳骤停,河南这群医护人员与死神赛跑
大河网讯 面色青紫、呼吸停止……一个胎龄仅27+3周的早产宝宝在喂奶后突然发生呛奶,导致呼吸道完全阻塞,瞬间面色青紫、呼吸心跳骤停
2025-09-10 19:19:00
第41个教师节·时代新声 | 深耕三尺讲台 点亮数学之光
点击查看“印象教师 时代新声”专题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刘雅靓)“老师,我还有另一种解题方法;老师
2025-09-10 16:50:00
【黔言】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
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教师节,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向老师送上祝福和感激,各地党委政府通过不同形式对教师致以关心和慰问。生我者父母
2025-09-10 16:29:00
农行德州德城支行:物流仓库里的反诈守护
鲁网9月10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才子浩楠)在城市物流运转的脉络中,仓库是货物集散的重要节点,也暗藏着金融风险的流动缝隙
2025-09-10 16:04:00
2025年反假货币宣传月|①匠心雕刻山河画卷 慧眼识得货币真章
(图片: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
2025-09-10 16:04:00
【医德引领】崔岩霞:千里支医显担当,花开云阳石榴红
鲁网9月10日讯鲁渝卫生支医工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的重点工作任务。根据威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工作安排,今年7月17日
2025-09-10 16:03:00
最早布局未来产业省份之一的河南,靠什么赢得“未来”?
大河网讯 (记者 申华 王怡潇)“我省是最早布局发展未来产业的省份之一,聚焦6大方向建设20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引育重点企业近500家
2025-09-10 12:10:00
教师的“AB面”丨球场双面人生:22岁教师刘荣坤的追梦与筑梦
编者按:三尺讲台,他们是燃灯引路的耕耘者;烟火人间,他们是逐光而行的热爱者。今年教师节,我们聚焦天衢新区教育战线一群“双面”教师
2025-09-10 12:31:00
走进沂蒙“大先生”丨“光”在身边——临沂启航中学胡俊云
【编者按】一万步卷帙浩繁的世界,最初,都由良师开卷。在沂蒙大地,一代代优秀教师将拳拳之心倾注教育事业,照亮莘莘学子筑梦之路
2025-09-10 12:31:00
手绘漫画H5|孔子教师节奇趣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刘雅菲周静徐进许晨家人们,谁懂啊!孔夫子一不小心穿越2500年来到第41个教师节,逛校园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2025-09-10 12:34:00
【榜样的力量】黄俊琼:扎根乡村教育,让每一个孩子茁壮成长
【人物名片】黄俊琼,党的十九大代表,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江古镇中心小学教师,入选2025年全国“最美教师”。1989年
2025-09-10 12:51:00
名校开“辩” | 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三亚开幕
9月10日上午,2025华语辩论世界杯名校邀请赛在海南三亚开幕。揭幕战在中国人民大学和海南大学之间打响,围绕“青春最大的遗憾是我本可以/我不可以”这一道与青年成长密切相关的辩题
2025-09-10 12:57:00
济医附院(太白湖)急诊外科成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张志新9月8日上午,济医附院太白湖院区急诊外科成立揭牌仪式举行。急诊外科(太白湖)的成立
2025-09-10 13:06:00
钉子扎入心脏!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团队197分钟成功“补心”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通讯员 郭晓珂“钉子扎进心脏,还在出血!再晚一步人就没了!”回忆起日前那场惊心动魄的抢救,济医附院心脏外科医护团队仍心有余悸
2025-09-10 13:06:00
“我要用做自媒体赚的钱,带全村的老人去旅行。”因为做乡村短视频而走红的李福贵说道。一句朴实无华的承诺,却承载着情真意切的关怀
2025-09-10 13: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