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两只雄狮上下翻腾,赢得观众阵阵喝彩。2月2日,在大渡口区义渡古镇,巴渝狮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缔和舞狮团队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表演。从1月24日至2月2日,张缔等人一共演出了15场巴渝狮舞,深受好评。
舞狮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形式,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重大节日或庆典活动中表演,以祈求好运。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在春节期间,舞狮表演尤为盛行。舞狮队伍由两人组成,一人扮演狮头,另一人扮演狮尾,通过默契的配合,模仿狮子的各种动作,如跳跃、翻滚、攀爬等。舞狮表演通常伴随着锣鼓声,节奏明快,气氛热烈,寓意新的一年充满活力与希望。
巴渝狮舞2008年就获评大渡口区级非遗。据介绍,春节期间,除了巴渝狮舞这项非遗大放光彩,该区一系列的非遗项目也精彩亮相。为弘扬和传承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公众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系列非遗年俗活动,包括非遗展演、非遗展览、非遗集市等。
从古老的手工技艺到传统的表演艺术,从民间习俗到独特的语言文字,非遗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现义渡文化的丰富多彩。春节期间,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了一系列非遗展演,为游客献上一场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不仅展示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也增强了喜庆的节日氛围。
此外,春节期间,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还联合大渡口区博物馆举办了“剪说中国年 花影绘春章——乙巳蛇年新春民俗文化展”。本次展览以“堰兴剪纸”“乐活插花技艺”“面塑”等多个非遗项目为载体,多层次展现各类民间活动,推动传统民俗跟上时代步伐,吸引了不少观众前往观展。
同时,为了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搭建展示技艺、走向市场的平台,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丰富的非遗文创产品,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分别在1月24日、1月30日和2月2日,组织了堰兴剪纸、面塑、糖画、钩针编织、大渡口棕编、麦草艺画、知墨黄酒酿造技艺、张氏堂垚艾灸法、李氏糊辣壳油辣子制作技艺、拓印、食品雕刻、叶雕、传统簪花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开展“非遗里的中国年”系列活动之“赶个年味集”蛇年非遗大集。
在义渡古镇的“非遗大集”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创意,为市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大餐”。
如果你对民俗感兴趣,还可以在大渡口区博物馆,聆听大渡口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的小小讲解员带来的现场讲解;而该博物馆每日推出的“童言讲民俗”视频,也是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可以让大家加深对非遗的了解和认识。
春节期间,大渡口区组织了20余个非遗项目进基层、进景区、进综合商贸区,让大家亲身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并营造出浓厚、喜庆的节日氛围。
上游新闻记者 易守华 通讯员 向娅
编辑:鄢芮责编:郭承斌 审核:黄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2-03 2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