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全国知名作家走进大渡口,感受都市发展新风貌
——“名家相约·大义渡口”文学采风活动正式启动
10月26日,“名家相约·大义渡口”文学采风活动正式启动,冯秋子、范稳、王祥夫、海男、弋舟、杨献平、张兵 (小桥老树)、李元胜、张者、钟代华、张远伦、唐力、刘清泉、蔡有林等国内十余位知名作家,将在26-28日深入重庆工业文化博览园、大渡口区博物馆、金鳌田园综合体等地,了解大渡口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发展情况。他们在感受城市产业兴旺、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同时,挖掘城市深层次文化内涵,用生花妙笔为该区著锦着绣。
在26日上午举行的采风活动启动仪式上,重庆市作协主席冉冉在致辞时表示,此次活动是继“名家相约·魅力南川”之后的又一次邀请全国各地名家在重庆采风。活动期间,作家们将走进大渡口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峰卡万塔垃圾焚烧发电厂(百果园)、义渡古镇等地调研采访,多面向地感受大渡口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崭新的社会风貌。她希望作家们用优秀的作品呈现大渡口区的文化内涵和城市治理之道,用优秀作品呈现大渡口的美丽丰富与活力,用文学的力量为重庆大渡口的发展赋能,用文学之美传播重庆的山河之美、人文之美、精神之美。
重庆市作协副主席、人民文学奖获得者张远伦表示,“大渡口是一个很有诗意的名字。让人想到流水和古典,浪漫和追忆,自带的隐喻和内蕴特别适合作家和诗人们流连。”在他看来,“作家是摆渡文字的人,摆渡思想的人,他们负责把艺术和美运送到彼岸。因此作家和大渡口相遇,是一种缘分。”谈到对大渡口的印象,他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这里的钢花还在闪耀,这里的钢骨正在传承,老工业人的精神激励着后来人创新创造、开拓前进。这里是公园城,这里有艺术湾,这里是作家和诗人们笔下生花的妙处。”
此次采风活动由重庆市作家协会、中共大渡口区委宣传部主办,重庆文学院、大渡口区文联承办。中共大渡口区委书记余长明会见所有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重庆文学院院长张兵主持启动仪式。中共大渡口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德明,大渡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龙晓梅等出席启动仪式。
据介绍,大渡口区作为重庆最早的主城区域之一,是建设现代化重庆都市区的中心城区。据史料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长江北岸设有义渡,该渡口为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1938年,重钢前身汉阳铁厂由汉迁渝落户大渡口。1965年,大渡口因服务重钢正式设区。2011年,重钢完成环保搬迁,大渡口开启转型发展之路,先后获评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优秀双创示范基地,成为重庆市唯一连续三年获国家发展改革委通报表扬的全国推动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产业转型工作成效明显的区县。近年来,大渡口区加快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大渡口公园提升后成为网红打卡地,重钢崖线山城步道荣获巴黎设计奖国际环境艺术类别金奖。
(文、图/罗晓红)
编辑:朱阳夏责编:陈泰湧审核:冯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