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荒地“活”起来 乡村兴起来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1-26 06:48: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高明探索“土地银行”模式激活农业资源效能

荒地“活”起来 乡村兴起来

农时种稻,闲时种花。目前,高明区万亩稻田已种上油菜花、格桑花,待到春节,万亩稻田将变成花海,吸引市民游客打卡拍照。

从分散种植草皮、韭菜等低端产业到连片发展,成为融合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优质稻米加工展销、休闲农业观光、研学教育于一体的万亩水稻公园,万亩稻田的华丽变身正是高明探索“土地银行”模式激活农业资源效能的缩影。

为解决农用地细碎化、现代农业项目落地难等突出问题,近年来,高明区以明城镇为试点,创新建立以农村土地流转为核心的“土地银行”机制,已建成高标准连片化稻田1.4万余亩、标准化集约改造池塘约2000亩,水田、鱼塘发包价格分别提升33%、66%,助力2022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增长15.7%(全市第一)、17.5%;明城镇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亿元,新岗、崇步等村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

撰文:朱苏娇

小田变大田

推动农村土地集约经营

长期以来,农用地碎片化、农田基础设施落后、村级组织统筹能力不强等问题是制约高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难题。为实现“万亩稻田”的规模化连片打造,高明以明城为试点,对农用地进行统租统管,着力破解“有田无人种、有人无田种”的困境,推动“小田变大田”。

一方面,编制富硒丝苗米产业园建设规划,刚性约束万亩稻田核心区周边土地的使用,严控流转方向。

另一方面,成立镇属公有企业明丰公司作为“土地银行”,主导实施以集约模式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明城打破不同村组、农户的地块边界,通过协商流转、公开招标、补偿退出、买断租期等方式,引导不同村组、农户“存”入闲散地、撂荒地,交由“土地银行”提质改造为集中连片的现代化农业土地,构建起“农户(村集体)流转—土地银行(公有企业平台)收储建设—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现代农业产业项目)招商”的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明城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蔡文喜表示,目前明城累计集约土地1.4万余亩,约占全镇耕地流转面积的1/3,显著提高土地收益,有效提升田园风貌。

产业集聚

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通过“土地银行”零存整贷后,小田变大田,土地收益由“低效”变“高产”。蔡文喜介绍,镇属公有企业和村股份(经济)社分别签订存地协议,统一年限为20年,水田、鱼塘分别按每年每亩1600元、2500元计算租金,每3年递增10%,并对招投标溢价增值部分按1:1比例结算分成利息。“每宗‘存’入土地我们都会测绘,建立‘数字云图’,合同期满后根据土地确权情况退还,打消村民后顾之忧。”

通过土地集约,明城引入超亿元农业项目8个,打造出“万亩稻田”“千亩鱼塘”集约化农业项目,建成田头智慧小站、稻田火车、240吨稻谷烘干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云田硒谷”“遇稻研学”等农旅品牌,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万亩稻田”年粮食产量超5000吨,“千亩鱼塘”亩均年产值超8万元。

蔡文喜表示,“土地银行”模式的应用大大带动了周边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让撂荒地“活”起来,乡村兴起来。数据显示,万亩稻田的水田发包价格由原来不足1200元/亩提高到1600元/亩,鱼塘由原来不足1500元/亩提高到2500元/亩,新岗村、崇步村集体收入突破1000万元,明城农业总产值由2020年8.29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约13.7亿元。

■手记

“土地银行”探索让三方受益

高明区万亩稻田一幅幅乡村美好画卷的背后,是“土地银行”探索让三方受益的生动体现。

此前,农村土地由个人自由发包,存在发包分散、撂荒、租金收入低等问题。而企业想发展农业项目,却难以找到大片规模化土地、落地难。这毫无疑问,制约了高明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

“土地银行”的探索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随着“土地银行”机制的推行,村民租金收入增加了,荷包富了,村民从不理解到理解再到追着“土地银行”收储;现代农业企业项目落地也有连片土地支撑,企业日常只需跟“土地银行”对接,沟通更便捷。

对于政府而言,农田规模化经营,现代农业企业的进驻,不仅美丽了田园景观,也提升了高明现代农业水平,也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美丽田园吸引旅游业态进驻,也进一步擦亮了“农业+旅游”的乡村游新名片。这也推动了高明农村集体经济收入上涨,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26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开“粮”方让荒地变良田
...复种,一年引入180家企业带动近3万人就业开“粮”方让荒地变良田坡头区乾塘镇大屋新村东撂荒地成功复耕。 李青远 摄仲春,湛江遂溪黄略镇北合村,青绿色的稻田铺满大地,一株株嫩绿
2023-04-20 06:54:00
把荒地变成全省重点示范基地
...一年来,盘活村里的土地资源成了我最上心的事。这370亩荒地便是首先考虑的对象。该如何发挥它的最大价值,说实话,我和大家伙商量了好久。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村里决定试试目前流行的
2023-12-22 07:24:00
文昌:荒地变良田香米迎丰收
...业’的模式进行土地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使一块块撂荒地变成‘良田’。截至2024年,公坡镇已整治撂荒地复耕复种达4100亩。今年,‘公坡香米’最高亩产可达到1400斤。”文昌
2024-05-22 12:19:00
守住管好“天府粮仓” 泸州叙永让“撂荒地”变“丰收田”
...是一片荒芜。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驱动下,叙永县把撂荒地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复耕的政策措施,从土地流转
2024-08-16 21:28:00
...养地等,与土壤生物多样性有着很好的亲和力,又多田埂荒地、渠系水塘、山林植被等生态留白,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交错分布,最大程度发挥了生物多样性的协同优势。如今,随着人们对
2023-02-27 08:25:00
红塔区排山社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土地平整、完善灌溉排水系统和田间道路等工程,过去的荒地华丽变身为耕地,土地利用率明显提高,每年预计可为社区集体经济增收约850万元,乡村振兴“动力源”持续激活。“大刀阔斧的项
2024-01-16 01:03:00
土地“托管”实现“双赢”
...果实挂满枝头。然而在几年前,这里却是杂草丛生的荒山荒地。土地还是那片土地,利用程度不一样,回报的效益也不同了。“我们托管土地的做法,是我们村民的智慧。”大庄村幼泉湾理事会会长
2023-10-30 02:03:00
孟祥海:稻田里的“创新者”与乡村共富的“领路人”
...工!”这位“80后”农场主,用十年时间,将一片900余亩荒地打造成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年产值超260万元。更令人惊叹的是,他不仅自己富了,还带动300余户农民转型绿色种植,帮扶
2025-04-10 15:15:00
古代农民为何不去开垦荒地要去造反
...量比起现在来说并不算多。而且,历朝历代民间未开垦的荒地也有不少。那么历朝历代的绝大多数农民,为何甘愿选择被地主压,迫和剥,削,也不去开垦一块属于自己的荒地呢?第一、天灾人祸,
2023-04-28 12:18: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2025全肤质适用祛痘优选:8款精准产品,专治闭口红肿反复痘肌
为解决不同肤质的祛痘痛点,本文结合 20 家三甲医院(北京协和、上海华山等)全肤质临床测试、SGS 敏感肌安全认证及 18 万条真实用户反馈
2025-10-21 09:51: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郑俊峰:姨妈总“迟到”?或许是子宫“受了凉”
郑俊峰,主任医师, 原山西白求恩医院、同济山西医院,中西医结合大夫。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40年,在妇科、产科、生殖医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025-10-20 11:19:00
心电图无异常就没事? 警惕心脏带病工作
前不久,演员张晋在旅行中突发心脏不适的经历引发公众关注。其妻子蔡少芬在采访中透露,张晋此前已有两次类似症状,但心电图检查显示“一切正常”
2025-10-20 11:49:00
血管钙化是补钙闹的?
患有骨质疏松、一直在吃钙片的张阿姨,前阵子又发现了冠状动脉钙化,她疑惑这血管钙化是不是补钙引起的,以后还能不能继续吃钙片
2025-10-20 11:49:00
【天眼问医】世界骨质疏松日:精准用药,为骨骼健康筑牢防线
作为“沉默的骨骼杀手”,骨质疏松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为特征,易导致骨痛、脊柱变形甚至脆性骨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老年人群和绝经后女性尤为高发
2025-10-21 05:05:00
永清桂香园糕点:传承非遗技艺 用真材实料守护老味道
河北新闻网讯(庞趁友、周颖)近日,走进永清城区桂香园糕点北关店,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各种口味的酥皮点心、糕点摆得满满当当
2025-10-20 12:12: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孙淑玲:产后总漏尿?多是“气虚”惹的祸
孙淑玲,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曾师从我国中医名家高忠英、刘奉伍先生,原北京宣武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现为北京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
2025-10-20 14:2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濮凌云老师:白带多到不适?可能是“湿气”在作祟
濮凌云,国医大师柴嵩岩学术继承人。师从国医大师柴嵩岩学习近三十年,撰写发表多篇柴师学术经验论文及论著,致力于柴师学术经验总结
2025-10-20 14:20:00
10大品牌实测不踩坑,肝益莱凭3大顶刊认证领跑
《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2025 版)》显示,我国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已达 32.8%,酒精性肝损伤人群超 1.2 亿
2025-10-20 15:27:00
世界骨质疏松日 | 遵医附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举办健康义诊活动
多彩贵州网讯 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2025年中国的主题为“健康体重,强骨健身”,倡议社会各界保持骨骼健康
2025-10-20 17:07:00
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乐邻小厨暖心服务 鲜食飘香点亮舌尖上的幸福
鲁网10月20日讯10月20日上午,泰山区财源街道乐园社区的乐邻小厨后厨内,正升腾着阵阵烟火气,一派忙碌景象。几名工作人员各司其职
2025-10-20 17:18:00
重磅!2025面膜榜单出炉,HAVOYI 美白面膜霸榜第一
在日常美白护理中,不同肤质及特定人群的美白痛点差异显著:干皮易因角质层干燥缺水,导致美白成分 “难以深入肌底”,还伴随肤色不均
2025-10-20 17:21:00
京沪名医携手·共护颅面神经健康 北京天坛医院袁葛教授圆满会诊纪实
10月1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袁葛教授受邀莅临上海瑞椿医院,参加“颅面神经疾病公益会诊”活动。此次会诊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关注
2025-10-20 17:22:00
仙桃市浅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服务,点亮大众健康心生活
随着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度持续提升,心理咨询服务逐渐成为大众化解压力、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选择。仙桃市浅酷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凭借其专业的团队
2025-10-20 17:22:00
十堰最高温跌破10℃,医生提醒谨防心脑血管疾病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蒋巍 通讯员 郑桢桢)随着冷空气的持续影响,10月19日晚开始,十堰气温明显下降,最高温跌破10℃
2025-10-20 1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