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如何从中医角度辨治“瘙痒”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6-21 15:25:00 来源:康之道

俗话说“十人九痔”您可能不甚认同,但我说没有人未曾被“瘙痒”困扰过您一定不会提有异议。瘙痒是一种主观感受,也是很多皮肤疾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持续、剧烈的瘙痒不仅会降低人群生活质量,同时有可能会导致其心理障碍,威胁生命安全。每个人都有过瘙痒的经历,也许由于诱因不同、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人对痒的反馈千差万别,但往往可以通过皮肤的搔抓情况,瘙痒的持续时间,发生的部位等作出一定的程度评价。对绝大多数人而言,“瘙痒”绝对不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很早以前,中医认为疼痛和瘙痒均与热具有密切的联系。早在《黄帝内经》中便记载“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微热则痒,热甚则痛”的认识,认为心火炽盛,气血不足,心神不宁等因素是导致瘙痒的最常见原因。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中医学者们对瘙痒诱因逐渐有了外感(感受外界刺激)、内伤(自身功能失调)的认识。其中,风、湿、火、燥、虫、虚、瘀可谓瘙痒产生的核心病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治“痒”七法。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医如何辨痒、治痒。

风邪致痒当有外受和内生之别,他们共同的特点为瘙痒位置不固定,时有时无,容易合并其他的致病因素。外受风邪多为风寒,风热。属风寒者,皮色多不红或淡红,遇寒凉加重,温暖后缓解。属风热者,皮色多鲜红,遇热加重,遇冷减轻。而内生之风多为肝风内动,大多会有情志表现,比如烦躁易怒,躁扰不宁等。在治疗方面可以祛风止痒为基本治则,常用杭菊花、防风、荆芥、苍耳子等。其中偏于寒者,加麻黄、桂枝、羌活、细辛、辛夷等;偏于热者,加丹皮、浮萍、连翘、薄荷、蝉蜕等;与情志相关者加天冬,柴胡,龟板等。

湿邪所致之痒往往导致病情“黏黏糊糊”,缠绵持续,症状容易反复。属湿热证往往合并浸渍,渗出及鲜红色皮疹;属于寒湿之痒,往往瘙痒相对较轻,如“梅雨天”让人痛苦难耐。治疗时宜除湿止痒违法,常用藿香、佩兰、薏苡仁、苍术、地肤子等。湿热相兼者选用苦参、滑石、茵陈、萹蓄、金钱草等;寒湿相兼者选用细辛、路路通、藿香等。

因火邪致痒者,常起病迅速,皮肤出现红肿,痛痒并作,多发于我们的头面部,而且具有耗伤人体津液、生风动血等特点(通俗一点说,容易伴随口咽干燥,小便短赤,高热、神志改变及各种出血症状)。中医学认为火热之邪较轻时以瘙痒为表现,火热之邪较重时,以疼痛为主要症状。治宜清热泻火止痒,常用石膏、知母、寒水石、玄参、黄芩、黄连、龙胆草、连翘等。热盛化毒者,可加野菊花、蒲公英、金银花、地丁等。

如何从中医角度辨治“瘙痒”

燥邪同样可以导致瘙痒症状的出现,从季节上来说秋季多见,因此有秋燥之说。中医认为燥邪有内、外之分,外者多来之于环境,内者则多见于人体的水液亏耗(如腹泻,暴汗,大量失血等),但其除了瘙痒外的共同症状常包括: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脱屑、皲裂、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因燥而痒者,治宜润燥止痒,常用天冬、麦冬、山药、沙苑子、枸杞子、干地黄、合欢皮、白芍、地骨皮、夜交藤等。

虫毒致痒几乎所有人都共有的经历,主要是指我们接触了虫体自身或其纤毛、体液后出现的瘙痒症状,比如蚊、疥、蚤、虱等。这种瘙痒往往剧烈而持久,若伴有虫体寄生则经久不愈,通过肉眼观察或实验室检查能发现虫卵或虫体协助确诊。此外,中医之“虫”范围更广,脚气这类真菌感染也属中医“虫毒”范畴。杀虫止痒是中医缓解此类瘙痒问题的第一要义,内服常用使君子、槟榔、雷丸、榧子、南瓜子等,外用可选用蛇床子、雄黄、土槿皮、轻粉、枯矾、硫黄等。

“瘀”是血行不畅所致。因瘀而痒者,往往瘙痒位置较为局限,瘀停日久者可见出现皮肤粗糙增厚的症状,中医称之为“肌肤甲错”,主要是因为局部遇阻不通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这种瘙痒多见于外伤后或老年患者,治宜化瘀止痒。瘀而兼热者,可用具有清热凉血功效的药物,如生地、丹皮、地榆、赤芍、槐花;瘀而兼寒者,可用三七、当归、泽兰、川芎、苏木、血竭等。

因虚而痒者,常见年老体弱或长期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一般有气、血、阴、阳亏虚之分。所谓阴虚,既阴液不足,典型症状为燥热,睡醒汗出,手足心热等,瘙痒症状较阳虚明显。药物治疗时可用石斛、天冬、麦冬、沙参、生地黄等;阳虚者,是指阳气不足,典型症状是畏寒肢冷,瘙痒不甚却缠绵。治疗时可用附子、肉桂、山萸肉;气血亏虚者常瘙痒反复发作,位置不固定,同时伴有乏力倦怠,皮肤干燥大量脱屑等表现,可用益气养血之品,如常见的黄芪、人参、熟地黄、阿胶等。

在瘙痒预防调护方面,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出现瘙痒症状要避免剧烈搔抓和不必要的刺激(烫、搓、酒精、醋、盐水……)防止皮肤结构、微环境的破坏和感染的出现。第二,针对局限性的瘙痒,我们往往可以使用外用药物进行干预,面积较大或反复发作时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治疗。第三,秋冬季、老年性的皮肤瘙痒往往和皮肤水分不足有关,需要及时补充,推荐乳剂、蜜剂为主,必要时再补充油性润肤剂(如凡士林)。第四,皮肤瘙痒只是一个症状,可由外界刺激产生,也可以是机体功能失常,疾病所致,大面积、持续性的瘙痒不要盲目用药,找到问题所在是关键。第五,预防瘙痒没有捷径,规律作息,饮食有度,适量活动,应时调整,关注诱因是养生保健的不变法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1 17: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医治疗瘙痒有方法
... 杨碧莲持续、剧烈的瘙痒会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中医角度来说,瘙痒的病因主要包括风、湿、火、燥、虫、虚和瘀等。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法,可有效缓解瘙痒。风邪致痒 此
2024-05-20 06:40:00
中医急危重症治疗:古老智慧的现代应用
...,可让患者咯血症状得以有效控制,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从中医的角度出发,临床中的危急重症不外乎心、脑、肺、肝、肾等脏腑的机能失调,阴阳失去平衡,常见如急性脑梗死、心肌梗死、重症胰
2024-12-27 09:38:00
...毒,治痈、疔、黄疸、喉痛、吐血、咯血等。从脏腑辨证角度看,肺主皮毛,皮肤红斑为肺热壅滞的症状,顾乃芳常将石上柏、半枝莲配伍使用,以清肺热、解瘀毒,改善皮肤红斑热毒状态。根据文
2023-12-04 07:52:00
吃“香菜”有何益处?中医角度:或能助力缓解六大问题,值得收藏
...仅仅是一种食材,更是一味具有药用价值的草药。本文将从中医的角度探讨频繁食用香菜可能带来的六大益处,并指出四类不宜食用香菜的人群。一、香菜的基本性质香菜,性味辛、温,归肺、脾经
2024-03-10 06:49:00
大便干燥,一节一节的?可能是阴液少了,中医一个方子改善症状
...便干燥,还会呈现出一节一节的形状,这是怎么回事呢?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这可能是因为阴液不足,肠道失濡所致。中医认为,大便的形成和排出与人体的气血、津液、脏腑等密切相关。如果气血
2024-06-03 10:39:00
润肺清心的天冬
...日两次,今已三年,觉神清气爽,气力倍增,远行不倦,皮肤发润,面上瘢痕全消”。不仅咳嗽全消,而且体力、皮肤均有意想不到的改善。后两句中所谓的“三虫”应当指的是体内一切寄生虫或者
2024-01-16 07:26:00
中医针灸治腰肌劳损疗效好
...坐、久站等姿势不良、腰部过度负重、着凉等因素造成。从中医视角来讲,腰肌劳损属于中医痹证范畴,中医认为腰肌劳损主要是由于腰部受到寒邪、湿邪的刺激所致,或是外伤瘀血造成腰部气血运
2024-03-29 23:32:00
...海说:“很多年轻人喜欢用天冬来美容,比如当面膜敷对皮肤就很好。”用天冬研制的面膜、护肤品等化妆品在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广为畅销。“目前,天冬仅作为药品或保健品在市场上流通,
2024-01-22 20:15:00
东城中医医院百年赵炳南医馆特聘专家王淑玲:荨麻疹反复发作,如何治本解痒?
...气、呼吸困难等凶险症状,这时一定要立刻到医院诊治。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荨麻疹的发生与反复发作与患者体内阴阳失衡、表虚不固有关。同样的荨麻疹,在中医看来并不相同。比如:有些荨麻疹
2024-07-23 15:1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