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夏宁:把化学家从手工劳作中解放出来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2-19 04: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上接第一版)

■ “武汉英才”产业领军人才

带来一群“AI+”跨界人才

夏宁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玩具”就是母亲的286电脑。但在专业选择时,他仍更偏爱化学。“并没有父母追着学的经历,我是自主选择的化学竞赛之路,因为化学实在是太有趣了!”夏宁介绍,这种兴趣一直驱动着他。同济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去法国蒙彼利埃高等化学学院留学,他是中国第一批去法国高等工程师学校去学习化学的人。当时在那所学校里,夏宁是第一个中国人。

回国后,夏宁创立武汉智化科技有限公司,组建的团队成为全球最早一批开发以化学反应数据为核心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团队之一。

夏宁博士介绍,智化团队更看中人的学习能力和对事业平台的“热衷”。当初有一位化学专业的人才希望加盟团队,但在编程测试中被刷了下来。过了半年他又敲开智化科技的门说:“我还想试试。”原来,这大半年,他通过各种平台给自己安排了高强度的计算机专业学习。经测试发现,他的确可以胜任,这位没有计算机专业学历履历的小伙留了下来,目前已在项目组里成长为骨干。

夏宁领衔的团队中,既有药物化学、合成化学和分析化学的专业人员,也有自动化、IT开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领域专家,硕博比例超60%。

■ 带领名不见经传的创业企业

进入大型跨国药企供应链

夏宁介绍,有一家在业界排名进入全球前五的跨国药企,几年前开始尝试外包AI化学合成业务,招标时测试了近8个竞品,最终,彼时名不见经传的智化科技因效率和准确度更高,被选入该药企供应商名单。就在2023年,该企业又与智化科技续约。

目前,智化科技已与辉瑞等多家国内外顶级制药企业、多家头部医药行业CRO(医药外包服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夏宁透露,智化科技正在与武汉两家创新药研发企业及一家新材料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合作,为其提供AI化学合成工具。就在去年,智化科技入选“武汉市数字经济服务资源池”“武汉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我感受到武汉在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布局的雄心和前瞻视野。”夏宁介绍,无论是创新药开发、日用化学,还是光电子信息、泛半导体、动力电池上游关键材料的合成,AI都有望寻出一条更高效的路。

通过5G专网,在位于武昌的智化科技办公室内,记者连线智化科技位于上海的实验室,看到机械臂正在投料、反应、过滤取样和分析分离等实验装置中忙活,AGV自动导引小车则往返于各独立工作岛,精准地传递化合物样本。据介绍,该实验室由人工智能驱动和调度,支持24小时不间断高通量实验,实验谱图也能及时回传解析,实现数据闭环。

“这是2023年我们最新的研发成果,把化学家从手工劳作中解放出来了。”夏宁笑着说。原来,一直以来,化学家们的工作都通过人工方式完成,可能1个月只能合成三四个分子。他带队开发了一套自动化设备,并与Al辅助逆合成路线设计平台相连,在微观世界中“算”出来的合成路径,经过操纵台指令,可直接在现实中快速实验验证,化学家们不必再去亲力亲为做常规合成。目前自动化解决方案已和药企及海外高校开始合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试剂……走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机器化学家实验室,一种全新的化学研究场景让人眼前一亮。这里看不到身穿白大褂的实验操作人员,瓶瓶罐罐的实验工作都由一台机器人完成。
2023-04-26 02:17:00
人物|他的创业故事:把烧制肉粽整成一场“化学实验”
...反应,其产物决定肉粽味道与色泽的好坏。该反应由法国化学家美拉德发现,因此命名为美拉德反应。pH值、温度、时间、不同糖类等都是影响美拉德反应的因素。因此,在制作烧肉粽过程中,除
2023-08-28 09:49:00
...学技术大学,一台名叫“小来”的机器人,正在代替人类化学家做实验,它能将传统历时约1400年的工作量缩短到5周。这是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震宇、姚宏斌、江俊等为代表的科研人员,深
2023-05-01 03:24: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据新华社长春11月25日电 我国科学家领衔的一支国际研究团队在探月领域再出新成果。该团队结合我国嫦娥五号、美国阿波罗、前苏联Luna样品数据,采用深度学习方法,
2023-11-26 05:26:00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分属两家科研机构,生物学家和化学家联手5年两次成果转化,效率之高背后有何门道跨界合作让创新产生“化学反应”黄海华本报记者 黄海华一天好几个电话,一个月至少见面一
2024-01-07 05:23:00
20年如一日,课比天大
本文转自:解放日报“布袋院士”赵东元每次上课前“雷打不动”备课20年如一日,课比天大黄海华赵东元在上《普通化学》课。 黄海华 摄 ■本报记者 黄海华不到两年,几次三番,因其匆匆离
2023-09-11 06:06:00
元素周期表的诞生
...表上并没有体现出元素周期性的规律。到了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那提出了“三素组”学说。在当时人类一共发现的54种元素中,德贝莱那发现,钙、锶、钡这3种元素的化学性质非常相
2024-05-02 03:18:00
...研效率并催生更多创新加速认知螺旋,实验室来了“机器化学家” ■本报记者 许琦敏走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综合楼一楼,一条人工智能(AI)化学实验线正在进行测试
2023-04-19 05:46:00
揭开遗传基因的神秘面纱
...计算则来自数学家格里菲斯,对碱基配对的认识又来源于化学家查迦夫。就这样,沃森和克里克两人像小孩搭积木一样,无数次用铁丝和硬纸板搭建各种模型。没有什么“无心插柳”,成功只是努力
2023-07-28 04:45: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