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沉迷“0糖”饮食的年轻人,交了多少智商税?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5-01-01 22:29:00 来源:缘之心

内卷,躺平,精神内耗,灵活就业……这里是十点人物志的系列栏目“当代青年生活实录”。大到就业婚恋,小到吃饭购物,21世纪新新青年的快乐与忧愁全在这里。

撰文 | Yuki

编辑|野格

在以年轻群体为主的社交平台上,“控糖”已经成为新的流量密码。

诸如为了控糖而出现的动态血糖仪,已经占据了年轻互联网用户的首页。

社交平台上,有大量分享动态血糖仪使用方式、推荐血糖仪品牌的贴子

动态血糖仪,原本只是面向有长期血糖监测需求的糖尿病患者的处方产品,用户以老年群体为主。然而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越来越多地找上了中青年人,以及打工人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购买血糖仪的人群稳步扩大,带动了非处方的血糖监测产品走向市场,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

今年“双11”期间,全网动态血糖仪销量就超过了40万盒,增速达到400%。据一名动态血糖仪的上游芯片供应商表示,2020年国内的动态血糖仪市场规模只有1.5亿左右;但2023年,这一数字直接飙升到了40亿元。

动态血糖仪销量“指数爆炸”的背后,是控糖生活方式在年轻群体中的流行。

减重&健康两手抓的“零糖”饮食革命

当三小时的久坐成为常态,加班熬夜经常发生,外卖成为主要饮食来源,上下班通勤是工作日唯一的运动,下午必须喝一杯奶茶“续命”……重复着类似生活方式的年轻人们显然正在摧毁自己的健康。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导致打工人出现了一系列心理疾病,也导致了很多以糖尿病为代表的“老年慢性疾病”找上了门。

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2010-2019的十年间,中国20-35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明显升高。不仅在患病人数上显著增长,平均患病年龄也提前了约6岁,来到了55岁的区间。

图源:澎湃美数课

此前,就有年仅23岁的知名电竞选手因患上2型糖尿病而不得不选择退役的新闻。

按照致病机制,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其中1型糖尿病多由免疫缺陷、遗传及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2型糖尿病多由肥胖及患有基础疾病等因素引起。

不断向年轻人逼近的慢性疾病让很多人不得不开始尝试“控糖”饮食。此外,不区分年龄、身材、性别的普遍性体重焦虑也成了很多人选择“控糖”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

有了更多医学常识的年轻人们逐渐意识到,奶茶可能并不是自己糟糕的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元凶,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才是关键。而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控糖。”毕竟“碳水才是发胖的元凶”已经成为共识。

在这种观念的流行下,一场“零糖”饮食革命在大城市中蔓延开来。

图源:某7-11连锁便利店货架,“零糖”饮品是绝对的主推商品

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商店,饮料货架上占据“C位”的早已不是各种含糖量高的“肥宅快乐水”,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低糖低卡”“零糖零卡”的健康饮料,就连可口可乐也有了低卡选择。

显然,这些连锁便利店早就嗅到了这股风潮。于是,这些打上了“0糖0卡”标签的瓶装饮料成功挤掉了高糖的过气饮品,占据了便利店最显眼的位置。

在社交网络上,做便利店“低糖”饮食测评的贴子也收获了极高的浏览量。测评领域覆盖了便利店瓶装饮料、酸奶牛奶、三明治等多方面。如今,但凡在便利店里售卖的食品,都能找出其中的“控糖”平替。

某社交平台的“零糖”搜索结果

而年轻人的另一心头好——奶茶,控糖的风潮也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如果现在有一个年轻人去点奶茶,几乎不用问,TA至少都得选择一个“半糖”。

某社交平台上,一位22岁确诊2型糖尿病的年轻女性网友经常分享自己的控糖奶茶心得,以真实的糖尿病患者的身份,告诉大家怎么能在控糖期继续喝奶茶。而在她相关分享贴的下面,与之互动的网友并不是有同样“刚需”的患者,而是目前身体健康的控糖人士。

图源ID:“糖心蛋(二型糖)”

可见,“控糖”的确不再是糖尿病患的专属,而成为了一种普遍的青年生活方式。

在“加餐”领域之外,年轻人在一日三餐上也做足了控糖的努力。

图源:ID“猪小妹cc控糖日记”

毕竟在加餐领域能做的控糖程度有限,每天三次的正餐才是努力的关键。“自制控糖减脂餐”“自制无糖无油面包”“控糖杂粮饭保姆级教程”……各种“有手就能做”的食谱分享成为了网络社交的热门话题。

就连外卖领域,年轻人也开始走起了“轻食”路线,沙拉和“白人饭”取代了黄焖鸡和麻辣烫,成为了年轻人点餐的新宠。虽然这些看上去就不好吃、没盐又没油、覆盖着一大堆水煮西兰花和鸡胸肉的杂粮饭实在风味不佳,但想想今年体检报告单上的血糖数据和又涨上去的体重,年轻人们还是乖乖“吃起了草”。

图源:KEEP软件分享的低卡减脂餐,最多不超过500卡路里

被食品巨头操控的“无糖”概念

市场永远最先嗅到新的产品消费趋势。

当年轻人们开始关注控糖生活方式,首先动起来的就是各大食品品牌和相关的血糖监测产品生产企业。此前在“双11”热卖的动态血糖仪就明确地反映出了这阵“控糖”新风口。

而在食品饮料生产企业,2017年无疑是国内无糖茶市场的重要转折点。此前,市场上的无糖茶品牌并不多,知名的只有东方树叶和三得利两家。而当时的年轻人们也大多嫌弃这两款饮品“口感不好”,甚至给它们冠上了“隔夜茶”的外号,很少有人购买。

然而2017年以后,无糖茶行业就迎来了井喷,统一、娃哈哈、怡宝、元气森林、燃茶、茶小开等品牌纷纷入局,投入到了“无糖”食品饮料的研发上,推出各种“零糖零卡”产品。对于年轻人来说,明显的感受就是目前市场上的“零糖”食品选择大幅增多,每天一种“零糖”饮料,可以一周都不重样。“零糖”产品线已经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据尼尔森IQ数据显示,2023年,包括无糖茶在内的即饮茶拿下了21.1%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碳酸饮料(18.5%),位列行业第一。

而农夫山泉2010年就开发出来的著名无糖饮料“东方树叶”,曾经一度面临开局暴击,直到2019年才终于打了“翻身仗”,如今已经坐稳了农夫山泉的第二增长曲线,年营收高达69亿元。

相比于之前喝惯了的甜到发腻的饮品,一入口就能感受到的“苦涩”“清肠”无疑一度让年轻人们对自己真的喝上了“健康饮料”这件事坚信不疑。于是,嘴馋的时候不必再为饮料的高糖忧心忡忡,只要来一瓶“零糖零卡”,既照顾了自己的心情,也照顾了自己的血糖。

尽管这些食品巨头开发的“零糖零卡”产品一度给了人们“可以放开吃喝”的错觉,但新的疑问也很快产生:他们是否真的零糖?

实际上,我们要先弄懂一个概念:“零糖≠无糖”,而“无糖≠健康”。

在食品厂商为产品打上“零糖零卡”标签的同时,他们不会明确告诉你的是,这些产品只是不含葡萄糖、蔗糖等添加糖,各种甜味剂等早已作为“代糖”悄悄加入了产品中,且这些代糖具有甜度高的特性,只需要微量,就能达到显著的丰富口感、提升风味的效果。不知不觉间,我们还是把“隐形糖”吃到了身体里。

例如某网友分享在社交媒体上的“零糖饮料配料表真相”:

图源:ID“yoyoyu”

这款号称“零糖零脂肪”的冻柠茶,表面上看的确没加蔗糖,但一搜配料表,三氯蔗糖、安赛蜜等代糖一个没少加,这就是为什么这些“零糖”饮料喝起来仍然有甜味,并且不会真的降低血糖水平。

对于消费者来说,显然这种人工代糖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真正的健康无糖饮品”。

图中所列为常见的人工或天然甜味剂,常用来替代饮料中的糖类成分。图源:人民网科普。

与此同时,这些打着“零糖”旗号的产品往往售价高于普通产品,平均价格都在6元左右,一不小心就能成为年轻人们的“钱包刺客”。

元气森林的无糖气泡水,单瓶售价高达6元

部分研究显示,经常食用代糖,容易扰乱肠道菌群平衡,导致腹泻等症状。此外,由于代糖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食欲,反而可能导致间接肥胖;而无糖饮料中常常添加的食用香精和磷酸成分,更可能造成钙流失,提高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此前就有一则“无糖棒棒糖引发的马桶惨案”新闻:

在这则新闻中,7岁女孩的妈妈再三核对了棒棒糖的配料表,确认了它的“无糖身份”,但没想到孩子吃完才两个小时,就发生了连续三次的腹泻。而在咨询了专家后,发现腹泻的原因确实与该棒棒糖中的甜味剂有关。

事实上,“无糖食品导致腹泻”已经不是个案。在互联网上,能看到大量的“无糖食品=拉肚子神器”经验分享。很多年轻人并不知道自己腹泻背后的原因,反而将这些“热量又低,又能促进排泄”的无糖产品当减肥药吃,甚至形成了“便秘的时候来一颗”的饮食习惯。

长此以往,今天的无糖食品可能就是明天的病因。

图源:ID“鸭鸭有个可达鸭”

减糖不如平糖,减重先要健康

一篇发表在2024年10月31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论文或许会引发我们更多的“控糖焦虑”。

该篇论文的研究者从英国政府于2006年启动的生物银行(UK Biobank)中选取了超过六万名出生于1953年左右的英国人,分别统计了其中患有糖尿病的人数以及他们的患病日期。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人从受孕开始的1000天内进行控糖,那么TA在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几率会下降35%。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从受精卵时期就开始控糖(由孕妈妈完成),那么长大以后就会更加健康。

这股“控糖”的风潮,已经内卷到了婴幼儿领域。

不过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下时代给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且多样化的饮食选择,为吃喝发愁的年代已经基本成为过去式,大家在选择更加丰富的同时也开始面对着饮食过量、体重超标、“三高”的新健康风险。“控糖”在当前很可能不是一种主观选择,而是“客观必须”。

以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往往存在一个潜伏期,很多人在发病前并没有任何症状,而出现症状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在前期糖尿病的潜伏时期,人体可能出现“胰岛素抵抗”,比较典型的症状包括嗜甜、餐前容易饿、饭后很快又饿、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衰退、腹部长期脂肪堆积、夜尿增加、经常性口渴、女性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由于这些病症不是特别严重,有可能被我们归结为其他原因,而不会往糖尿病的方向去想,因此很多人会忽视这些症状,直到糖尿病全面爆发。

一些常见的胰岛素抵抗症状,如果符合多条,要引起重视

虽然年轻人们已经开始采用“控糖”的生活方式,日常饮食正在有意识地减少糖分的摄入,但“怎么控糖”又成了新的问题。很多人表示,自己在“控糖”路上踩过的坑也实在不少。

图源:ID“小名叫盔盔”

一位网友分享道,一度风很大的控糖藜麦饭,实际上并没有控糖效果,反而让自己的血糖水平更高了。

另一位网友则在极端控糖的时候尝试过空腹疗法和低碳水疗法,结果反而导致空腹血糖飙升、胆固醇水平升高。本来为了降血糖而调整饮食,没想到把身体里的代谢全搞乱了。

图源:ID“控糖小月”的分享

至于一度在年轻人中流行的“轻食控糖法”,也存在潜在的健康隐患。轻食的典型特点就是饱腹感强,但同时也饿得更快;此外,长期吃没有油水的轻食可能导致气血不足、脱发、例假不规律等症状,而心理上的“热量缺失”更是有可能在轻食之后造成报复性反弹,让我们吃进去比之前更多的食物。

图源:ID“小福懒”的轻食分享

更有人在长期吃轻食之后,导致了自身的尿酸爆炸:

图源:ID“春田小野”的分享

由此可见,控糖可以,但一方面应该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必须讲究科学,走“减糖”路线并不可取,“平糖”或许才是问题的关键。

法国年轻的生物化学家、营养研究员杰西·安佐斯佩所著的《控糖革命》一书就提出了三个颠覆很多人常识的观点:

1、不是只有糖尿病人才需要关心血糖,80%的现代人都有血糖问题;

2、我们不只要控制血糖,更要控制血糖峰值的变化,即“平糖”;

3、比节食更有效的控糖方法是改变吃的顺序,先吃含有纤维的绿色蔬菜,再吃蛋白质、脂肪类食物,最后吃淀粉类主食和水果。

此外,饭前喝点儿醋(无糖醋)、饭后做简单的运动都是她在书中提出控糖的有效手段。

相比于“不吃控糖”“轻食控糖”“生酮饮食”等极端控糖疗法,平衡三餐的热量摄入、多样化食物、增加蔬菜和优质蛋白的比例、饭后规律运动,同时拒绝暴饮暴食,善待自己的胰岛素……比起不吃,更好的是少吃;比起无糖,更好的是低糖;比起饮料,更好的是白水;比起减肥,更好的是控制体重。

毕竟,“少吃多动”这四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字才是健康生活方式的真正奥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但是忙碌的生活可能会让很多年轻人忽略了这些微妙的身体变化,从而错过了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糖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
2025-01-27 07:59:00
关于糖尿病的饮食误区,一文参考下
...人的专属疾病,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出现了血糖偏高的情况,甚至还出现了儿童糖尿病,日渐年轻化的趋势,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上厕所时,若出现3种表现,或
2023-01-06 20:04:00
联合国糖尿病日丨海南医生:出现“三多一少”要警惕 高危人群注意这些→
...、运动方面进行控制。另外,张明亮医生特别提醒,很多年轻人发现血糖高也不用药,担心用了药就不能停,其实这是不对的,血糖很高了才用药,可能导致并发症。同时,得了糖尿病要遵医嘱用药
2023-11-14 22:37:00
医生提醒:高血糖人群一定要避免的7种早餐误区,你中招了吗?
...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超过1亿,且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血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而早餐作为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于血糖控制起着关键作用。今天,我们就
2024-10-28 14:10:00
糖友喝无糖酸奶真的好吗
...高。人们通常会采取各种方法来控制血糖水平,其中包括饮食控制,如减少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无糖酸奶是一种常见的食品选择,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因为它不含糖分,从而减少了血
2023-07-25 13:12:00
不想血糖上升,六种食物要远离,望大家知晓
...以根治的医学难题,一旦患上,终身服药成为“药罐”。年轻人发现血糖高一定重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用正确的降糖方法使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糖尿病不能吃鸡蛋吗?其实糖尿病人可以吃鸡蛋。
2023-07-05 23:18:00
警惕!糖尿病饮食的10大禁忌,错一个血糖就失控!
...糖、血压等健康指标,提供无糖食品免费试吃,以及定制饮食运动计划,陪伴您一起控糖。在医疗领域,糖尿病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管理关键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饮食管理。
2024-07-23 10:02:00
得了糖尿病,能长期喝“0糖饮料”吗?
...年龄偏大的中老年人。但随着青少年肥胖发生率的增加,年轻人中2型糖尿病患者也越来越多见。近期研究表明,我国18~29岁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
2024-11-15 10:26:00
“糖尿病”盯上年轻人
...减轻。2 型糖尿病患者多起病于四五十岁,现在却有不少年轻人得病。据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从 2010 年到 2019 年
2024-01-22 10:5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在良渚博物院,如何“修复”自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2025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为主题
2025-10-10 15:34:00
东南网10月10日讯(通讯员 康郦晴 傅世祥)10月09日17时14分,三明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报警,称尤溪县一幼儿园两名小孩手同时被卡在门缝中
2025-10-10 16:01:00
江西银行发放全省首笔化工转型贷款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高耗能和高碳排放行业,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下减排降碳的重要领域。近日,在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的高位推动下
2025-10-10 16:19:00
医患温情暖人心!济南市一院急诊医学科获赠锦旗
近日,已经出院的患者张先生专程折返,将一面印着 “医技医德赛华佗,心热似火如家人” 的锦旗,送到济南市一院急诊医学科医护团队手中
2025-10-10 16:24:00
农行德州临邑县支行:银警协作成功阻断电信诈骗
鲁网10月10日讯(记者 吴美琳 实习记者 李安琦 通讯员 廉兴涛)近日,农行德州市临邑县支行营业部与当地警方紧密配合
2025-10-10 16:27:00
日前,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数控立车总领班兼移动工厂负责人庄秋峰,跻身首批“大国工匠”人才行列
2025-10-10 16:29:00
大疆Pocket 3二十天降价660元,消费者退差无门将起诉山姆与大疆
大皖新闻讯 近日,大疆宣布多款产品将在双十一前降价,最高优惠达1478元,包括户外电源、云台相机、运动相机、手机稳定器
2025-10-10 16:41: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张泰来捐赠救灾物资的车辆,能免费通行高速公路吗?10月9日,公益人士胡雷发文质疑广西高速,称他向百色市德保县慈善促进会捐赠了一批抗洪救灾应急物资
2025-10-10 16:46:00
日照市中医医院张朋飞:大医精诚,守“肠”护“胃”
在追求健康与康复的过程中,每一位患者心中都怀揣着对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医生的深切期盼。为了回应群众期盼,帮助群众更好就医
2025-10-10 16:47:00
“中行的针纺集群贷真是太给力了!不用抵押,仅凭交易流水就能贷款。现在,新生产线已开工,下个月就能满负荷运转了,产能大概能增加1500万元
2025-10-10 16:53:00
精准营销与暖心服务并举,天蒙景区国庆假期实现双赢
国庆假期,山东文旅·天蒙景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游客接待量稳健增长,更在服务口碑与经营效益上实现双丰收。这得益于景区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
2025-10-10 16:59:00
深探广袤市场新机遇 共启焙烤行业新篇章 -- 2025中国国际焙烤秋季展、家庭烘焙展与焙烤行业峰会将于10月17-19日在武汉举办
2025年10月17日至19日,由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与北京贝克瑞会展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第10届中国国际焙烤秋季展览会(Bakery China Autumn 2025)
2025-10-10 17:30:00
鲁网10月10日讯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当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团圆与欢庆的气息时,作为肥城农行泰安桃源支行的一员,正用其特有的方式
2025-10-10 17:35:00
农行肥城老城支行:冒雨上门解民忧 农行服务暖人心
鲁网10月10日讯10月2日,农业银行肥城老城支行发生了暖心一幕。一位老人来到网点,神色显得局促不安,大堂经理金甲成见状立即上前询问
2025-10-10 17:36:00
见义勇为!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学子危难时刻显担当
鲁网10月10日讯近日,山东服装职业学院机电系收到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信中讲述了机电系2025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2班学生王祁岩与同伴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
2025-10-10 17: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