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1-14 13:26:00 来源:南海网

点击查看更多视频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1月14日消息(记者 易帆)“玉米一成熟就被客商收走了,这26亩地的玉米今天全部采摘完。”1月11日,海南东方感城镇感城村村民麦贤雄在自己的玉米地里一边忙着摘玉米一边说道,这些新鲜采摘下来的玉米将运往镇里的集散地进行分拣、过冰打包,冷链运输至杭州的果蔬批发市场。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玉米成熟,工人正在采摘玉米。记者 郑光平 摄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玉米成熟,工人正在采摘玉米。记者 郑光平 摄

麦贤雄种植的鲜食甜玉米果皮绿、玉米粒饱满、个头大甜度高,基本不愁卖。“玉米一年两造,行情好的时候一亩地能赚个3000块呢。”麦贤雄说,靠着鲜食玉米现在日子越过越“甜”,生活有了奔头。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东方鲜食甜玉米果皮绿、玉米粒饱满、个头大甜度高。记者 郑光平 摄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工人正在将采摘的玉米装车。记者 郑光平 摄

在感城镇一处玉米集散地里,来自天津的玉米收购商陈东礼正忙着将上午采摘分拣好的5万斤玉米装车,这一车玉米很快运往河南的商超。“东方的玉米品相好,甜度高,基本每年冬天都会到这里来收购。”陈东礼说,这是他到东方收购玉米的第6年,随着“东方鲜食玉米”的品牌逐步打响,每年玉米还没成熟,订单就纷至沓来,而不少客商在玉米开花的时候就向农户支付了定金。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工人正在搬运打包好的玉米。记者 郑光平 摄

当下,东方市鲜食玉米采摘上市,感城镇上客商云集,拖拉机、瓜菜运输车来回穿梭,一派农忙景象。东方市供销社感城为农服务中心场地经理苏芳雄一早上就发出了3车鲜食玉米,很快又接到了玉米采摘的新订单。“感城的玉米上市将在春节前后迎来高峰期,届时我们这个集散点每天的出货量大约50万斤。”苏芳雄说道。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长途运输的玉米,需要过完冰水冷链运输至外地市场。记者 郑光平 摄

近年来,东方市不断探索推广玉米新品种,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东方鲜食玉米”品牌逐步被市场认可,目前东方市玉米种植面积达20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已经成为海南省最大的鲜食玉米种植市县。东方市每年有近20万吨的优质玉米发往销售到全国大中城市,产值达15亿元,形成了“海南玉米看东方”的发展格局。

海南东方:玉米地里的“甜”日子

工人正将玉米装车。记者 郑光平 摄

未来,东方市还将优化产业链,向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同时支持本土企业配备分选加工、冷链物流、杀菌消毒、真空包装等设施设备,重点发展鲜食玉米预制菜加工项目,补齐东方玉米产业短板,提高玉米附加值。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方诗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4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编号……3月6日清晨,在海南省陵水县椰林镇城东村一片玉米地里,阿坝州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玉米研究室主任杨荣志和助手吴钢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这两天,得抓紧时间晾晒,离回去的日子
2023-03-07 16:11:00
本文转自:海南农垦报本报西培2月1日电 近日,在海南橡胶西培分公司西庆十五队的田间地头,一排排玉米植株挺拔整齐,一个个玉米果穗饱满鲜嫩,放眼望去,满目青翠,空气中弥漫着玉米的清香
2024-02-02 10:41:00
...报为把玉米高蛋白基因抓在手中上海科学家兔年春节海南玉米地里授粉忙 ■兔年春节,在海南三亚中廖村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南繁基地的15亩玉米地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
2023-01-23 05:46:00
玉米入闽“闯关记”
...块,并且每一块都插上了数字标号。记者钻进密密匝匝的玉米地里察看,比人还高的玉米,有的已经开始结穗。 “瞧,这就是大斑病。”阮宏椿指着其中一棵玉米说。记者观察到,病斑已经沿叶
2023-09-25 07:12:00
7次创造我国夏玉米育种高产纪录
...个方面进行突破。据统计,李登海培育玉米良种前,每亩玉米地只能养活1个人,而李登海培育良种后,每亩地能养活4.5个人,提高了3.5倍。4南繁加代助推连破玉米育种纪录在50余年的
2023-01-12 08:29:00
家书里的中国 | 青纱见证——跨越40年的科研情怀与新闻理想奏鸣
邓兆安(左)与李登海(右)在玉米地中的旧照大众网记者 蔡云飞 汤淼 屈晨晨 通讯员 丁德祥 刘梦雨 烟台报道在岁月的长河中,家书如同一叶叶扁舟,照亮了历史的航道,也映照出写信与读
2025-01-03 15:42:00
为国育种  拼产量
...进行玉米授粉的身影还在忙碌着。“整个春节,我都待在玉米地里授粉。”套袋、取粉、授粉、标记、挂牌……刘波单调又标准化的熟练操作,开年的忙碌与希望开始了。这是刘波连续在海南南繁育
2023-01-29 08:58:00
农大专家海南育种忙(新春走基层)
...要专家们精心抚育、管理。汤继华带领团队成员天天泡在玉米地里。乐东县阳光强烈,他们个个晒得皮肤黝黑。为了赶进度,大家在地里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河南农大是我省最早在海南开展南繁育
2023-01-31 05:56:00
追着太阳 播种希望
...说是常事,尤其在授粉季节,每年最热的时候,大家都在玉米地里度过。为加快科研进程,王黎明带领团队每年开展两季科研工作。当年4月在恩施种植的育种材料9月收获后,团队带着这些材料赶
2023-05-06 09:34: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