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3 12:21:00 来源:戏说三国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提及赤壁之战,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其场景吧?无论是小说《三国演义》,还是真正史料《三国志》中,都对其有详细记载。

我们观看赤壁之战时,场面宏大精彩,故事情节紧扣,看得很过瘾,却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那就是诈降的黄盖,若不是黄盖主动提出火烧战船的建议,还忍痛挨了周瑜几十军棍去诈降,后面的戏真的是进行不下去了。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在战火纷争的三国时期,将领由一个阵营投奔另一个阵营,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情,就拿皇叔刘备来说,也先先后后在公孙瓒、曹操、刘表、刘璋等手下偏安。

但在接受前来投奔的将领时,你的眼睛可要擦亮了,要确认他是不是真投降!一旦被诈,后果可能很严重。

比如,曹魏的大司马曹休就被东吴的鄱阳太守周鲂诈降,不但损兵折将,还搭上了性命。身经百战的曹休,到底为何那么容易就被周鲂欺骗呢?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客观原因:三国时期,投降事件频发

客观上讲,三国时期,各国将领频频投降新主的先例真是太多了,就曹操阵营而言,徐晃舍弃杨奉归附曹操,以声东击西之计谋将关羽打败,获得曹操“周亚夫再世”的赞誉。

张辽率部下投降曹操之后,更是屡立战功,甚至还留下了“张辽止啼”的典故。老将黄忠早年效命于刘表,后来归顺曹操,最终落脚在蜀汉。

姜维原是曹魏阵营中的将领,得到诸葛亮的赏识,继承恩师遗志,使得蜀汉的后半段历史不至于太过黯淡。

对于曹休来说,也曾接受过东吴将领投降。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亲自率兵兵分三路浩浩荡荡东征孙权,曹休为征东大将军。但这次讨伐雷声大,雨点小,只有曹休带领的兵马取得战绩,曹仁和曹真两路大军或溃败,或平庸。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故而曹休得到曹丕的重用,被升为扬州牧,负责驻守与东吴间的第一道屏障。公元226年,东吴将领审德驻守皖城,曹休将其打败,审德战死,吴将韩综、翟丹等人归降曹休。

这一次战争,不但让曹休获得了几位来自东吴的降将,还因战功卓著被晋升为大司马,成为了当时曹魏军队中的最高统帅,一时风光无限。

从曹休的经历来分析,再结合上前期许多将领频频改换门庭的事例,当东吴那小小的鄱阳太守周鲂三番五次地向曹休表达敬意,还写了七封信来阐述自己主动投降的各种理由时,曹休心动了。

当然,这里面也不能排除曹休好大喜功的心理,想在那次征伐中再次获得奇功,以便得到更高的荣耀。那么,周鲂的七封信都写了哪些内容,以至于让曹休对其所言深信不疑呢?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直接原因:周鲂事先做足了功课,七封信瞒天过海

咱们事后分析,这周鲂为了获取曹休的信任,可谓是做足了功课。周鲂肯定对曹休的性格做了研究,知道曹休之前是做参谋的,主意多,疑心重,所以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一步一步给曹休各种心理暗示,逐渐让曹休放下戒备,走进事先设好的圈套。

第一封信是由周鲂的两位亲信亲自送给曹休的,这就向曹休表达了周鲂的诚意,谁也不想因为假投降而白白搭上两位亲信的性命吧?周鲂等于使用了苦肉计,给曹休送去了两个人质。

接着,周鲂向曹休诉说了自己的无奈和担心,其前任就被孙权责罚而被满门抄斩,自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周鲂这是以自己的身家性命为忧来换取曹休内心的同情心。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同时,周鲂还向曹休诉说了鄱阳郡的居民简直属于“刁民”,不服管教,总想着闹事,自己若是管理不好鄱阳郡,很可能会被孙权怪罪。

这还不算,周鲂还有意无意地将孙权打算和蜀汉再次联手进攻曹魏的计划透露给曹休,若这件事是真的,那么,曹休的功劳可不得了。

为了让曹休相信自己,周鲂还向曹休讨要各种军需物品,比如,曹魏的旗帜、官印等等,以表示自己马上就要投降了,这些东西迟早都应该得到的。

更令曹休意想不到的举动,也就是周鲂祭出的大招——剪发谢罪,一下子就突破了曹休的底线,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曹休彻底破防了。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其实,曹休面对周鲂的一连串神操作,也是将信将疑,但周鲂在鄱阳郡城下突然单膝跪地,用随身携带的佩剑将自己的头发给割了下来,以示对曹魏的尊敬和向曹魏投降的忠心。

就这个举动,让曹休完全相信了周鲂。要知道,古代人对于头发的重视程度与对身体的重视程度是一样的。

曹操不是因为违反了自己颁发的军令,不得不割发代首来承认错误吗?这就说明,头发对于古代人是非常重要的,简直就同首级一个等级了。

所以,当曹休听说周鲂竟然亲自割下头发明志,再加上之前七封书信的铺垫,那还不放心?曹休听从了周鲂的建议,率领十万大军冒险进军皖城,也渐渐地步入东吴设下的雷区。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主观原因:曹休凭借兵力优势,信心满满

若是曹休也像周鲂那样,多做做功课,仔细分析一下周鲂的做法,或许也能发现周鲂的计划并不是天衣无缝。

周鲂实施其诈降计划时,说自己受到了孙权的猜忌和冷落才有归降之意,殊不知,周鲂是刚刚升任鄱阳太守的,若是其没有立功,孙权会升他的官?

刚升官就被怀疑,孙权不打自己的脸吗?再者,周鲂要求曹休必须进入到东吴境内来接他,这就更有些蹊跷了,你投降,不应该亲自带着部下走出自己的守地吗?为何要让新主子带兵深入呢?

曹魏军队中也有对此事的怀疑者,比如满宠、蒋济等老臣,但没有等到他们上表魏明帝,曹休就带领人马浩浩荡荡出发了。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其实,我们从曹休的行为不难分析出,曹休其实更渴望得到胜利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因为曹休为曹魏征战多年,几乎没有败绩,还在早期被曹操称之为“千里驹”,这也导致曹休因信心太足而对东吴的军队有些掉以轻心。

要知道,在公元218年,曹休可是在下辨一举将三将军张飞给击败的大将。

现在,东吴还有谁能与张飞等猛将相抗衡呢?再者,在这次讨伐计划中,魏明帝并没有将所有的军马归曹休指挥,另外还派了司马懿和曹真率兵出战,而且,魏明帝还采纳了司马懿的建议,将曹休任命为副帅,听命于司马懿。

身经百战的曹休,为何那么容易被周鲂欺骗?

这对于本来是军中最高统帅的大司马曹休而言,简直就是一种无声的侮辱,这怎么能受到了呢?因此,曹休急需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恰恰在此刻,周鲂送给曹休一次机会,曹休能不及时把握吗?

接下来的事,却并不像曹休所想的那样美好。要知道,通往皖城的路上,要经过一段凶险之地,而东吴的军队刚好就埋伏于此,等曹休进入口袋中,四面伏兵四起,曹休暗叫不妙,倚仗自己的十万大军奋起抵抗,却因退路被阻断,曹魏军队无心恋战,死伤严重。

幸亏有贾逵星夜兼程前来救援,才不至于全军覆没。曹休虽然在此次战争中回到曹魏阵营,却过不去心理这道坎,加之背疾发作,不久后病逝。

所谓“当局者迷”,曹休之所以被周鲂的一连串计划所迷惑,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当时环境所造成的客观原因。

每件事情的发展都不是简简单单地、依着线性规律进行的,必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我们谋划事情时,不妨事先多进行头脑风暴,多设想几种可能性,将风险评估提升到更高一个等级,以便将风险降低到更小的程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3 1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拉开历史的帷幕,一探究竟。在夷陵之战的硝烟散去后,东吴这个昔日的江东小霸王,突然间变得精明起来。他们不再左顾右盼,一会儿对这边眉来眼去,一会儿又跟那边暗送秋波。不,东吴决定了
2024-04-27 20:46:00
石亭之战,曹魏和东吴巅峰对决
石亭之战,曹魏和东吴巅峰对决,在石亭之战中,曹魏和东吴孰胜孰败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228年,吴国鄱阳太守周鲂用诈降诱敌之计致书魏国曹休,表示愿意叛吴归魏,
2023-07-10 07:55:00
石亭之战:三国时期影响不亚于赤壁之战的战争,却被世人严重忽视
...壁之战和夷陵之战能跟它比一比。近二十万大军在曹魏和东吴之间展开激战。曹魏方面,主要由曹丕托孤大臣、曹魏宗亲大司马曹休担任主角。而东吴则以大都督陆逊为帅,左督朱桓和右督全琮协助
2025-01-03 10:55:00
三国时期的石亭之战是被忽略的一场战役,为孙权称帝打下基础
...很少被人提及。此战,曹魏一方出动了10多万大军,而就东吴来说,则调集了9万大军,这可以说是一场巅峰对决了。那么,问题来了,石亭之战的结果如何呢?一具体来说,在三国时期,曹魏不
2023-01-29 21:59:00
东吴政权的兴衰,平定山越,江南大族势力迅速扩张,亡于孙皓昏暴
孙权称帝后,东吴正式建国。东吴建国后,采取联蜀抗曹的方针。在国家统治上,征伐山越,扩大了兵员,又实行领兵制、屯田制,都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在东吴统治期间,江南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
2024-02-25 16:24:00
聊聊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周鲂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鲂年少时好学,被举为孝廉。历任宁国县长、怀安县长、钱塘侯相,一月之内,便斩杀作
2023-06-08 15:07:00
孙权的拿手好戏诈降,因此建立称帝的基础
...比前者更有技术含量,发挥的作用也更多。在诈降方面,东吴或者说江东集团是一把好手。通过诈降的手段,孙权获得两次重要战役的胜利,保存自己的生存空间,建立称帝的基础。下面小编就来聊
2023-06-01 09:23:00
陆逊一世英明,却因这件事影响了盛名,导致晚节不保
...葛亮,赵云等老臣的反对,尽起蜀汉全国之力,准备攻打东吴。吴主孙权获悉此事后,当即派遣使者去往成都求和,但是刘备报仇心切,派人赶走了吴国使者后,挥军攻向东吴之境。《三国志·卷三
2023-04-26 15:16:00
...最高,也即具有更高的知名度。与此相对应的是,曹魏和东吴的整体实力虽然不输蜀汉,但是,很多将领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步骘来说,就是东吴被忽略的一位名将。步骘(z
2024-06-04 11: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