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东晋名将陶侃四十五岁第一次带兵打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06:16: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来名将,如卫青、霍去病这种年少成名的不少,他们的故事读来固然让人畅爽,但这些人既有天资,又有机遇,各方面条件远远优于平常人。而那些以平常人身份起家,经过一番艰苦奋斗,终有一番作为的人,他们的故事,读来才真正使人振奋。今天要说的古代名将,就是一位出身寒微,甚至受人歧视,却历经波折,不屈不挠,终于跻身史册的名将,陶侃。

陶侃出生于公元259年,那时还是曹魏时期。陶侃是江南少数民族,史书上说他长得和汉人很不相同,所以当时人称他“溪狗”,这是一个歧视称呼。后来陶侃四五十岁了,已是东晋重臣时,仍有人喊他“溪狗”。陶侃的父亲当过东吴基层将校,不过死的早。陶侃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极为贫困。好在母亲立志让陶侃有所作为,节衣缩食让陶侃读书交际,终于使陶侃获得县功曹周访举荐,成为县主簿,摆脱了当下层奴役的命运。公元280年,东吴被西晋所灭后,孝廉范逵去洛阳时路过陶侃家,被陶侃一家热情接待。范逵过意不去,在洛阳为陶侃美言不少,使陶侃在都城初步有了名声。

陶侃屈身在县城当主簿,一直到了三十七岁左右才有机会去都城寻求发展机遇。彼时已是西晋“八王之乱”前期,朝廷实行九品中正制已经多年,西晋官场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士族子弟凭借自己父、祖余荫就能身居要职,无需努力和才华,也不用为以后升迁发愁。晋惠帝继位后,更是“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凌物,忠贤绝路,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这种情况下,陶侃即便再有才学,也几无出头之日。

陶侃自然也深知像他这种身份的人,没有权贵当靠山,根本无法在天子脚下的官场立足。因此,陶侃去求见当时的司空张华。但张华认为陶侃是远来之人,不肯接待。陶侃对张华的轻视并不灰心,几次三番求见。

张华见陶侃从无惧色,很有魄力,便举荐陶侃当了郎中。郎中就是候补类的官职,有资格入选各类官职。当然像陶侃这样的贫贱之人,想担任显要官职是不可能的。

即便终于在都城搏得一介官职,但作为亡国的江南人,以及有着与汉人不同容貌的少数民族,陶侃依然被洛阳的达官显贵看不起。有一次,他与同州里的豫章国郎中令杨晫同车去见中书郎,南人顾荣。途中与吏部郎温雅相遇。温雅问杨晫:“奈何与小人同载?”言下是说陶侃是小人。名士乐广欲会江南荆扬士人,有人推荐江南来的陶侃,竟然也遭到非议。

陶侃就这样在都城浑浑噩噩北漂了五、六年,到了四十多岁了,仍旧一事无成,前途渺茫。与此同时,“八王之乱”却愈演愈烈。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废了贾后,第二年又废了晋惠帝,自立为帝。司马伦的逆行彻底点燃了司马氏大乱斗的火药桶。动乱从宫廷内斗延伸到宫廷外,整个洛阳城都成了诸王军队冲突和争夺的战场。在这种情况下,寓居在都城的江南士族纷纷返回家乡避难。陶侃一则混沌多年一无所成,二则受返家气氛影响,于是也准备南下。后来经过朋友推荐,陶侃得以补任武冈县令。

陶侃匆匆打点行装,便离开都城上任了。路上,他想到自己四十多岁了,有志气也有才华,在都城混迹多年,结果只落得去偏远县城当县令,不禁极其悲伤又无奈。陶侃到任后,又被太守吕岳排挤歧视。陶侃一怒之下,弃官回家,在郡里当了小中正。

坎坷、困顿的大半生过去,陶侃的锐气并没有被消磨光。“八王之乱”后期,江南也动荡不安。公元303年,江夏流民不堪压迫起义,为首者张昌。朝廷忙派荆州刺史刘宏前去镇压。刘宏征召四十五岁的陶侃为先锋,讨伐张昌。

四十五岁才第一次带兵打仗,陶侃军事才华毕露。他驻守襄阳,张昌久攻不下。陶侃又主动进攻张昌,连战连胜,将起义镇压下去。陶侃在军事上显示出的才能令刘宏十分赞叹。从此隐忍大半生的陶侃,终于迎来了他命运的转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09: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一步步走上巅峰。四、明代迁都北京明代在朱元璋时代的都城在南京,为何到朱棣时期就迁到了北京呢?原因有二。第一:朱棣是通过武力得到的皇位,在南京城的文官集团大多不支持朱棣。通过靖
2024-07-01 20:16:00
聊聊西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陆机
...名门士族,为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其父陆抗亦为孙吴后期名将,官拜大司马。陆机为陆抗第四子,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凤凰三年(274年)
2023-06-11 10:13:00
同样是王室南渡,为什么一个叫东晋,一个叫南宋?
...策》《史记》中,又专指周朝时期出现的两个小诸侯国。第一次将西周、东周作为两周代称的,是西晋杜预注的《左传》:“洛邑为东周,镐京为西周。平王始居东周,故云东周之始王也。”也就是
2023-06-13 17:57:00
陆抗:吴国最后的名将与他的六个儿子的命运
...陆逊皆是吴国的中流砥柱,并称“逊抗”,是吴国最后的名将。不过,在陆抗去世后,他的六个儿子基本上都没有获得善终的结局。长子:陆晏陆晏(?-280年3月22日),吴郡吴县(今江苏
2023-11-13 14:27:00
西晋的陶侃出身寒门无依靠,五十岁带兵打仗,最后逆袭成名将
一日,走投无路的陶侃终于逮到了翻身的机会,鄱阳郡孝廉范逵要来家吃饭,如果巴结得好,对方或许能举荐他外出做官。但此时的陶侃根本没钱置办酒菜。此时陶侃母亲一拍桌子,“你只管请客,其余
2023-02-25 17:06:00
盘点东晋五位北伐名将,有人功高震主有人忧愤而死
...次行动。下面来和诸位了解下该时期比较著名的五位北伐名将。祖逖祖逖这个人非常勤勉,他夜半听见鸡叫,就开始拔剑起舞。他忧心国家社稷,之前西晋朝变乱,朝廷内乱,使得戎狄之人趁机发兵
2023-07-08 13:24:00
...军事这一块,跟韩信、白起一个档次,甚至有过之。自古名将,韩白卫霍。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是名将的标杆,除了他们年代早,卓越的军事才华是关键,许多经典战役,以及精妙战术,都出
2024-07-08 19:42:00
一、长安第一次被攻陷:安史之乱,唐玄宗出逃唐朝都城长安第一次被攻陷是在安史之乱期间,时间是在公元756年6月,距离安禄山起兵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当唐玄宗得知潼关被攻破时,第二天天还
2024-07-18 21:49:00
...他们就在那里建立了一座皇宫。之后,唐朝便形成了两座都城,即“左都洛阳,西都长安”。 那么,为什么粮食到不了长安呢?这都是地形的不同造成的,从河南或者湖北进入陕西,是一个从低
2023-05-03 06: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
画笔为枪刃热血染丹青 刻骨铭心的抗战厦门记忆
厦门美专学生画的抗日插画。黄燧弼1931年的厦门美专特刊 厦门美专十周年纪念刊封面毕业于厦门美专的庄索和同事一起为新四军设计的臂章
2025-09-18 08: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刘颂寒“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2025-09-18 10:15:00
3500年的建城史,邢台,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在考古专家、历史学家眼中,邢台又占据着怎样的历史地位?翻开典籍,《史记・殷本纪》记载“祖乙迁于邢”
2025-09-18 10:21:00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牛沐每年的9月18日,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2025-09-18 12:03:00